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演講稿6篇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本特徵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那麼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演講稿如何寫?下面小編整理了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演講稿篇1

  民族團結,社會政治穩定,黨和政府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相反,民族紛爭不斷,社會政治動盪不安。黨和政府要花大量的精力來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各族群眾惶惶不可終日,安居樂業根本談不上,各項事業功虧一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遙遙無期。這樣還會再次淪為他人任意宰割的羔羊。民族紛爭不斷,社會政治動盪不安,我們的明天就是科索沃、巴勒斯坦、伊拉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中國民族團結,社會政治穩定,西方敵對勢力最不願意看到。民族紛爭不斷,社會政治動盪不安,國力衰弱,人民受苦受難,正中他們的下懷。所以為們要從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對中華民族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民族團結。

  為此我們要向王燕娜那樣心靈無私天地寬,心中有大愛。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象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樣珍惜民族團結。堅決不說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堅決不做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事。在“一反三維”、打擊“三股勢力”的鬥爭中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出我們每位公民、尤其是黨員幹部應有的貢獻。

  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演講稿篇2

  014年5月22日發生在烏魯木齊沙依巴克區公園北街早市的暴恐案已過去一年,但給新疆各族人民造成的傷痛至今無法抹去。這是繼去年雲南昆明“3·01”和烏魯木齊火車南站“4·30”等案件之後,暴恐分子又悍然炮製的一起慘絕人寰的嚴重暴力恐怖案件。39條鮮活的生命瞬間逝去,94名無辜群眾受傷,幾十個家庭頓失至親友愛,我們在痛心之餘,也再一次看清了暴力恐怖分子窮凶極惡、慘無人道的猙獰面目。暴恐分子漠視人權、反人類、反社會、反文明的罪惡行徑,在其惡貫滿盈的犯罪史上增添了又一筆對各族人民欠下的血債,讓他們站在了所有人類道德的對立面 。暴恐分子用殘暴血腥的雙手在他們罪惡的歷史恥辱柱上刻下了新的罪狀,永遠為世人所唾棄。

  “5.22”暴力恐怖案件,是一起肆意殘害無辜生命,公然挑戰人類良知的惡性暴恐案件,是‘三股勢力’欠下的又一筆累累血債。暴恐案件的慘痛教訓用鐵一般的事實,向世人再次證明“三股勢力”是各民族群眾共同的敵人,暴力恐怖分子沒有任何信仰,代表不了任何一個民族和宗教。我們與分裂勢力的鬥爭是長期的、複雜的、尖銳的,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打擊暴力恐怖實質上就是正義與邪惡、進步與反動的生死較量,這也事關新疆2200多萬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國13億人民的共同意志所在,絕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餘地。

  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謀富裕、求發展、思穩定、盼和諧,這是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共同意志所在。我們堅信,堅決打掉“三股勢力”的囂張氣焰,築牢新疆社會團結穩定的根基,我們就能把新疆來之不易的改革發展成果維護好,就能把新疆各族群眾的切身利益保護好。

  暴恐分子的血腥暴行,從來沒有動搖也永遠不會動搖新疆各族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建設美好家園、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信心。反而使我們更加看清,暴恐分子和“三股勢力”最害怕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醜惡本質,更加堅定了各民族兄弟姐妹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的信心和勇氣。敵人害怕我們團結,說明團結最有力。敵人越是要破壞團結,我們就要更加團結!我們要團結,各民族要團結!我們絕不允許任何妄想破壞我們民族團結、阻礙我們繁榮發展的陰謀得逞!用團結和諧的力量贏得反恐維穩鬥爭的最終勝利。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隨著改革開放、西部大開發、內地援疆號角的一次次吹響,我們新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民生持續改善,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一個昔日貧窮落後的新疆,已經發展成為綜合實力顯著提高、基礎設施極大改善、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相得益彰、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和諧、文明、進步的新疆。今天繁榮穩定和諧的新疆是各族人民榮辱與共,攜手並進,辛勤努力而共同締造悠久歷史文明的見證。敵人亡我之心不死,他們躲在陰暗的角落坐立不安,不願看到也不想看到我們的進步與發展。境內外"三股勢力與"西方敵對勢力相互勾結,伺機而動,製造事端,乘勢造亂,企圖破壞新疆團結穩定和諧的大好局面,從而達到分裂國家的巨大陰謀。對此我們新疆各民族群眾決不答應,必須攜起手來給敵人以堅決的打擊,讓他們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捍衛我們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一次次暴恐事件的發生,使各民族兄弟姐妹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團結穩定的重要性。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關係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也就無從談起;沒有了團結我們就很有可能倒退到那個近代任人宰割的舊中國,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就會成為空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將變成一個遙遙無期的空想。面對國內外嚴峻的形勢,我們更應做到團結,用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對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們防患於未然。

  我校是一個多民族匯聚的高校,多年來在校黨委的有力領導下,各族幹部職工攜手並肩,為電大事業的發展努力拼搏,築起了一個個前行的豐碑。新疆電大全體教職工攜手同心、齊心協力,用勤勞與智慧、團結與協作,共同追求著和諧溫馨、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是每個電大人共同的願望。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暴力恐怖活動給我們帶來的嚴重危害,給新疆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高校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主陣地,我們面臨反分裂、反滲透鬥爭的任務十分艱鉅。敵人不遺餘力地在學生中宣傳極端宗教思想,企圖培植分裂勢力,妄圖與我們爭奪青年一代,高校反分裂的鬥爭的形勢不容樂觀。我們要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牢牢築起反分裂鬥爭的銅牆鐵壁,給分裂勢力不留一絲可乘之機。這就需要我們每個部門、每名職工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以時不我待的歷史責任感打贏這場反分裂鬥爭的戰役。

  新疆電大財務處由三個民族成分構成,又是學校的一個重要的服務視窗。一直以來,我們處十分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工作上各民族同志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交流,並且與全校各民族師生相處的非常融洽。我們把開展民族團結活動融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中,全處共同捐助了南疆一個維吾爾小學生古麗的學費、探望了社群少數民族孤寡老人等等。我們努力用實際行動爭做民族團結的表率。滴水成海,誠望這些微不足道而平凡的正能量,像湖水中的漣漪不斷擴散開來,匯聚成民族團結的強大洪流,給分裂勢力的醜惡嘴臉一記響亮的痛擊。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動滲透到我們傳播科學知識、引領先進文化的美麗校園中來,用和諧的力量徹底粉碎分裂勢力的企圖,共同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

  我作為一名高校的少數民族財務工作者,更要牢記使命,認清形勢,立場堅定,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於新疆反分裂鬥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來。旗幟鮮明,發聲亮劍,勇於與分裂恐怖勢力做堅決鬥爭。立足本職崗位,以積極飽滿的工作熱情為廣大各民族教職工做好服務工作,從自身點滴小事做起,勇挑重擔,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和維護民族團結,共同維護校園的安全穩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來之不易的和諧穩定的大局,爭做民族團結的宣傳者、踐行者,在反分裂、反滲透鬥爭中做一名勇敢的哨兵和鬥士。

  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演講稿篇3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本特徵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一為基礎的。作為中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上,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制度。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對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反動制度,開闢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紀元。此外,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2、維護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56個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關係,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程序。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絡。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巨集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十六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說,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絡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民族精神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