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羚羊角,中藥名。本品為雄性牛科動物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賽加羚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CR***,嚴禁狩獵。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羚羊角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羚羊角的功效和作用:

  平肝熄風:羚羊角減寒,入肝、心、肺經。主瀉肝火,清心肺。肝主風,開竅於目而藏血,所以為平肝熄風之要藥。可用予肝陽上亢,頭目眩暈,及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等病痛。

  清熱鎮驚:本證多見予溫熱病後,邪熱熾盛所致。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痙厥,口渴脣焦,以及小兒熱盛驚厥,可首選本品清熱解毒,鎮痙安神。

  涼血解毒:本證多見於溫熱病,熱入營血所致熱盛動血,症見:身體壯熱,躁擾不安,甚或昏狂譫妄,斑疹紫黑或吐衄便血,舌質深絳。可首選本品清熱涼血解毒化斑。《本草再新》:“去瘀瘡血,生新血,降火下氣,止渴除煩。”

  散血解毒:多用癰腫瘡毒血熱毒盛者,可由於外感六淫,或過食膏樑厚味,內鬱溼熱火毒,引起毒邪壅聚,致使營衛不和,經絡氣血凝滯不通所致。症見;身寒熱,癰瘡處區域性焮紅腫痛,口渴飲冷、小便黃赤,大便祕結,潰後膿血稠黃,舌質紅苔黃.脈數。可選用本品清熱涼血解毒。

  鑑別應用:羚羊角與石決明均為介類藥物,均能平肝潛陽,鎮驚熄風,明目,石決明瀉肝火不如羚羊角,但能補肝陰,清肺熱,可治骨蒸勞熱。羚羊角主瀉肝火,兼清心肺,散血解毒,可治熱毒血瘀發斑,癰腫瘡毒。

  對中樞的作用:腹腔注射羚羊角醇提取液及注射液,均能使小鼠的自發活動減少。其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朝向性運動反應,並可使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誘導期縮短。顯著降低對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寧,電休克的敏感性,卻不導致肌肉鬆馳,煎劑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驚厥率,並增高恢復率,但對士的寧所致驚厥則無效。

  解熱作用:羚羊角煎劑給人工發熱兔灌服48毫升/公斤,給藥2小時後體溫下降,6小時後逐漸恢復正常。

  對迴圈系統作用:本品煎劑2毫升/公斤靜注,使麻醉貓血壓下降。煎劑或醇提取液,小劑量使離體蟾蜍心臟收縮加強,中等劑量可致心傳導阻滯大劉量則引起心率減慢,振幅減小,最後心跳停止。

  羚羊角的臨床應用

  1.肝風內動,驚癇抽搐。本品主入肝經,鹹寒質重,善能清洩肝熱,平肝息風,鎮驚解痙。故為治驚癇抽搐之要藥,尤宜於熱極生風所致者。用治溫熱病熱邪熾盛之高熱、神昏、驚厥抽搐者,常與鉤藤、白芍、菊花、桑葉、生地同用,如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治婦女子癇,可與防風、獨活、茯神、酸棗仁等配伍,如羚羊角散***《濟生方》***;用治癲癇、驚悸等,可與鉤藤、天竺黃、鬱金、硃砂等同用。

  2.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本品味鹹質重主降,有平肝潛陽之功。治肝陽上亢所致之頭暈目眩,煩躁失眠,頭痛如劈等症,常與石決N、龜甲、生地、菊花等同用,如羚羊角湯***《醫醇賸義》***。

  3.肝火上炎,目赤頭痛。本品善清瀉肝火而明目。故用治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症,常與決明子、黃芩、龍膽草、車前子等同用,如羚羊角散***《和劑局方》***。

  4.溫熱病壯熱神昏,熱毒發斑。本品入心肝二經,寒以勝熱,故能氣血兩清,清熱涼血散血,瀉火解毒,用於溫熱病壯熱神昏,譫語躁狂,甚或抽搐,熱毒斑疹等症,常與石膏、寒水石、麝香等配伍,如紫雪丹***《千金方》***;又王孟英以羚羊角、犀角加入白虎湯中,稱羚犀石膏知母湯,治溫熱病壯熱、譫語發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