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移植如何進行養護管理

  大樹移植進入到種植養護實施階段所進行的每一步都須格外小心,如若出現差錯將會前功盡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大樹移植的養護管理方法。

  大樹移植的養護管理:打漿種植

  當樹木土球發生裂紋甚至出現散土的情況時尤其適用此法,將樹木根系放入種植穴後,填埋土至2/3的位置,支牢支撐架,做好聚水堰,加入生根藥劑,邊注入清水邊攪拌,至水注滿水堰,待水滲下2至3小時後,再次進行攪拌注水,邊澆水邊加入剩餘的1/3的細土,灌水至滿堰,如此可保證根系與土壤的緊密結合,大大提高成活率。

  大樹移植的養護管理:淺植樹

  樹木栽植深度應以其根頸位置與種植地表面高程相一致或略高為宜,俗語講“深埋不發旺”即是此理。在移栽之前要觀察樹木的根頸部位是否在土球上表面,若不在說明原種植地埋土過深,應格外小心查詢其表層主根的所在位置,並以此確定種植深度,即由根頸部位測得土球高度,或從主根所在位置測得土球厚度再加3釐米至5釐米得到埋深資料。

  總之,種植深度要確保根頸位置與種植地高程相對一致,以避免由於種植過深前期出現地溫低生根緩慢、澆水稍過又易引發爛根,後期出現根系吸氧向上生長,根系隨樹木生長越長越淺、長勢頹廢。

  大樹移植的養護管理:供營養

  移植後的樹木其土壤環境一定要優化,這是促其成活的重要手段,可將種植穴容積1/3體量的泥炭或其他有機物土壤改良劑與回填土均勻混合後填埋樹根。在北方移植喜酸性的植物如廣玉蘭、香樟,可適當施入硫酸亞鐵、硫磺粉,土壤酸性過強可施入石灰粉等創造根系適生環境。填埋後對回填土不可過於踏實,以澆透水的方式使其結構自然沉實。

  此外,樹木生根劑可在土球入穴後噴灑於根系上,也可以填埋後在土球外緣種植穴內做一小堰將生根劑灌澆在土球上,藥液即可直接從土球上下滲,也可沿土球側面向下澆於四周根部,實現防根腐促生根的目的。

  大樹移植的養護管理:穩支撐

  景觀綠化移植樹木一般都是全冠進行,因此支撐的牢固與否也是樹木成活的關鍵。樹木支撐點要選在大於樹木總高度的1/3處,支撐杆與地面夾角儘量接近45°,不可大於60°,支撐杆的強度一定要依據當地最大風力來選擇,不宜出現支撐杆過細而導致杆折樹傾的狀況。

  此外,注意固定支撐時要對樹體進行保護,支撐杆的下端要埋於樹穴外20釐米、地面下30釐米,並墊有平整的大塊磚石。一般單主幹樹木可將支撐杆直接支於樹幹上,而多主幹的樹木適宜先用“井”字架幹後,再進行支撐作業。應注意每個支撐要單獨固定,以免出現樹體移位。

  大樹移植的養護管理:透澆水

  在挖大穴的基礎上實現一水澆透。即在栽植穴外20釐米做埂高15釐米以上的聚水堰,澆水時,在出水管口加裝80釐米的硬質水管,待管口出水後將其插入填埋土內,應用下澆水的方法使水從穴底部向上溢,當出現填埋土明顯下沉,要將澆水位置移至對面一側下澆水,如此交替進行直至澆滿水堰,使得填埋土均勻踏實保證樹體的正直度。

  大樹移植的養護管理:厚保墒

  第一次下澆透水滲下後,在種植穴聚水堰內覆蓋有機物10釐米以上或無機物***如沙、小卵石、碎磚塊等***約10釐米。如此可保證一次透水後30天內不用再次澆水,若是移植的大規格樹木,種植穴足夠大就可以依靠自然降水滿足樹木成活生長要求,避免過多澆水影響根系癒合生長髮生根腐。

  大樹移植的養護管理:防灼傷

  移植後的樹木要進行必要的樹體保護,尤其是種植地周邊為硬質鋪裝,如廣場、園路等,這種硬質鋪裝的強地面輻射與日照輻射疊加,致使新植樹木極易發生樹幹甚至大枝灼傷,從而影響樹木存活。

  一般樹木幹徑10釐米以下密纏一層草繩,幹徑10釐米至20釐米的密纏兩層草繩,幹徑20釐米的在兩層草繩之間增加一層膜,以提高其保溼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不允許將樹幹直接包膜,以免陽光直射下的高溫對樹木造成嚴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