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撈月的故事

  水中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徒勞而無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水中撈月源出佛教的一個寓言故事,據《僧只律》載:

  佛以諸比丘說,過去世時,伽屍國波羅奈城有五百隻獼猴,一日在林中玩耍,來到一井邊,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月亮***影子***,於是對同伴說: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們應把它撈出來,以免世間長夜暗冥。眾猴不知如何下手,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樹,乃說: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於是眾猴展轉相捉,樹弱枝折,群猴都掉進井水裡了。

  佛陀以此故事喻那些自以為是,分不清是非虛實,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師。

  二:

  孫悟空想超脫生死輪迴,便穿大洲、過大洋到處去尋找。最後拜在菩提祖師門下,每日和師兄弟們學經論道,掃地鋤園,不覺過了六、七年。

  一日,祖師問悟空:“你想學什麼?”悟空說:“但憑尊祖教誨。”

  祖師問:“教你請仙扶鸞、趨吉避凶,如何?”悟空問:“可得長生麼?”祖師說:“不能!”悟空說:“不學!不學!”

  祖師問:“教你看經唸佛、朝真降聖,如何?”悟空問:“可得長生嗎?”祖師說:“不能!”悟空說:“不學!不學!”

  祖師問:“教你守谷無為、打坐持齋,如何?”悟空問:“可得長生麼?”祖師說:“不能!”悟空說:“不學!不學!”

  祖師問:“教你採陰補陽、打鼎煉丹,如何?”悟空問:“也得長生麼?”祖師說:“如想長生,卻如同‘水中撈月’。”悟空問:“怎麼叫做‘水中撈月’?”祖師說:“月亮在天空中,水中只有月亮的影子,雖然看得見,只是無法去撈,到底只能是空想罷了。”悟空說:“也不學!不學!”

  祖師看悟空意志堅定,就把長生不老的方法傳給了悟空。

  ***出自《西遊記》***

  相關介紹:

  【解釋】: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示例】:恰便似沙裡淘金,石中取火,~。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

  【近義詞】:竹籃打水、徒勞無益

  【反義詞】:立竿見影、行之有效

  【歇後語】:水中撈月——一場空

  【語法】:偏正式;謂語、賓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