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茶文化博覽會的概況

  重慶茶文化博覽會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專業展會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重慶,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及政治、航運西部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世界溫泉之都;國務院定位的國際文化、科技、教育、通訊等中心,重慶是內陸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擴大對外開放先行區,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上游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和生態文明示範區,中國中西部地區發展迴圈經濟示範區,國家實行西部大開發的涉及地區和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5年全市GDP為15719.72億元,同比增長11.0%,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424.02億元,同比增長12.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0元,增長9.6%。

  重慶人飲茶之風俗,歷史悠久。據專家們考證,早在唐代品茶專家陸羽所著的《茶經》一書中就寫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西漢學者王褒在《懂約》一書中,就記載巴人家中烹茶待客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壺行酷。烹茶盡具、已而蓋藏。”晉代詩人詩詞中就有“蜀中飲茶冠六清”的詩句。自古重慶城就有“城門多,寺廟鄉、茶館多”之說。重慶的茶館遍及城鄉、大街小巷,坐茶館吃茶.成為土農工商,男女老幼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習慣。重慶城茶館之多,可從1947年3月重慶《新民報》所載:“方圓不到9平方公里的牛島的城區,就有茶館2659家之多”足見重慶人飲茶風之盛。重慶是世界茶樹原產地之一,具有3000多年的生產歷史,全市40個區***市***縣,有37個區***市***縣種植茶樹,有1 50萬茶農直接從事茶葉生產,常年茶葉產量近2萬噸,產值約3億元,以綠茶生產為主,約佔全市茶葉總產量的75% - 80%。

  2017年6月9日至12日,將在重慶南坪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第6屆中國***重慶***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紫砂、陶瓷、茶具用品展”,將充分依託媒體宣傳、企劃、活動、買家、資源整合等優勢,在西南地區搭建茶產業交流、合作和共贏平臺,並以茶為媒、以茶會友、增進友誼,促進各地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並致力於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的茶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2014重慶茶文化博覽會的介紹

  重慶是我國茶樹最適宜生長的地區之一,現已被國家農業部列入全國優勢區域茶葉發展規劃,全市現有茶園種植面積40多萬畝,年產茶葉3萬多噸,總產值10億多元,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居全市農產品出口創匯第三位。重慶作為一個31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既是茶葉的主產區,又是茶葉的消費區。飲茶習俗是古重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飲茶的方式,茶館的情趣上都別具一格,吸引中外遊客的興趣,體現出重慶古老文化傳統和迷人的魅力作為連線茶葉生產和消費紐帶,重慶已建立起面向全國、聯動長江、輻射西南、層次清晰、結構緊密的市場產銷體系,市場消費容量巨大。重慶茶葉市場交易活躍,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年消費茶葉約60多億元,已進入了全國主要大城市的茶葉人均年消費量的前列。本屆展會將在重慶地區位置最佳、功能最優的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南坪***舉辦,展會規模與品質將更上一層。

  2013重慶茶文化博覽會的介紹

  拓展中國最具潛力茶葉市場重慶是我國茶樹最適宜生長的地區之一,現已被國家農業部列入全國優勢區域茶葉發展規劃,全市現有茶園種植面積40多萬畝,年產茶葉3萬多噸,總產值10億多元,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居全市農產品出口創匯第三位。重慶作為一個31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既是茶葉的主產區,又是茶葉的消費區。作為連線茶葉生產和消費紐帶,重慶已建立起面向全國、聯動長江、輻射西南、層次清晰、結構緊密的市場產銷體系,市場消費容量巨大。重慶茶葉市場交易活躍,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年消費茶葉約60多億元,已進入了全國主要大城市的茶葉人均年消費量的前列。

  舉辦展館品質一流,展會效果躍然提升本屆展會將在重慶地區位置最佳、功能最優的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南坪***舉辦,展會規模與品質將更上一層。政府主辦,倍受行業熱烈追捧本屆展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重慶市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重慶商會、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專業展會之一,展會組委會將以卓越的專業服務,將其打造成一個高階的品牌盛會。

  優秀的招商及服務團隊為了更好的將重慶茶博會做成更高品牌、更具規模、更大影響力的專業盛會,本屆展會將依託重慶國際會議展覽有限公司強大的軟硬體實力及超強招商團隊,並吸納了前四屆重慶茶博會的核心招商及服務人員,必將保證展會更上規模及檔次。2013中國***重慶***國際茶文化博覽會將通過展覽展示、產銷對接、商務採購、技術交流、產品推介等系列活動,必將為海內外茶業的生產商、經銷商、代理商、零售商、消費者等搭建全方位資訊交流、商貿合作、拓展市場、引導消費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