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少年事蹟材料範文

  學習先進事蹟對我們有很多啟發和用處,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美德少年事蹟

  我是一名學生,就讀於廣安友誼中學,從踏進中學的第一天,我便積極向上,勤奮學習,友好待人,團結互助,文明有禮,在同學們眼中,我是樂於助人的語文科代表兼好友,在老師們眼中,我是學習認真的一名好學生,也是同學們的好幫手。我為人正直、善良,興趣廣泛,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曾獲得“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五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禮儀的歷史。我認為“講文明懂禮儀”應體現於生活的每一個方面,特別是在學校,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時刻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我從小就謹記父母“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良訓,我不僅做到了勤奮學習、助人為樂、熱愛勞動,還做到了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貌、積極向上。

  禮貌待人,言語謙和體現出一個學生的品質。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我遇到老師都會面帶微笑,主動向老師問好;我看到正在怒火中燒的同學,我會耐心讓他們和解;看到需要幫助的同學,我會熱心的幫助他們。在家裡,我會經常給長輩們揉肩捶背,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行為文明、舉止得體體現一名中學生的素質,我從來不對同學指手畫腳,在同學背後做小動作,在老師上課時對老師做鬼臉,我覺得這是一種特別不文明、不得體的行為,我和同學說話時,我會輕聲細語,不會大呼小叫;同學和我討論問題時,我會語氣溫和,耐心地和同學們商討。因此在同學眼中我是一個文明友善的人。

  我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我每天穿戴整潔,不留長指甲,不披頭散髮。在學校,我會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上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在公共場所,我會輕聲細語,不大聲喧譁,儘可能履行一名中學生的義務。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名中學生應有的教養。我在公共道德方面做到:不在公共場所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草樹木、吵架鬥毆等,不在影劇院、圖書館、會場等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嬉鬧,愛護公共設施等。我經常在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讓座。

  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做一個無愧於心的國家棟梁,是我永遠努力的方向。

  美德少年材料事蹟

  自強自立,這個詞對於我來說也許我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是我會努力,努力為自強自立這個詞添上一抹亮麗的色彩。

  我的家境並不富裕,甚至可以用欠了一些債來形容。母親無職業,只能跟隨拉貨的父親整日忙碌奔波,一個星期有時在家呆一天。而奶奶又有冠心病和高血壓,每天都要吃藥,一個月的開銷也不少。爺爺又因為常年吸菸患上了肺氣腫,所以我們一家平時都是省吃儉用,節省開銷。

  我知道,學習是改變當前困境的最好辦法,所以我每次放學都要很快的趕回家,幫助奶奶煮飯做菜,在吃完飯後,奶奶就要出去活動鍛鍊身體。於是我就會乘著這個空閒時間把在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認真完成。之後我就會到自己的臥室裡背書,通常背一個多小時,甚至有一次家裡停電了我也照著手電筒把當天該背的書給背了。待奶奶回來之後,我又要給奶奶擦緩解她背疼的藥酒,給她燒吃藥的水。然後在睡覺前我就要回顧一遍當天所學的知識,梳理一道,讓自己記憶深刻。

  當父母回來的時候,我就要更加忙碌了。不僅要給他們燒洗澡的水,還要協助母親做一些菜來犒勞多日忙碌的父母。父母只有小學文化,用不來智慧機,我也要給母親下載一些電視劇讓她打發一些在車上無聊的時間。因為快到生物地理的中考了,我必須更加努力去複習,不放過任何一點複習的時間,我也想考得更好,讓整日長途勞頓奔波的父母分享我成功的快樂。

  有一件事我記憶猶新,那就是在2015年1月31日,對於我們家來說是一個黑暗的日子。貴州冬天天氣寒冷,滴水成冰,地上也結了一層薄冰,金沙縣接連發生了多場車禍,我家也是不幸之一,全家賴以為生的大貨車翻車了。不幸中的萬幸是父母安然無恙,從此之後,我家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總共欠下了二十幾萬。這件事之後,我們家很少有歡聲笑語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愁雲。我也知道,我必須更加努力了,否則我們家將要一貧如洗,只能勒緊褲子過日子了。看著父母不辭辛勞的來回奔波的樣子,我學習也更努力了。在這次的期中考試中,我考到了班上的第二名。或許我沒有過人的天賦,高於常人的智商,但我相信我的努力終會有結果,我會不斷的進步,打造屬於自己的神話:用自己的雙手與頭腦為家庭撐起一把守護傘,庇護我親愛的家人。

  沒有風吹雨打,哪會有秋實的成熟;沒有刺骨的寒風,哪會有松柏的堅韌。我會努力,在逆境中自強自立,頑強拼搏,用信念成就自己。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好的!

  美德少年優秀事蹟

  我身為班上的學習委員,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力爭成為班上同學學習的榜樣。

  剛進初中時,班主任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高效學習法:課前探究式預習—課中參與式聽課-課後反覆式複習-獨立高效完成作業。我按這一套路認真學習,學習得心應手倍感輕鬆,學習成績也一直比較好,因此使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同學和參與其他活動。

  在學校裡,我樂於幫助同學。老師經常安排一些成績暫時較差或偏科而追求進步的同學和我坐,讓他們到我這兒來“取經”,叫我幫幫他們,我都非常爽快地答應,我毫無保留地同他們談我的學習心得,並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聽課習慣,為此,還“得罪”過幾個同學,不過後來他們嚐到了甜頭,都非常感謝我。同學不懂得問題向我請教,我總是耐心細緻地給他們講解,直到他們弄懂為止。我從不認為給他們講題很麻煩和浪費時間,因為在這過程中,我自己也收穫多多。要想別人聽懂,你首先自己得先弄懂吧,得想想先講什麼後講什麼吧,怎樣更容易讓對方聽明白吧,所以給他人講題使自己知識更有條理,思路更清晰,表達更流暢,讓我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滋味,我也學到了許多,所以我由衷的感到高興。

  我身為學習委員,樂意為班級服務,當好同學們的勤務兵和老師的助手。比如,每次考試下來,我主動幫助同學們分析學習情況,名次升降的原因等等。我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記好班務日誌和給同學們發校訊通的家庭作業,我工作一絲不苟,近兩年了,從未出過差錯,從未讓老師操過心,深得老師的信任。當然,在為班級服務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擔當,培養了自己的責任意識。

  我還常為身處困境中人伸出援手。居住在我樓下的滿頭銀髮的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兒媳都在外地打工,是位“空巢老人”,腿腳不便,常拄一隻柺杖,上樓下樓十分吃力,我常常扶她上樓下樓,陪她和奶奶一同買菜或散步。她人前人後都誇我的好,說我將來有出息等,我心裡美滋滋的。在大街上遇到身體有殘疾的人乞討,我也總是很同情他們的身世,不由自主地掏出節省下來的零花錢捐給他們,幾元幾十元不等。有人笑我太傻,說那是騙人的,我不以為意,我有我自己的判斷和價值觀。每每捐過以後,我整天樂滋滋的,我真的體會到了“為善最樂”的境界。

  我知道,這些都很微不足道或不足掛齒,然而當我“大事”做不來的時候,我力爭把“小事”做好,寄希望積小善以成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