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課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在學完初中語文的每篇課文後,做好課後的練習題是檢測我們學習成果的最佳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學習。

  安塞腰鼓課文原文:

  一群茂騰騰的後生。

  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粱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

  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粱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

  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但是,看!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好一個安塞腰鼓!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好一個安塞腰鼓!

  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急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它震撼你,燒灼你,威逼著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

  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與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戰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現實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昇華!

  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

  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安塞腰鼓課後練習答案:

  一、這篇文章運用大量短句,來營造激越的氣氛.反覆朗讀全文,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絡,讀出文章的氣勢.

  此題意在讓學生體會文章內容和形式統一的特點.朗讀時要注意文章中排比***句與句、段與段***,要感情激昂.

  二、聯絡上下文,品味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那麼一股勁”要“掙脫”“衝破”“撞開”什麼?是什麼“束縛”“羈絆”“閉塞”了“那麼一股勁”?***

  2.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過著貧困生活的農民,哪裡來的那麼強大的力量?***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為什麼“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4.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為什麼聽到這樣的“雞啼”?***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力和洞察力.

  1.“那麼一股勁”要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讓生命宣洩在天地間,讓人“遺落了一切冗雜”,“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

  2.高原人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這種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汙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因為苦難,他們有著最原始,最熱烈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

  3.多水的江南過於柔媚,承載不了安塞腰鼓這種原始的、粗曠的力量.

  4.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也可認為這是實寫***.

  三、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方法,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一組句子或詞語排列起來,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例如“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反覆,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試從課文中找出一段單用排比的和一段綜合運用排比和反覆的文字,仔細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一些語言知識,並能運用.可以先給學生講一講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方法,再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找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