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什麼穴位可以瀉肝火

  時下正是換季的時期,或冷或寒的溫度讓人體很容易乾燥而出現肝火旺盛的現象。中醫指出穴位按摩可以瀉肝火,那麼瀉肝火按什麼穴位呢?下面就趕緊跟著一起來了解下吧!

  瀉肝火按摩的穴位

  1、陽陵泉穴

  陽陵泉穴為膽經的合穴,因此對整個膽經都有很好的調節效果。膽經作為排洩通道的功能正常,肝火便可順利排出,脾胃也就安全了。

  尋找陽陵泉穴可能要稍微費些力氣,屈膝90°,在膝蓋外側有兩個突起,前上方為脛骨小頭,後方偏下的為腓骨小頭,將兩點連線做一個直角三角形,第三點便為陽陵泉穴的位置。用拇指用力按住它,其餘四指併攏托住腿肚,用力按揉3分鐘。也可用艾條灸10分鐘,以面板微熱發紅為止。

  2、太沖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線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

  按壓這個穴位前,最好先用溫水浸泡雙腳10-15分鐘,再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右太沖穴,3分鐘後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左太沖穴3分鐘。反覆2-3次,共計10-15分鐘。揉按時要有一點力度,以產生酸脹甚至脹痛感為宜。這種方法最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有淚往肚子裡咽的人,還有那些鬱悶、焦慮、憂愁難解的人。建議可以在飯後1小時進行按摩。

  3、內庭穴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症、上火的剋星。如果有口臭、便祕、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按摩手法:內庭穴是在第二腳趾和第三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4、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並且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祕、發熱、口乾等症狀,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於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按摩腳上的“太沖穴”到“行間穴”,可以起到去肝火補心的作用,一點都不浪費。人的身板就是一種相對於的均衡狀態,不是純真的這裡有火,那裡不足,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保持自身內在的均衡。

  肝火去了,脾氣小了,心火旺些,供血能力強,精神以及面就好了。 我每天都要按摩至少5分鐘,順著“太沖穴”向“行間穴”按摩,這裡要注重的是標的目的可不能錯,因為肝火可不需要補,減少肝的壓力就算是補了。第一天按,覺得頭稍微有點熱,四肢有點熱的感覺,“太沖穴”痠疼,“行間穴”沒反應。第二天,早晨臉上的包少些了,看起來好象面板光滑點。開心呀,立竿見影。

  治療肝熱的方法

  1、輕微肝熱者

  先用金菊花、溪黃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藥材合煎,每天飲用,可治肝熱口臭。另外,酌加養陰之物如石斛,作用是滋養腎水,使肝腎兩髒更趨平衡。

  2、肝熱太重者

  肝太熱者,可白菊花、夏枯草、白芍煲水,日常當水飲。如嫌味苦,可調蜜糖飲用,減輕苦味。另外。亦可自制漱口水,用以上方劑煲茶,另加桑白皮***清肺熱***,特別適合抽菸人士享用,以使口氣清新,避免口臭口氣味影響自身形象。

  肝熱適合吃的食物

  1、西紅柿

  西紅柿不僅是公認的最有營養的蔬果之一,同時還具有美容補血、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等功效,吃西紅柿也能起到一個去火的功效,西紅柿中豐富的維生素C對調節機體內分泌也有重要的作用。可生吃,涼拌著吃,做成湯吃,效果都非常不錯。

  2、蒲公英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蒲公英可用於肝熱、感染、多種化膿性疾病,例如腫癰、肺癰等。另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30克,茵陳10克,鬱金15克,黃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酌情加減。可以清熱解毒、祛溼、疏肝解鬱。

  3、苦瓜

  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們視為難得的食療佳蔬。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令人食慾大增,清熱防暑,祛除肝火旺。因此,肝熱吃苦瓜最相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溼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

  4、決明子茶

  決明子有較強的瀉肝火作用,可治肝火或肝陽頭痛眩暈,可以與菊花、鉤藤等配伍。決明子在泡水前,最好將其炒到微黃為好。炒後的決明子會變得相對鬆脆,更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溶解,並且能預防腹瀉。

  5、苦丁茶

  中醫指出,苦丁茶性寒涼,具有很好的解熱毒去肝火的功效,適量的飲用可有效的治咽喉炎、便祕,同時還具有降血壓、減肥除膩的功效。

  6、菊花茶

  菊花適量,開水沖泡飲用。菊花富含維生素A,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也是中醫治療各種眼疾的良藥。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乾澀的人,尤其是常使用電腦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

  7、冬瓜

  冬瓜性微寒,味甘,含蛋白質、維生素、腺嘌呤、煙酸,瓜皮可利水消腫;瓜子可消癰腫,化痰止咳;瓜肉可清熱止渴,並可解魚蟹毒。自己在家可購買新鮮冬瓜洗淨去籽後,連皮切塊,加水燉煮至軟爛,可直接飲用,也可打成泥後過濾,就是原汁原味又不會發胖的冬瓜茶。

  8、蓮子

  肝火盛、經常容易煩躁,晚上睡眠也容易翻來覆去睡不好,這種情況可以用蓮子留芯煮湯服食,因為蓮子芯能清心除煩,蓮子肉則能使脾胃健康,這是一種清而不傷的方法。蓮子芯味苦性寒,能夠清心火,溝通心腎,可用於治療心煩失眠、口渴喜飲、小便澀痛等情況。

  9、甘藍菜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甜菜、蘿蔔、捲心菜、紫甘藍和芝麻菜等,或是含有硫元素的蔬菜,如洋蔥、大蒜、花椰菜,它們都可以增強身體的排毒功能。每天吃兩份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