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周邊自駕遊行程介紹

  無錫自古就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四大米市之一,同時也是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素有布碼頭、錢碼頭、小上海之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錫周邊自駕遊行程景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無錫好去處

  1.大照壁

  靈山大照壁被譽為“華夏第一壁”。照壁長約40米,最高處達8米,氣勢恢弘,莊重大氣。照壁南、北兩面燙金大字均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題寫。照壁面向太湖的一面題有“湖光萬頃淨琉璃”七個大字,“琉璃”是佛經中常提到的“七寶”之一。詩句寓意著與太湖交相輝映的靈山勝境,就猶如一方晶瑩剔透的琉璃世界純淨美好。

  2.五明橋

  照壁對面,柔美的“五明橋”橫跨玉帶河上,精美的漢白玉橋身凸顯典雅、古樸。“五明”是指人類文化有五大學問,分別為1、內明:明白自己、明悟人生真相的學問。2、宣告:聲韻、語言之學;3、因明:邏輯、論辯之學;4、醫方明:醫藥、體育、養生之學;5、工巧明:人類物質文化生活各行各業的技藝學問,如農業、商業、工業、建築、音樂、文學、軍事、管理等等。走過“五明橋”進入靈山勝境,正是要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佛教絕不只主張在寺廟、山林間閉目打坐、不問世事,不關心現實社會和廣大眾生,相反,正信的佛教為利益一切眾生,積極主張開發、利用一切有益知識、技術造福人類。“五明橋”正體現了靈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遊客朋友可選擇走不同的橋,圓滿您不同的願望。

  3.“靈山勝境”門樓

  走過五明橋,便可見一座氣勢恢弘,莊嚴而不失精美的“勝境門樓”。門樓糅合徽式建築之古樸端莊,北方皇家建築之雄偉大氣以及藏式建築之鮮明活躍風格於一體。正門懸掛“靈山勝境”匾額亦為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門樓反面,另一梵文書寫的“靈山勝境”匾額,由研究梵文的泰斗季羨林教授親筆題寫。據說, “靈山”之稱源於唐朝初年玄奘法師從天竺***印度***取經回國,遊歷東南經過無錫,見馬山層巒叢翠、景色秀異,謂“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遂將馬山賜名為“小靈山”,此後,玄奘大弟子窺基法師就在此始建小靈山寺***宋時改名為“祥符禪院”***,歷經滄桑變遷,至97年我們建造靈山大佛、恢復祥符禪寺、得趙樸老支援、有茗山法師首任方丈,小靈山的千年古剎不僅恢復重光,且建成了高達88米的中國第一大佛,小靈山也達到千餘年來前所未有之盛,也才成就了今天這方令世人稱道的“靈山勝境”。

  無錫美食小吃介紹

  1.銀魚羹

  說了這麼多“硬菜”,下面就推薦一道羹湯。無錫太湖有三白聞名於世,白蝦、白魚、銀魚。白蝦和白魚都是清蒸味道最佳,而銀魚,除了做成銀魚炒蛋,更受人歡迎的是與開洋***風乾的小蝦米***、胡蘿蔔絲、筍絲、香菇絲一起煮,最後加入澱粉勾芡,撒上香菜,做成銀魚羹。

  無錫人吃筵席時,冷盤吃完,一定會端上一碗銀魚羹,盛到各自的碗裡,澆上一點香醋,既暖胃,又開胃。

  2.陽春麵

  陽春麵可以說是錫城人早餐的寵兒了。也不需要去什麼高檔的大飯店,往往是小區門口的小麵館才能做出最受好評的陽春麵。

  無錫的陽春麵是蘇式面的一種,只用細面製作。小編去吃早面的時候常常會叫上一碗光面,骨湯、醬油、蔥花就是陽春麵最本真的滋味兒。麵條分幾種,斷生、健面、爛糊面,是由下面的時間由短到長進行排序的。老無錫去叫面的時候一會重後廚喊出自己喜歡的口感。清淡、鮮香,這就是無錫人喜歡陽春麵的理由。

  無錫環境

  無錫位於長江三角洲江湖間走廊部分,江蘇東南部,滬寧鐵路中段。南瀕太湖,與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臨長江,與泰州市所轄的靖江市隔江相望。

  無錫市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佈著低山、殘丘。南部為水網平原;北部為高沙平原;中部為低地闢成的水網圩田;西南部地勢較高,為宜興的低山和丘陵地區。無錫市地貌雛形,形成於中生年代印支期***距今約1.8億年***的華夏系構造,它使無錫地區褶皺成陸。而燕山運動***距今約1.5億~7000萬年***因強烈的火山活動和新塊褶皺構造的形成,使原來比較穩定的基底又生新復活升高。距今約2500萬年的喜馬拉雅運動,以差異性升降運動為主,它在老構造的基礎上,又加強了東西間褶皺和斷裂,使江陰、宜興一線以東形成了以現代太湖為中心的坳陷盆地,即太湖盆地。

  無錫市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季。夏季受來自海洋的夏季季風控制,盛行東南風,天氣炎熱多雨;冬季受大陸盛行的冬季季風控制,大多吹偏北風;春、秋是冬、夏季風交替時期,春季天氣多變,秋季秋高氣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