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銀杏的文章

  銀杏氣勢雄偉,樹幹虯曲、蔥鬱莊重。在中國的名山大川、古剎寺庵、無不有高大挺拔的古銀杏,它們歷盡滄桑、遙溯古今,給人以神祕莫測之感,歷代騷人墨客涉足寺院留下了許多詩文辭賦,鐫碑以書風景之美妙,文載功德以自傲。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銀杏葉落

  城市的夜晚,流光璀璨,光煙瀰漫。喧鬧與靜謐,激情與低落,狂燥與清閒,散遛與消遣,情掛與千愁,甚至連我杯水支菸的網遊逍遙,都一起守候在了夜的深處、夢的客站,為的就是有個夢的天宇遨遊。也許僅僅是去摟一盞光明美好、抱一往幸福美滿、裝一束清幽雅緻、度一夢逍遙快活;或是為了去找一份明日的艱辛生活,附粘惆悵、憂鬱,那種清苦而孤愁的煩腦。

  候著夢想求得夢的施捨,不知道那好夢會飄落到誰的夢空中,而那壞夢、惡夢又會飄落到誰的紗帳裡。天天企盼著有個好夢,尤其是想得到美好的笑夢、甜夢、醉夢,即能夠讓自己睡在昏醉的夢裡。但人的一生其路途行並非都盡人意,似乎嘆聲總比笑聲多,看來真正的好夢是很難求得的。即使你燒了高香,齋拜了聖佛,也未見得有那心想的夢,即使有也只不過是夢煙虛霧,抓不住摸不著,不能夢想成真。

  既然難求心夢,那還是不做夢的好,落得個輕鬆自在。但很多人就此是不會死心的,他們在夢外想著那些好夢的來臨,想從自己的苦難和佈施恩澤於人中找到夢的迷藏,想從“天生我也必有用”的意念中找到夢的影子,或者乾脆就是沒有理由的想做個夢。而那種守候夢的自語,又都是千篇一律,即一定會有夢來的好日子。為此,都死候著那心盼好夢的來臨。一天、兩天,甚至更多的天,一刻也沒有放棄過。這會不會是阿Q的想法,就是那種自己寬慰自己的想法。如果說是,那倒也能落得個舒爽的心來,況且那隨口一說,也無心的負擔。

  這種夢施捨的期盼,太多的人實在是氤氳了一生的追求。從小就想找個夢來做,把自己的激情燃燒在夢裡。似乎這夢就是人生前行的號角,是一切衝動的根源。這樣說來,那隻好把夢的定義,框定在“人的衝動”上了。進而得出一個死認的概念,夢就是人生。難怪人們會有“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的說法。

  其實,有夢還得有所作為。一次,我有幸聽了高望信徒的指教,說我們在佛的面前許願,那是求得一種消除苦難情鬱的心理暗示指向,而自己的行動才是最好的應驗。我們求過佛後,一定會在心理上多出些寬語來,“我是求過佛的,一切都會好起來”,這才有了等著好夢來的守候。然而,很多人就在等夢中死去,把一次人生白白地浪費掉了。所以說,有夢還得隨夢而為。只夢而不為,那一切都是空無。

  關於2:又是一年,銀杏葉落時

  秋已過,人歸晚。

  跟著時間的浪頭,走到了銀杏落葉的時候,乍一抬頭,一樹蒼黃,惹人傷懷顏色,只不過,因心裡有了悲涼意境,才會覺得時光染上悽苦的顏色。我來時,將腳步緩慢再緩慢,看那些落葉,翩翩而下,像一隻翻飛的蝴蝶,逗弄著風的多情。

  一枚落葉,將自己完全忘記,只是落下,隨著風的撫慰,靜美,死如秋葉,這種淡然,這種寂靜的美好,有時候怎麼都感覺有一點沉重的意味,畢竟是一個季節的重量,就像人,畢竟是往日走過的痕跡,在一刻之間想起,在一瞬間放下。

  在教室裡的那個角落,看窗外的銀杏,我驚歎於自然的染色,染出這造物的美麗,即使傷春悲秋,即使感嘆不盡,也多了一分留戀,九分讚美。我走過的時候,記得腳下刻意讓開的場景,不忍心踩踏一片葉子多情的心,不忍將等待的心化作破碎的柔情,葉子在地上,是一生最後的等待,而等到的是掃帚無情的洗盡,堆在一起,就像將秋天反覆的對摺著,直到很小很小,小到每個人都可以一眼看盡,甚至是小到每個人都可以放在手裡,就那樣,很小很小。

  那幾棵銀杏樹葉還是不同的顏色,一棵的淡黃,一棵是濃濃的黃色,淡的黃,青的綠,這是秋天最後的足跡,綿長到冬季的深情。

  一片落葉,將季節的韻腳拉長,很長很長。已經是每個人都在說冬天的時候,黃葉,秋天,我還記得,看見葉子的人也都記得。

  有時候覺得時間特快,以樹葉的顏色作為時間的參考,一天就是一個樣子,何嘗不是“人是物已非”呢?我還是那樣的我,而你已不是當初。這是來到老校區的第一次銀杏黃葉,當時在新校區已經看過了三年,那邊銀杏很多,某種程度上更加的美麗,只是換個地方,換一種場景,稀疏的幾棵銀杏,又是另外一種美麗。我是在以這種場景懷想另一種光陰,過去,現在,一次對比,只是各有千秋。

  回不來的過去,還可以重新去看的場景,問一個人,說銀杏還未落葉,不是很美麗。待到銀杏落時節,我會帶著回憶帶著憧憬,重新和你相遇。

  所以,在一場相遇之中美麗。

  所以,在一次美麗中相遇。

  我不幻想,那飄渺的未來,將銀杏看盡時,冬雪是另一場相遇,另一場美麗。

  我不忘記,有關昨日,有關記憶,有關的我記得的一切,那是收穫,那是美麗。

  以前的時候,總是喜歡在落葉的時候撿起幾片,在一大片的樹葉當中尋找出一個最美好的,寫上幾句感情的話語,做一個季節的收藏,以為收藏葉子,就是一直擁有季節,後來那些樹葉都失去了,只留下幾張還在日記本里的,和日記一起,相互致意,相互傾訴,每一次翻開,去年的日記,還有去年的樹葉。而今年,不再撿起樹葉,只是走過,任落下的葉子打在偶然經過的身上,將腳下的讓開。

  一個朋友在朋友圈上說,散落得滿地都是的葉子,有一種涼薄的況味。無奈歲月太過無情,才選擇飄零。覺得說的很美,在幽幽的小路上,葉子,青的、黃的、淡黃的、火紅的,一地葉子,就像是一地心情的,不談傷悲,更多的則是一種靜好安然之味。她的文字裡,總有一種傷悲的情義。時光流去,未必不是一種新生,何必傷悲不已呢?我也將淡看人生,一如將秋葉看盡。

  說時容易,真到做時,未必那麼輕便隨意。

  無論如何,又是一年,銀杏葉落時節。

  我只想,將回憶留下一點痕跡,可供未來的回想,曾經,也曾如此。

  關於3:銀杏黃

  秋,深了。一段潮溼陰冷的閒困,溫暖和煦的陽光回到了大地,寬敞筆直的大道兩旁,一棵棵金燦燦的銀杏樹點綴著穿山越林的曲線,如果從空中俯瞰,一定會認為是人為的“黃金大道”,我如果也在空中,我會追尋路的起點和終點,尋找秋色的寓意,可是我無法停留在空中,那我不就是一隻鳥兒了,鳥兒雖然可以翱翔天空,俯瞰秋日曠景,但它無法感知秋葉落地帶給人的感知。常說“一葉知秋”,秋天的葉子是最有秋的意境,也是最能代表秋的特質。

  銀杏一樹黃,杏葉知秋意。秋日旁晚時分,銀杏樹下,老人拄著柺杖,蹣跚走著,忽而停步,凝視遠方,那兒正是太陽落山的地方,“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人生美好老至將死,還是讚美傍晚餘暉美妙,實在難以辨清,然而,老人這般安靜平和,無所思慮,即便是滿鬢白髮,步履蹣跚,也該是老有所樂、老有所獲的一生。

  杏樹下,除了老人賞景,還有不諳塵世的幼稚孩童,他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沿路追著飄落的杏葉奔跑,是想要抓住秋的影子,還是要做隨風奔跑的女子或者男子?孩子在想什麼,原本以為做父母的最清楚,因為他們最聽父母的話。其實,如今成長成人的我們,為何時時懷念孩童時的無憂無慮、無所事事,異想天開地尋找樂子玩法,父母制止,全無所聽。

  父母擔心孩子奔跑會摔跤,還擔心跑到車道上危險,父母也希望孩子歷經風雨快快成長,如此矛盾無法自拔。孩子們追尋葉子,有跌倒的,起來繼續追,最後趴在地上撿起追尋的那片秋葉,笑嘻嘻地在父母面前炫耀收穫的果實,父母臉上也掛滿了滿意的笑容。趁此機會父母也掏出手機,記錄下秋日的美景和孩子的成長。或許秋日美景與孩子成長的關聯,就在秋日美景是經四季風雨迴圈而來,而孩子的成長也要經歷跌倒挫折才能快快成長。

  杏葉黃,杏葉黃,杏葉隨風搖,杏葉落在地,聲輕是嘆息。秋日午後,少不了正當青春年華的學生,他們捧著書本,靜坐在杏樹下,附近草地上落滿了葉子,錯落有致地形成一幅幅畫。年輕的人們,聽著音樂,置身秋日裡,翻著扉頁,這本身就是一副美景。從學生時代走來的我,深知作為學生的優越,看自己喜歡的抒情散文,拍自己欣賞的美景,約自己心愛的女孩,發自己心想的言論,心底無半點違心,言語無半點奉承,行為無半點功利,真正“真善美”了。

  青春正當時,春華而秋實,年輕是人最美好的時候,相當於一年四季中春天時的新鮮盎然,和秋天時的樸實景華。心無旁騖,本真純善,在這秋天,保留並延續著對美的嚮往和熱愛,這是年輕人的幸運,也是秋日能眷顧人心的幸運。

  深秋了,我也行走在這落滿杏葉的道路上,我實在無法控制我對這滿地金黃杏葉的喜愛和憐惜,我無法也不敢忘記這一切的由來,去年這個時候,我腳下的土地還不是道路,也沒有整齊的銀杏樹,更沒有金黃滿地的杏葉,那時我在這裡停留,為道路通車忙碌著,忙碌也好,我可以看著這裡發生的變化。那時路基砌好了,載滿了一路的銀杏樹,每天午後,我都到路上走一趟。那時我不被這些銀杏樹吸引,我念的都是家鄉田間收割的秋景,以及另一端的愛人的容貌。

  現在,我離開了這裡,我和她來拿我的行李,看著它們,我無比親切。我告訴她這裡發生的故事,我和這些銀杏樹一樣,煎熬了整個冬天,在春天裡發了芽,長了葉,在夏天頂住風雨,茂枝繁葉,到了秋天,銀杏獨佔魅力,你我相愛同行。

  我走了,杏葉落了,何不憐惜?可一葉知秋,秋葉落地,落地生根,而我為愛離去,有舍有得,不必煩惱。

  ——裡由 201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