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白露的習俗

  白露是24節氣之一,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那麼,關於白露的習俗有哪些呢?

  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民間的意思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補,有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習慣了這一傳統習俗。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白露相關習俗:

  一、 食用白色食材補身

  白露時節,暑熱已去,人們的胃口逐漸變好;而且為了應對隨後將至的冬季寒冷,就開始補身了

  相傳,為了與“白露”字面上的“白”對應,一些地方在白露這天食用“十樣白”。

  所謂“十樣白”,指的是十種帶“白”字的食材,諸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也有的地方食用的是“三樣白”,與此類似。據說,食後可以滋補身體,去除風氣。

  二、為小孩補露祛病

  有些地方過白露,還有一個專為小孩補露祛病的習俗。

  如果小孩子患有哮喘、尿床等疾病,白露這天,家人會宰殺雞、鴨,煮熟後盛入碗中,讓這個孩子端到岔路口去吃。吃完後,將空碗放在一條路上,孩子則從另一條路回家。過一會後家人再去收回碗筷。

  據說,這是因為白露的“露“和“路”諧音,白露日將孩子吃飯的飯碗放到另一條路上,意味著將哮喘、尿床等疾病,藉著白露日,從此遠離孩子。

  三、喝白露茶

  南京不愧是六朝古都,南京人是很會生活的。他們也很重視各種節日。

  老南京人則飲“白露茶”,品嚐那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

  到了白露,講究的南京人是要喝“白露茶”的。據說,此時的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四、飲白露酒

  以前,很多人家自己釀酒,作為節日助興和待客之用。而且一般是從白露時節開始釀造,以糯米、高粱等五穀為原料,略帶甜味,因此得名“白露米酒”。

  酒釀好後,入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

  白露這天,喝了窖藏的白露酒,再開始釀酒,可謂是酒香四溢。

  五、吃龍眼

  福州等地,白露時節則有吃龍眼的習俗。

  白露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相傳在白露這天吃龍眼,可以起到大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