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的作文議論文帶事例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我們樹立起誠信的榜樣,比如西漢時的季布,做人守信,答應他人的事總是儘自己的全力去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誠信是什麼?誠實、守信、正直。也許每個人都會列舉出一些,但是,你做到了嗎?

  有些人興許早已無言以對,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實現過!“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這是美國的喬叟說過的。的確,誠信在生活當中是必不可少的,你是商人,就必須誠信經高,讓顧客對你的產品放心;你是醫生,就必須完成救死扶傷的天職;即使是兒童之間的一個約定,你也必須遵守……總之,誠信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只有你自己誠實,才能要求別人誠實。

  我從書上看過一篇文章,也是講一個有關誠信的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妻有一身釀酒的好手藝,於是他們便開了一家酒館。因為他們釀造的酒物美價廉,所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們都來買酒。沒過多久,他們就賺了許多錢。有一天,男主人有事要出遠門,就把酒館交給了他的妻子,女主人看著來來往往的顧客,忽然心生一計——往酒裡兌上水。她想:只摻一些水,他們應該嘗不出來,而且我還可以多賺錢。於是女主人就行動了。過了兩三天,男主人回來了,妻子興奮地告訴了丈夫自己的做法,本想得來一句褒獎,卻迎來一陣訓斥:“為了那幾兩銀子,你就把誠信給“賣”了,值嗎!”果然,往後前來買酒的顧客越來越少,最後酒館倒閉了。此時的女主人已是追悔莫及,欲哭無淚呀。正所謂“誠信是金”就是這個道理。

  “堅信別人誠實,是本人正直的一個有力證據。”這是法國蒙田的名言。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它就能說明這個問題。有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因為馬上就要離開校園,自謀生路了,戀戀不捨的他們就約定3年後甲去乙家相聚。時間猶如白駒過隙,3年已經遠去。此時的一天中午,乙想起了3年前的約定,就讓妻子準備好酒菜迎接好友。妻子說:“他家與此相隔一百千里,說不定他早已淡忘了呢。”但丈夫堅信好友一定會來,一直在門外等後。果然,甲遵守了約定,風塵僕僕地來到了乙家。兩人激動不已,親密地交談起來。由此可見,誠信不僅僅是對自己,也要相信別人。

  在科技發達的如今,我們更要以誠信為本。“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這是非常寶貴的道理。讓我們以誠信為伴,做一個聰明的人!

  篇2

  生活是什麼?這是一個謎般的問題。什麼樣的人生姿態最美?面對生活的種種恩賜,坦然微笑,誠信待之,才是一個人可以自由顯現的最美的人生姿態。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有無數的岔口與迷茫,前人留下了一個個或清晰或模糊或無際可尋的腳印,在歷史的回聲裡,隱隱閃爍,每一段印記都曾令我們悸動與震撼。

  那些撼動我們心扉的印記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標籤——誠信。

  陶淵明吟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襲長衫,幾縷長髯在風中飄散。他的面容安靜祥和,卻分明藏著幾絲對世間的憂慮與無奈。曾經,他也有著滿腹的報國之志,但是他不願違背誠信的準則,因而融不進昏暗的官場,於是他退避於桃花源,站立成“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姿態。

  “斗酒詩百篇”的李白亦何嘗不是擁有大濟蒼生之志,但滿腹的經綸卻只被唐玄宗看中了詩詞技藝,“詩仙”之名雖雅,奈何於天下無用,而所謂的人情練達又為李白所不屑,失掉了誠信的交往,能有幾分真誠?失掉了誠信的人生,又能有幾分厚度?於是他掛靴而去,飲酒嬉樂,飛騰成“我本楚狂人”的姿態。

  這些凝重而淡雅的印記在歷史的四季絢爛繽紛,深深地烙在了後人的心底。

  誠信的意義就在於堅守,堅守自己的信仰,堅守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劃定的人生底線。

  在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有一位“獨臂鋼琴王子”,他的身影久久地盤亙在觀眾們的眼裡和心間。劉偉的堅持就是他對人生的一種誠信,是直麵人生,笑對人生的誠信。他不氣餒、不妥協、不退卻,將人生站立成“勇敢、自信”的姿態。

  在感動中國人物裡,有一位獨行者,他沒有感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動人心魄的義行,他堅守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他對自我的一種誠信,是坦然自若、豁達樂觀的誠信。當他一個人獨自駕著小船出海時,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但卻知道必須出行。當他承受著一切已知和未知的危險時,滴落下來的眼淚裡,有真實的恐懼,更有迎接挑戰的無畏的誠實以及堅守承諾的不變的信仰。

  約翰·羅斯金說過,我們應該使生活中一個個短短的生命,都可以為自己留下一點痕跡,讓心靈得到實在的痕跡。那應該是經歷過誠信洗禮的痕跡。

  在紛擾煩囂的人世裡,撇開煩憂與苦鬱,不再彷徨與徘徊,我們微笑著,臉頰之上是平靜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揚,這便是你我最美的姿態,名叫“誠信”。

  篇3

  人的一生有七大追求目標,那就是:美麗、金錢、誠信、榮譽、權力、健康和地位。我們可以失去美麗而粗陋,可以失去金錢而清貧,可以失去榮譽、權力和地位而平凡,卻千萬不能失去誠信而欺詐。

  古語有云:“言必出,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都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做人要誠信。誠信二字重千斤。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我們樹立起誠信的榜樣。西漢時的季布,做人守信,答應他人的事總是儘自己的全力去做。故有人說:“得黃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可如今,誠信這多奇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凋零,枯萎,被人們遺忘,丟棄。不守誠信之風逐漸蔓延:曾驚動一時的安徽假奶粉事件,那些廠商為了謀取暴利,而不顧及一個個幼小的生命因此將人生定格在搖籃中,難道他們沒有一點同情心和道德觀嗎?還有20XX年發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那些所謂的中國馳名品牌:三鹿、伊利、蒙牛等,他們怎麼忍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黑暗、貪婪的魔爪伸向一直相信他們的父母和孩子?他們怎麼忍心看著那一張張稚嫩的笑臉失去生命的光彩?他們的道義去哪兒了?他們的誠信去哪兒了?

  然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接班人的我們,有發自內心地問過自己;我誠信嗎?我們能夠挺起胸膛,拍著胸脯說:我從沒做過有違誠信的事嗎?可是,有些同學讓我們大失所望:為了玩電腦,他們可以欺騙父母;為了考試成績好,他們可以作弊,抄襲,不擇手段,這樣既欺騙了老師,欺騙了家長,欺騙了同學,同時也欺騙了自己。失去了誠信,失去了做人的準則,分數再高,又有什麼用呢?一切都是徒然!所以讓我們對自己的言行,做一次深刻的反省!

  誠信,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誠信,才能讓世界更加美好,到時我們將發現:青草綠樹,白雲藍天,花香鳥語,無垠大海,廣闊的沙漠,坦蕩的草原,美麗無處不在;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月圓月缺,美麗盡存其中。但是失去了誠信,我們的社會將一片混亂,如果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信任,那人與人之間要怎樣合作?國家怎麼能發展?社會怎麼能變成和諧社會?失去了誠信,一切將如紙上談兵。

  朋友,為了國家,為了社會,更為了你自己,讓我們攜起手來,自覺做一個誠信之人,讓誠信的光芒重新照耀民族精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