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中國的觀後感紀錄片感受

  《鳥瞰中國》是由中國五洲傳播中心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合拍攝的紀錄片,由KNNY PNG、KLAUS TOFT聯合執導。《鳥瞰中國》講述了從視角縱覽中國大江南北,生動的社會人文,展現了一個壯麗多姿的美麗中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鳥瞰中國的觀後感,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鳥瞰中國的觀後感篇1

  《鳥瞰中國》通過最先進的航拍攝影技術與電腦特效以及地面拍攝相結合,展現中國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鮮明多變的氣候,現代大都市飛速發展和先進的國家基礎設施等內容,將充滿意境的影像呈現給全球觀眾。

  進一步拓寬國外觀眾對中國的認知,客觀、生動地展示真實的中國。各界人士一致認為,《鳥瞰中國》紀錄片,非常震撼,看了這麼多關於祖國的紀錄片,唯獨這一部無論是音樂配置,場面設計,歷史題材構思以及對現今中國社會發展全面探索都是首屈一指的力作。

  鳥瞰中國的觀後感篇2

  美國《國家地理》今年來中國拍了部《鳥瞰中國》紀錄片,攝製組航拍了大半個華夏大地,鏡頭美到不行!拍攝調色配樂滿分!

  這部紀錄片分上下兩集,上集看自然風光,下集看城市人文。網友看過之後紛紛表示:再次愛上了這片土地!

  第一集:源遠流長

  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孕育了世界上最多元的文化之一。節目中將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通過這趟非凡的空中之旅,為您展現古老傳統、工程技術、農業文明以及自然奇觀,是如何造就了這個偉大國度。又是如何繼續塑造現代化中國的。經過幾個世紀的韜光養晦,如今的中國正在華麗綻放。

  第二集:繼往開來

  中國,在21世紀之初正在進行一場全新的大變革,數百萬人為了追求新的生活湧入正以驚人速度建設起來的大城市,一項又一項的工程奇蹟在中華大地上變為現實。交通運輸系統迅速發展,滿足了近2億人的出行需求;遙遠的太空也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這個國家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經過幾個世紀的韜光養晦,中國如今正在華麗綻放。本期節目將為您呈現一個正經歷鉅變的中國。

  鳥瞰中國的觀後感篇3

  從2013年6月開始,到2015年1月結束,整個拍攝過程持續了一年半時間。從中國北疆的齊齊哈爾到西南的西雙版納,從遙遠的新疆阿勒泰到遼闊的渤海灣,到處都留下了攝製組的足跡。2014年的除夕之夜,五洲傳播中心的製片人李培和攝製組還在冰天雪地中趕路,就是為了用攝像機記錄百姓們吃年夜飯的溫情場景。還有一次,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裡,“五洲”年輕的製片人張天竹與攝製組成員頂著7級大風一起爬上陡峭的巖壁,就為拍攝禿鷲翱翔天空的場景。為了拍攝初春的第一次凌汛,攝製組坐著破冰船出海,為了拍攝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攝製組千里迢迢趕往位於貴州崇山峻嶺中的一個小山坳。

  《鳥瞰中國》憑藉全新的觀察視野,第一次從空中展示了中國幅員遼闊和多姿多彩的地貌。通過震撼人心的視角與色彩鮮明的影像,使中國的自然風物得以全景呈現,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欣賞東方最偉大國家富饒與美麗的絕妙視角 。

  《鳥瞰中國》使得觀眾得以欣賞古老中國輝煌燦爛的歷史文明,中國瑰麗多姿的自然風光、現代大都市蔚為壯觀的建設成就和中國人民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走近了文化深厚、風景秀麗、快速發展的美麗中國。

  《鳥瞰中國》紀錄片非常震撼,無論是音樂配置,場面設計,歷史題材構思以及對現今中國社會發展全面探索都是首屈一指的力作[8] 。

  鳥瞰中國的觀後感篇4

  剛看的時候覺得格局很大,外國人的視角很新鮮,2集很快看完了覺得內容淺嘗輒止。

  第一集的幾個景點,發現都和佛教有關:

  西雙版納是傣族人的自治州,他們的潑水節相當於我們的春節,是最最重要的節日。撥水節源於婆羅門教,後被佛教吸收。

  少林寺,是位於嵩山少室山的茂密叢林裡的寺廟,所以叫做少林寺。

  僧人在戰爭時期需要保護自己,所以就將武術和佛教結合起來,有了少林武術。

  四川的三江匯流之處經常有船難,為了保護水手和旅行者,就修建了高71米的彌勒佛坐像,就是所謂的樂山大佛。

  一千五百年前,在山西翠屏峰半山崖建造了一座懸空的寺廟來讓人迷信,也就是懸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