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說謊

  孩子說謊,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也往往讓父母困擾,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說謊,希望對你有幫助

  應對孩子愛說謊的方法

  1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說謊往往並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父母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孩子的品質劃等號,不能因為孩子的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給寶貝貼上“小騙子”、“謊話專家”、“吹牛大王”等標籤。這樣做不但對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起到了強化的壞作用,可能會促使孩子今後更加努力地說謊。

  2幫助孩子區分現實和想象  孩子說謊並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齡小、想像力、創造力豐富的孩子更易進行想象型撒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訴孩子什麼是發生的,什麼是想像的,讓孩子逐漸把現實和想像區分開來。

  3證實孩子是否在說謊當父母懷疑自己的孩子說謊時,應該首先進行仔細的調查、瞭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說謊,因為有的時候父母的判斷不一定是正確的,如果沒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魯莽行事,可能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

  4弄清孩子說謊的原因  當孩子預期事情會有負面後果而說謊時,父母應瞭解孩子的需要,訂立更實際的規則;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願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說謊了。另外,有些孩子會因為跟父母的接觸機會少,所以用說謊的方法去爭取父母的關注。換句話說,父母平日應加強與孩子溝通互動,多瞭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與注意。

  5將計就計,將謊言轉化為智慧  可能媽媽們沒有想到,在孩子的謊言背後還孕育著智慧種子吧!對孩子而言,說謊,尤其是幻想性說謊是他們思維能力得到發展的最好見證。

  只要媽媽根據孩子說謊的情況分別對待,並進行恰當引導,孩子的說謊就不再是令媽媽頭痛的問題。相反,利用孩子的說謊行為,媽媽可以培養出一個更加充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聰慧孩子。

  6將責罰變得更策略些  當孩子做錯事,為逃避責罰而說謊的時候,媽媽不要如臨大敵般地對待他們。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也不見得能立竿見影地改變孩子的說謊行為,相反還可能讓孩子更加依賴說謊來逃避責罰。

  聰明的媽媽可以利用孩子的這次錯誤做點別的文章,既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又不失時機地利用說謊行為開發孩子的智力。比如,媽媽可以直截了當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溫和地提醒孩子以後不要犯同樣的錯誤,然後再給他們提出要求:你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彌補自己的錯誤行為,並免於懲罰,比如編一個自己想像的故事等。

  7給孩子一次設法補救的機會  如果孩子發生行為性說謊,媽媽一定要相信孩子會改正錯誤,並可給孩子提供一個設想補救方案並實施方案的機會。這樣,既可以讓小孩自省,同時也可通過給予孩子設法補救方案的機會,讓他們開動腦筋自己解決問題,養成自己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的習慣。

  比如,孩子拿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媽媽可以讓孩子自己思考,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錯誤?聰明的孩子可能會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還給人家並道歉;把玩具還給人家的同時,把自己的玩具借給人家玩;把玩具先還給人家,然後再與人家商量,說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給自己玩一會兒等。如果孩子想不出方案,媽媽可以給孩子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會很難過啊,你怎麼辦她才不會難過呢?”

  8如果你明知孩子說謊,不要對他一再追問其實,父母是希望能夠再給孩子一次說實話的機會,結果反倒又給了孩子一次說謊的機會。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問孩子;當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夠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麼也不要向孩子提問題。

  總之,不要向對你說謊的孩子提問題。否則,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謊言遮掩他先前的謊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內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與其這樣,還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告訴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9如果習慣性說謊,就先告訴孩子你知道他說謊,然後允許他給一個更好的說法  很多孩子在說謊之前根本就沒想他們還能說點別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發制人:“我知道,如果我問你,你肯定不想對我說實話。不過,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更好的說法。準備好了嗎?我要問了。”

  然後向孩子提出問題。這種做法好處: 一、它給孩子時間去決定是張口就說謊呢還是說些其他的;二、它避免了相互爭執激烈化;三、既然父母允許孩子說謊了,有了心理準備,那麼父母就不會生氣或者煩躁不安了。

  10可以讓孩子也嚐嚐謊言的滋味  比如,孩子想去看電影,父母答應他了。可是一會兒父母又不承認了,孩子就會問為什麼爸爸媽媽說謊。這時候,父母可以很輕鬆地告訴他:“我認為有沒有說實話並不重要。也許剛才我是順口說‘好吧’,但是並不真的說明就得帶你去。

  孩子說謊大致有以下原因

  2不明就裡

  小於3歲的幼兒,對時間、空間、數量、人物關係等概念比較模糊,經常說了“假話”自己不知道,比如他們可能把以前統稱“昨天”。

  2逃避懲罰

  多數情況下,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

  3模仿大人

  孩子有時會看到父母或者電視上有撒謊的鏡頭,他們抑制不住好奇心,跟著學。

  4獲得認同

  有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描述事情時,常常摻雜著自己想象的場景、人物,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

  5表示對抗

  還有的孩子說謊,與父母干涉過多有關,比如孩子做作業時,一會叫他喝水,一會叫他吃點心,孩子很不耐煩,隨口說“不渴、不餓”,以表示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