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功效與禁忌有哪些

  蒲公英是春天裡最好的排毒草,也是大家最喜愛的野菜之一,更是中醫掌中寶,被稱為“草藥皇后”,那麼,到底蒲公英都用什麼用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蒲公英的功效與禁忌,希望能幫到你。

  蒲公英的功效

  一. 保肝利膽作用:蒲公英含有豐富的蛋黃素,可以預防肝硬化,增強肝和膽的功能,蒲公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強化肝臟的作用,能降低膽固醇。肝硬化,膽固醇過高的人可常備,改善病情。

  二. 消食利尿作用:蒲公英有“尿床草”之稱,蒲公英是天然的利尿劑和助消化聖品,適合有水腫毛病的人飲用。除此之外,它也能解除消化不良和便祕,清淨血液。因此容易水腫和消化不良的體質可以適當服用。

  三. 調節心律的作用:蒲公英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不僅能幫助預防缺鐵引起的貧血症,而且它的大量鉀成分還可以和鈉一起共同調節體內的水鹽平衡,並使心率正常。

  四. 清熱解毒的作用:蒲公英的成分中含甾醇、膽鹼、蒲公英醇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沒事多服用,能增強身體免疫能力。

  服用蒲公英的禁忌:

  第一.使用過量。過猶不及,很多人追求快速達到效果,短期內大量服用,出現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洩瀉,應及時調整劑量。

  第二.過敏。因每個人的體質各部相同,服用或注射蒲公英後會出現異體蛋白質樣過敏症狀,及時停止使用且進行過敏處理。

  第三.藥不對症。蒲公英清熱解毒的作用不是簡單的抗菌消炎,濫用會產生不良反應。熱症感染,用蒲公英一般不會有不良反應。但陰寒症感染,無熱象,病程多較長,病人體質虛弱,使用蒲公英就會出現食慾減退、倦怠、疲乏、出虛汗、面色蒼白等症狀。

  另外,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最好不要使用。

  雖然日常服用一些蒲公英對自己身體有一定的好處,可以消除水腫,減肥利尿,改善便祕,保護肝臟,清熱解毒等。但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適當服用,以免出現不利於身體的狀況。

  蒲公英的妙用:

  1.感冒傷風:蒲公英;30克,防風、荊芥各10克,大青葉15克,煎服。

  2. 小便淋澀:蒲公英、玉米鬚各60克,水煎濃汁,加白糖調服。

  3.慢性胃炎:蒲公英30克,豬肚1個,洗淨加水燉爛,分兩次食用。

  4.黃膽型肝炎:蒲公英、茵陳、白糖各50克,大棗10枚,煮粥食。

  5.肺膿腫: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魚腥草20克,白糖,水煎服。

  6.痔瘡出血:蒲公英、地榆各30克,焙乾研末,用生薑、大棗湯送服,每次6克。

  7.氣管炎:幹蒲公英60克、魚腥草40克,焙乾研末,用蜂蜜水送服,日服3次,每次6克。

  8.便祕:鮮蒲公英60克,水煎取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適量,日服1劑,連服3-5日。

  9.炎症:薄公英6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日服2次,連服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