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創業專案

  社會的發展,讓農村成了創業的樂土,在農村,想白手起家創業其實並不是那麼難,因為你至少有田、有地,或者有山有林,再不然就是有河有塘。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微信營銷拿到第一桶金

  微信改變了生活,也成為掘金的戰場,不少大學生紛紛選擇利用微信創業,在揚州大學就讀的鄭夢祥就是這樣一個。今年,他的揚州大學夢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成為全省大學生創業的優秀專案。

  2011年,在大一時,鄭夢祥和同學就在食堂開了一個桌遊吧,嘗試實體創業,由於各種具體管理問題,首次嘗試宣告失敗。之後鄭夢祥抓住網際網路的趨勢進行創業,於2011年開始招募團隊專注於網際網路方面的創業嘗試,在大一、大二兩年期間先後經歷了江都門戶網、91吃飯***訂餐網***、7788生活一卡通、揚州校外網的嘗試。2013年,隨著微信時代的到來,他轉向移動端的營銷策劃,開始微信開發功能的測試,成為揚州第一家開始進行微信公共平臺開發的團隊,隨後簽下金鷹、虹橋坊、星光大道、綠地等9家企業的合作,也挖到了微信時代的第一桶金。

  2014年2月份,為了能更好地發展,鄭夢祥註冊成立了揚州夢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集軟體開發、專案推廣、企業營銷策劃推廣於一體。他在提交的專案推薦表上雄心勃勃地提出,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稅前利潤達到80萬元。

  :碩士畢業生網上賣汽配

  明年預計交易額超30億元

  今年創業專案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往年大學生創業多侷限在傳統領域,今年的突出變化是科技類、自主智慧財產權類的增多,明顯向“網際網路+”的方向傾斜。易配網***易配商城***就是其中一個。

  郭寧之是碩士畢業生,他整合了原南京汽配網和汽配通業務,獨立投資開發“易配網/易配商城”電子商務平臺,推廣網上商城、手機商城、微信商城三位一體的全新B2B2C電商模式,以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汽配行業商流、資訊流、資金流、物流四流合一,將易配商城打造成為國內乃至國際汽配市場一流的大型電子商務平臺。

  專案實施一年多,截至今年4月已基本完成第一階段工作,累計投資515萬元。預計2016年度,平臺註冊商將達到2000家,平臺交易額將超過30億元。平臺費和佣金收入將達到1.2億元,加上自營利潤和資金沉澱運營收入,累計有望達到1.5億元。

  :掘金中藥市場

  大學生村官養螞蟥

  不少大學生的創業專案瞄準農業、中醫藥等特色產業進行創業,別人想不到的成為他們掘金的市場。孫立呈是江都郭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他的創業專案是水蛭特種養殖。

  水蛭,就是揚州人俗稱的螞蟥,是中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乾製品泡製後中醫入藥,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孫立呈認為,近年新發現水蛭製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孫立呈算了一筆賬,水蛭養殖週期短,只有3—4個月,幼苗價格約110元/斤,220條/斤,約0.5元/條,成品潮貨約80元/斤,40條/斤,約2 元/條,經濟效益高。他認為,最大的利潤環節並不是在初始生產上,最高利潤環節在對於產品的深加工和銷售上,所以下一步他還準備在水蛭養殖週期結束後對其進行深加工,將產品做成膠囊或者加工做保健藥酒。

  :在讀生創辦快遞服務中心

  打造校園智慧收件系統

  周斌斌是仍然在讀的大學生,他創辦了揚子津快遞服務中心,瞄準了大學生快遞服務這一大蛋糕。

  周斌斌瞭解到,快件進校園時常遭遇“最後一公里”投遞難題。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師生總數在6000人左右,每天快遞收發量在1000件左右,但是目前校內外快遞公司的運營存在著諸多問題,無序競爭,服務質量低等狀況不能使師生滿意。一方面,很多校區基於安全考慮設定門禁,快遞員進校園投遞難,很多師生使用者無法享受到送件上門的服務;另一方面,很多師生使用者因上課外出等原因,不方便收件和寄件。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申請裝修,周斌斌成功開通了智慧快件收發系統,學生報號取件,由工作人員代取貨的方式取代了學生自找自提的方式,大大方便了學生,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快遞服務中心投資額在3萬元左右,加上後續投資,總共投資在6萬元左右。雖然快遞服務中心現在處於起步階段,但利潤還算可觀,預計不到一年快遞中心就可以收回成本。

  :送肥到田

  如今正在大力提倡生態、無公害種植,將城裡大量的人糞尿送到農村田間,必將大受農民歡迎。經營者不僅可在需肥的農民那裡得到一筆可觀的勞務費用,還可在城裡的某些單位或使用者那裡獲得一筆糞便清理費。

  :出售果樹產權

  日本東京郊區農民與市內超級市場聯營,開辦了“果樹當年產權預售”活動。如一棵蘋果樹叫價2500日元,該樹當年產量的所有權即歸買主,買主可隨時去果園採摘蘋果。如果買主不願下鄉,果農們也可將蘋果摘下包裝好,送貨上門,但買主要另付勞務費和運輸費。當然,果農要保證水果的產量和質量。

  :果樹授粉上門

  前幾年,農村許多地方都栽銀杏,但銀杏不授粉是很難結果的。農民老王利用從報刊上學到的銀杏授粉技術,每年春季上門為農民搞銀杏授粉,還兼搞野杏綠枝嫁接。經他嫁接、授粉的銀杏,種苗成活率高,銀杏坐果多。因此,老王每年都有一筆不小的銀杏技術服務費收入。

  :幫人打農藥

  眼下農村從事第三產業和外出務工的勞力很多,但農民又割捨不下家裡的田地,於是花錢請人耕種、管理、治蟲的現象越來越多。某縣一位下崗職工,看準這一商機,專門購買了幾臺機動彌霧噴霧器,另外又聘請三位懂治蟲技術的人,每年在農作物病蟲發生期為種田大戶和勞力外出戶治蟲打藥,每667平方米***1畝***收費5~8元,一年下來收入很可觀。

  :鮮花做成工藝品

  品種繁多而又款式新奇的“工藝鮮花”已成為日本流行的花卉品種,其市場需求量正大幅度上升。所謂“工藝鮮花”,就是一改以往的鮮花銷售方式。根據各種特殊需求,將花卉梳妝打扮一番,使之更富有個性美。

  其工藝有增香換味、變色添彩,也可飾以各種絲綢、緞帶等,再以特製的花籃、禮品盒包裝。日本人頗重視花卉的質量與個性,只要中意,即使價格高也有很多人購買,這使花農及鮮花專營戶、加工者收穫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