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上下揮杆技巧講解

  高爾夫運動一直被人們喜愛,如今打高爾夫已經不是貴族特有的運動了,很多人都能盡情的在室外打高爾夫。在我們打高爾夫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高爾夫揮杆技巧,而想要把杆揮好就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高爾夫球杆。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高爾夫上下揮杆技巧推薦,希望能幫到你。

  高爾夫上下揮杆技巧

  許多人都認為打高爾夫並不是很難,只要把球擊打進洞就可以了,而在揮杆過程中很多人無法掌握好速度和節奏,在追求擊球力量的同時,自己的揮杆節奏卻不穩定,揮杆不流暢。過於匆忙的揮杆,缺乏各點的時間分配,節奏僵硬,將導致擊球力量的降低。如果從起杆到通過擊球點,都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節奏,那身體平衡也可以做得更好,杆頭面才不至偏移目標線方向。

  上揮杆技巧

  確定準備姿勢正確後,接下來的揮杆即根據身體的準備姿勢來進行,上揮杆方向和雙肩校準方向一致。與此同時,腕部動和平時一樣,記住現在的球杆比你平常所用的杆面傾角大,這會對杆的力量產生影響。這要求你的揮杆動作幅度更大,揮杆頂點的杆身方向一致。總之,一樣有肩部轉動、手臂揮動和腕部動作。記住,上揮杆的目的是使身體和球杆達到最佳位置,以便儘可能打出流暢正確的下揮杆。

  下揮杆技巧

  沙坑球的下揮杆動作也和其它全揮杆擊球一樣,要求做到準備協調,以便得到理想的擊球。

  簡單地來講,下揮杆動作其實就是手臂向下揮動和身體轉動的組合,當杆頭擊到沙時,一定要確保球杆回到準備狀態,即杆面相對目標和揮杆軌跡呈開放狀態,這點非常重要。

  與此同時,不要懈怠,身體要繼續轉動並完成擊球動作,這是一個連貫的動作,以使球杆從沙中穿越而出,這個技巧需要球員多加練習。如果身體轉動和球杆揮動角度相當,你將會驚訝地發現幾乎沒遇到什麼來自沙的阻力,揮杆完成得非常輕鬆。有了正確協調的下揮杆動作後,順勢動作也變得輕而易舉。

  選擇高爾夫球杆的三個重要指標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巧,高爾夫的球杆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追求距離,那么應該選擇比較長一些的球杆,因為越長的球杆在揮動時會產生更大的離心力,會增加杆頭速度,從而能夠達到增加距離的目的。但這需要和揮杆節奏以及習慣所配合,因為使用過長的球杆會使有效擊中率降低,不容易擊到甜點,比較容易出現右曲或者左區球的現象。

  比較短一些的球杆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控制,很適合追求方向性。

  小編認為球杆不一定要是非常昂貴的,也不必一味去追求它的長度以期望獲得更遠的距離,這都不是重要的,我們也不能以這些作為標準來選擇球杆,因為很多情況下方向的準確性比距離更重要,而且短一些的球杆容易擊到甜點,這樣反而不會造成距離的浪費。

  從重量上說也是如此,輕一些的球杆揮動起來會更快一些,距離就會更遠一些。但如果球杆過輕也不好,容易使球手過多地使用手臂的力量來揮動球杆,無法產生足夠的離心力,也就無法充分發揮出體內的力量,使用時間長了反而會使杆頭速度下降。

  此外,球杆過輕會使揮杆動作不穩定,有效擊中率降低。而重一些的球杆擊出去的球的彈道會更加穩定一些,但如果過重,球手在上杆時會用力地抓緊球杆,從而違背了“決不用力”這個揮杆動作的基本要求,無法使揮杆速度在擊球的瞬間時達到最大,距離肯定會受損失。所以在選擇球杆的長度和重量的時候,要考慮到自身的情況和揮杆的特點,能夠輕鬆自然的揮杆是最基本的前提。

  球杆的彈性也可以理解為它的軟硬度,它對彈道的穩定性和球的飛行距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來說,杆身越硬彈道越穩定;越軟距離越遠。我們常常看到球杆上有這樣的標記,R或者S,在球杆製造行業裡,大部分生產商把球杆的軟硬度分為五種規格:女士L***Ladies***;業餘A***Amateur***;普通R***Regular***;硬S***Stiff***;超硬X***Extra-Stiff***。大部分廠家在設定其軟硬度標準時,他們所採用的標準並不是一定的。所以,當你認定某廠家的普通硬度***Regular,R—Flex***時,並不代表其它廠家的普通硬度***Regular,R—Flex***的軟硬都會與它一樣的。

  反向擊球的三個注意點

  反向擊球是應對複雜球位必學的一項技能,雖然狀況球位不是經常會出現,但是如果你掌握了反手擊球那就能比別人更佔勝算。

  一、翻轉挖起杆,背對著目標方向站位。

  二、放低左手握杆位置,使杆尾朝向右臀方向。

  揮杆時,杆尾應該以你的右臀為軸心轉動,這和你在正常打高球時以左臀為軸心轉動的方式是一樣的。

  三、揮杆時,注意力集中在擊打地面的瞬間。

  一般需要練習3到4次才能習慣在反向擊球時擊打到地面。最常見的失誤是揮空,完全沒打到球。所以在擊球前多做幾次空揮杆,找下球感,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態集中精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