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逆光人像拍攝技巧

  攝影是光的藝術,光是攝影的靈魂,逆光人像拍攝是攝影用光的一種手法。從拍攝者的角度觀察,當光從拍攝主體背後照射過來,這種光就稱為逆光。逆光拍攝產生的輪廓光能夠勾畫出拍攝物件的輪廓,達到與背景分離進一步塑形的目的。在物件的形狀邊緣形成明亮的亮線,能夠渲染所要表達的氣氛,豐富和活躍畫面。攝影中的逆光應該是最俱表現力的一種光線,它能使畫面產生完全不同於我們肉眼在現場所見到的實際光線的藝術效果。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逆光人像拍攝技巧一、能夠增強被攝體的質感

  特別是拍攝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如花卉、植物枝葉等,逆光為最佳光線。因為,一方面逆光照射使透光物體的色明度和飽和度都能得到提高,使順光光照下平淡無味的透明或半透明物體,呈現出美麗的光澤和較好的透明感,另一方面,使同一畫面中的透光物體與不透光物體之間,亮度差明顯拉大,明暗相對,大大增強了畫面的藝術效果。

  逆光人像拍攝技巧二、能夠增強氛圍的渲染性

  特別是在風光攝影中的早晨和傍晚,採用低角度、大逆光的光影造型手段,逆射的光線會勾畫出紅霞如染、雲海蒸騰,山巒、村落、林木如墨,如果再加上薄霧、輕舟、飛鳥,相互襯托起來,在視覺和心靈上就會引發出深深的共鳴,使作品的內涵更深,意境更高,韻味更濃。

  逆光人像拍攝技巧三、能夠增強畫面的縱深感

  特別是早晨或傍晚在逆光下拍攝,由於空氣中介質狀況的不同,使色彩構成發生了遠近不同的變化:前景暗,背景亮,前景色彩飽和度高,背景色彩飽和度低,從而造成整個畫面由遠及近,色彩由淡而濃,由亮而暗,形成了微妙的空間縱深感。

  逆光人像拍攝技巧四

、能夠增強視覺衝擊力

  在逆光拍攝中,由於暗部比例增大,相當部分細節被陰影所掩蓋,被攝體以簡潔的線條或很少的受光面積突現在畫面之中,這種大光比、高反差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從而產生較強的藝術造型效果。

  在逆光的場景下,人物的髮絲會更明顯、更漂亮,身體的邊緣線也會呈現出來,整個人物會變的更立體。這也就是在攝影領域中,許多人喜歡逆光進行拍攝的一個重要原因。

  逆光人像拍攝技巧五、瞭解光線角度

  光線的角度也非常重要,比如說,正午的陽光可以作為逆光光源,但是,因為光源的角度非常高,所以此時它產生的效應更接近於頂光,而逆光的強度就比較小。

  當早晨或黃昏、太陽接近地平線時,地面上的物體基本上完全是被逆光照射的,因此效果更為突出、更加強烈。同樣的道理,冬季也比夏季更適合拍攝逆光照片,因為冬季的日弧線位置非常低,逆光的效果也就更好。

  逆光人像拍攝技巧六、認識光線條件

  從逆光視角來觀看場景,可能會讓人覺得難以駕馭,而且,也的確有幾個問題是特別需要注意小心的,但是一旦你掌握了逆光拍攝,那麼就擁有了讓照片別具一格的有力手段,讓其他順光拍攝的照片瞬間黯然失色。

  並不是所有的情況、所有的題材都適合以逆光表現,所以,保持謹慎是很有必要的對於任何實驗性的創作都是如此。學會準確地認識光線條件,以及正確地選擇適合以逆光表現的拍攝人物,這兩點是拍攝成功的逆光作品的關鍵。理論上來說,任何形式的光線都可以作為逆光光源,但是光線越強,逆光的效果就越好。

  逆光人像拍攝技巧七、曝光與測光方式

  即便拋開拍攝物件以及光線形式不提,僅僅有一點,能決定逆光照片成敗的就是曝光。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曝光,你就幾乎完全能夠駕馭逆光了。重要的是,你需要排除背景的影響,讓拍攝主體得到正確的曝光。對於大多數拍攝物件來說,正常情況選擇一種基於畫面整體情況的測光模式都不會出錯,比如評價測光或者矩陣測光。

  但是,如果在逆光拍攝時仍然選擇這樣的測光模式,那幾乎註定會失敗的,因為來自背景的光線會嚴重誤導測光系統,讓拍攝主體嚴重過曝,甚至變成了剪影。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你需要換用點測光或者區域測光模式,這樣,就能夠僅僅針對拍攝主體的區域進行更準確的測光。在這樣的測光模式下,背景光線不會影響相機的判斷,主體能夠得到正確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