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敵國典故

  富可敵國,私人擁有的財富可與國家的資財相匹敵,形容極為富有。下面給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出自]:《漢書·鄧通傳》:“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

  《九百歲水鎮周莊》 《元史演義》裡,沈萬三被稱為“財神爺”。

  《明史》記載:14世紀時,江南一個發了大財的鉅商——沈萬三,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造築了南京城牆後,還溜鬚拍馬地想為朝廷犒軍,被朱元璋眼一瞪,發配到了山高水長的雲南去了。

  在中國史書記載的汗牛充棟的歷史事件中,朱元璋與沈萬三的較勁故事可是惟一的一次大政治家與大商人的角鬥。至高無上的皇權,必然地取得了勝利。選擇這一多少帶有悲涼意味的題材,只是意在以一個開國皇帝和一個富可敵國的富商之間的善緣、惡緣為切入點,在更深的層次上探討中國近百年積弱。

  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鉅萬”,當然入選,推薦為“中國十大富豪”之首。

  胡雪巖的一生,極具戲劇性。在短短的幾十年裡,他由一個錢莊的夥計搖身一變,成為聞名於清朝朝野的紅頂商人。他以"仁"、"義"二宇作為經商的核心,善於隨機應變,而決不投機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深諳錢財的真正價值,大行義舉,在贏得美名的同時,也得到了心靈的滿足;他經商不忘憂國,協助左宗棠西征,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在救亡圖強的洋務運動中,他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當然,他也未能擺脫商人以利益為第一位的俗套,且在生活方面極盡奢靡,但畢竟人無完人、瑕不掩瑜,胡雪巖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許多值得今人學習的東西。

  富可敵國解析

  成語詞目:富可敵國

  成語發音:fù kě dí guó

  成語解釋:敵:匹敵。私人擁有的財富可與國家的資財相匹敵。形容極為富有。

  成語出處:《漢書·鄧通傳》:“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

  成語示例:蓋卞濱自他祖父遺下家業,到他手裡在,單以各處田地而論,已有一萬餘頃,其餘可想而知,真是富可敵國。***清·李汝珍《鏡花緣》六十四回

  用富可敵國造句

  1.一個是維克多,富可敵國年度傑出青年

  2.從百年不衰的企業發展史,到富可敵國的跨國公司,無不是握有獨特的品牌。

  3.14至16世紀期間,富可敵國的王子們建造許多德拉威廟宇和富麗堂皇的宮殿,它們至今仍吸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

  4.無論你是隻負責某個部門、某個規模不小的公司的分部還是某個富可敵國的跨國公司,引導你作出決定的領導原則都應是相似的。

  5.施政報告的確能將港商的視野擴闊,但對那些並非富可敵國的中小企業、專業人士來說,將工作戰線拉得如此長,卻是談何容易?

  6.因此,大人便從一個修道院裡把他的妹妹接了出來,趁她還來得及扔掉修女面紗和廉價的修女長袍的時候,把她作為獎品嫁給了一個出身寒微卻富可敵國的賦稅承包商。

  7.跨國公司之所以能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叱吒風雲” ,是因為它們對整個世界、對東道國、對母國的經濟都有重要影響:當今時代,大型跨國公司富可敵國,主宰著世界經濟,在母國和東道國的gdp中也佔有很大份額,具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