範曾經典書法作品

  我們可以在範曾先生的經典書法作品中欣賞到什麼樣的書法魅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範曾個人簡介

  範曾***1938.7.5-***,字十翼,別署抱衝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南開大學、南通大學惟一終身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文化特別顧問”,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是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餘種詩、書畫、哲學之著述,國家圖書館珍藏其中119種。 範曾提倡“迴歸古典、迴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1984年,日本岡山範曾美術館建立;1986年,捐建並主持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2008年,南通大學範曾藝術館揭牌;2011年,榮獲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有二十四字自評: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

  書法小知識諸硯之冠

  硯是一種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中國四大名硯是指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河南洛陽的澄泥硯,它們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優質名硯,也有人主張,以天然硯石雕制的魯硯中的徐公石硯代替澄泥硯,合稱四大名硯。硯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臺不僅是文房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又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

  從宋代開始,出現了石硯一統天下的局面.而四大名硯。相繼確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據宋代文人蘇易簡撰寫的《文房四譜》記載,當時全國硯臺產地有4多處,其中以青州紅絲石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為第二、歙州龍尾石為第三、甘肅洮河石為第四、這就是我國曆史上最初的”四大名硯”。即紅絲硯,端硯,歙硯,洮硯。

  後來,因為青州紅絲石脈斷而開盡,紅絲硯的地位逐漸被澄泥硯所替代。於是,從明代起,四大名硯便變成了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明清時期,是硯臺製作的巔峰時期。制硯所用的石料仍延續前代,以端石,歙石,洗河石為貴.當時,由於歙石的開採規模很小,洮河石因水深難採,而端石一直沒有停止過開採.因此,端硯的名聲越來越大,被推為諸硯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