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創新好青年事蹟材料

  現在這個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都不少,但還是有很多大學生依靠自己的方式生存下來。以下就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你可以喜歡哦。

  一

  美18歲小夥高中退學創業,靠賣二手手機成為億萬富翁

  PCS Wireless今年的銷售額可望達到10億美元。該公司的創始人在創立這家公司時只有不到20歲,他在手機銷售,特別是銷售沒人要的手機方面特別具有天分。

  2000年,一名叫本·納什***Ben Nash***的高中生從寄宿學校退學,然後在曼哈頓的一家批發商那兒找到了一份向零售商銷售手機的工作。

  他發現了他在學校沒有發現的對銷售的熱愛。

  現年32歲的納什說:“那時我才17歲,是公司的頂級推銷員。”

  “我住在父母家,每星期生活費為100美元。”他說,“我滿18週歲的時候,我父母要減少我的零花錢。”

  他笑著繼續道:“我那時候真的很自大,我想進入地產業,我得到了三個相關工作機會。”

  但在接受其中一個工作之前,他和幾個小夥伴談到了手機生意:很多完好無損的手機放在庫房裡沒有人要。

  每家公司都庫存過量。有些手機銷路不好,電信運營商就把這些手機扔到倉庫裡。有一些手機只是撕掉了標籤就被退回,有些成數很新的手機只需稍微修理一下。

  18歲的納什和他的小夥伴們創立了PCS Wireless公司,把這些手機買了下來,加以修理,想出一些創意方法賣掉。他們把這些手機賣給了想給員工購買便宜手機的公司,還有有意打折出售這些手機的零售商。

  納什為自己贏得了聲譽,成為人們眼中來自一家緊密團結的無線電話公司的積極進取的孩子。他於是說服社群內的一些人對其進行投資。

  業務起飛

  納什回憶說:“我們在第一個月就實現了盈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收回了投資。”幾年後,他買下了其中一家合作公司和所有對他進行投資的公司。

  到2014年,PCS Wireless公司的銷售額達7.4億美元,營收比2013年翻了一倍,銷售額今年將超過10億美元大關。

  納什說:“如果我們2015年止步於10億美元,我會十分失望。”

  納什的公司得益於智慧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和人們不斷更新手機的慾望。

  納什還使用了遊擊營銷策略。比如,當第二代iPhone出來的時候,他會派出幾車人排隊去購買。

  納什說:“我們派人到蘋果零售店門口,告訴人們‘我們以200美元的價格收購你的舊手機’。”

  PCS Wireless稱2015年將收購、加工和轉售1000萬部全新的和二手的手機和平板,他們在20個國家佈置了2500個分銷網點。

  納什稱他的公司才剛剛開始發展。他獲得了White Oak Global Advisors的1億美元貸款用於進行擴張。

  除了PCS公司,納什和他的生意夥伴普利文·阿羅拉***Praveen Arora***還創辦或者投資了其它無線通訊產業公司。納什說他們在全球僱用了2000名員工,2015年可望實現25億美元的營收額。

  曾經幾乎功虧一簣

  納什不喜歡提到其職業生涯中所遇到的困難。其他人都在大學裡成長,而他是作為公司老闆在成長。他說,有很多年公司的發展並不是一直向前的,這是他的錯。

  部分原因是他從來沒有放棄成為地產大亨的夢想。他曾經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分了心”,他太輕信別人,賠進去很多錢。

  他說:“我在生意界橫衝直撞尋找自我。我被自負和一些光鮮的東西分散了精力。我搞房地產賠了錢,但賠錢不是問題所在,那只是個小問題,總的來說我個人一直在賺錢。問題是我的精力和重心轉移到了其它業務,而不是PCS。”

  大約兩年前,PCS管理團隊跟納什坐下來,問他“你還要不要做這個?”***納什這樣形容他的團隊:“你周圍有一些比你聰明的人很重要”。***

  納什說他在那一刻找到了自己。在他進入地產界證明自己的時候,他已經是無線通訊產業的重要人物了。

  2014年,PCS推出了Posh Mobile,這是一個新的安卓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線。PCS今年擴大了這個產品線。

  納什這樣形容他的成功:“如果你相信上帝,那就是靠上帝,如果你不相信,那就是靠運氣,也許還有一點個人魅力在其中。”

  最大的諷刺

  納什開玩笑地形容自己是“傲慢自大”,讓他談論自己簡直像“虎口拔牙”那樣困難。但他在採訪過程中顯得很謙遜。***他不會給我們發沒有包括他的團隊成員的照片。***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在跟納什聊天的過程中,他的電話總是掉線。

  他剛為自己的生日購買了新的iPhone6手機,但他並不喜歡,他更喜歡他的破爛手機。

  他說:“我剛買來這部iPhone手機,這是一個錯誤決定。我習慣了使用更好更可靠的舊手機。但我的女朋友喜歡在Facetime上跟我聊天,所以我買了這部手機。”

  他笑著繼續說道:“現在你知道使用經過測試的可靠的高質量舊手機是多麼重要了。”

  我們相信他。

  二

  焦作80後大學生創業賣山藥 用微博營銷生意火爆

  他是一個26歲的農村大學生,畢業後放棄高薪職業回到家鄉種植山藥,備受鄉鄰質疑;他精心研究網路營銷模式,帶領全家開起了山藥網店,做得有聲有色;他有一個山藥夢,希望通過推廣綠色山藥品牌幫助鄉鄰致富,精神可敬可佩。

  他就是焦作市武陟縣西陶鎮張武村的“山藥哥”趙作霖,一個用雙手種植綠色山藥,借微博追求著山藥夢的年輕人。

  【不可思議】放棄高薪職業投身山藥生意

  10月26日、27日,焦作市武陟縣西陶鎮張武村炸開了鍋。焦作市30位微博營銷高手應“山藥哥”趙作霖的邀請,到張武村參加“山藥哥第一屆網路文化山藥節”。大家一起到趙作霖的12畝山藥地裡看山藥長勢,聽“山藥哥”講山藥的種植技巧,並捲起褲腿開展挖山藥比賽,最後把挖的山藥做成各種美味佳餚,共同分享收穫的喜悅。當然來湊熱鬧的還有張武村的村民,大家對“山藥哥”的做法十分好奇,但對他的人生選擇卻多了幾分理解。

  張武村曾經是武陟縣盛產山藥的村莊,趙作霖的祖祖輩輩也都是種植山藥的好手。但是近年來,山藥市場行情並不好,趙作霖的父母希望讀大學的兒子畢業後能在城裡找份不錯的工作,擺脫黃土地。趙作霖2008年考入河南工程學院營銷與策劃專業,通過努力奮鬥,他成為2008級該專業最優秀的學子,沒畢業就被某中國大型快餐公司相中,開出了月工資3000多,交納五險一金的條件。

  工作了6個月,趙作霖又跳槽到了河南省某知名傳媒公司,僅僅畢業一年的他就憑藉自己的實力拿到了5000元的月薪。在同學眼中,趙作霖是他們學習的榜樣,而在父母的眼中,兒子安家在大城市是早晚的事。然而,就在此時,趙作霖卻對父母提出了開山藥店的打算,不等商量,他們就否決了兒子的想法。

  “因為我學的就是營銷與策劃,平時就結合著自家的情況分析山藥市場行情。我覺得老家的農民只會種地不會賣東西,這麼好的東西就是掙不了錢。”趙作霖說,“就是因為這個情結,我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趙作霖結婚後,媳婦兒馮方把自己收趙家的彩禮錢全部交給了丈夫,自己還做起了“山藥妹”,幫助丈夫圓夢。2012年12月,趙作霖的網店終於開了起來。

  【風生水起】網路營銷生意火爆

  東方今報記者來到“山藥哥”家時,看到一家人都在院子裡忙活,“山藥哥”正在跟焦作市某知名商家的經理侯先生談生意。“這兩天發貨供不應求,天天忙到半夜。”“山藥哥”告訴記者,他10月1日開始預售,10月20日開始挖山藥,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他已經賣出去了4000多斤山藥。“這都得益於網路營銷模式呀。”“山藥哥”高興地說。

  “在我眼中,這些山藥都是寶貝。但是要將山藥變成‘金條,如何銷售非常關鍵。”為了找到更大的銷售平臺,“山藥哥”花費大量心血研究各種網路社交工具的特點。“微博的轉發功能特別強大,可以用來推廣產品;淘寶是個比較成熟的交易平臺,可以在這裡進行買賣;而微信的私密性比較強,可以通過微信為客戶做後期的服務。”

  據“山藥哥”介紹,現在武陟縣大部分種植山藥的農戶還停留在傳統的營銷模式中。“他們一般把山藥批發給商販,自己還會拉些山藥上城裡零售,這些方式都是比較落後的,農戶並沒有多大的經濟效益。為了多掙錢,很多農戶搶在中秋節前把還未成熟的山藥挖出來賣,還有不少農戶依靠多撒肥料來提高產量。”“山藥哥”說,“這樣整個山藥市場都陷入了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山藥的價格越壓越低,好多人都種不下去了。”

  “山藥哥”堅信生態食品是一個發展趨勢,所以,他遵守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在霜降前後才挖山藥,並且提倡給山藥上農家肥。“現在市場上零售的山藥一般是每斤8元到10元,而我賣的價格是每斤12。8元到16。8元,由於口感好,營養豐富,回頭客非常多,山藥供不應求。”

  除了產品好、營銷渠道廣,“山藥哥”還有一個做生意的絕招,那就是搞好服務。記者在現場看到,“山藥哥”和“山藥妹”在每箱山藥裡都放了一雙橡膠手套,一個削皮刀,一份山藥食譜還有一張愛心卡片。記者發現這些愛心卡片都是“山藥妹”馮方親手寫的,卡片上對顧客如何食用山藥進行了溫馨的提示。“這些東西我在其他商店裡都沒見過,就在他家看到了。”

  來談生意的侯先生說,“我在網上看到大家對‘山藥哥的評價不錯,就過來看看情況,合適的話我們會展開合作。”侯先生說。

  【令人稱讚】“山藥哥”期待致富鄉鄰

  “山藥哥”有個山藥夢,那就是健康大眾,致富藥農。

  今年10月份,“山藥哥”牽頭成立了“七倍懷藥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有三家農戶加入到了他的合作社,山藥種植規模達到了40多畝。“聽老人們說,我們這裡的山藥,藥性是其他地方的七倍,我們便取名為‘七倍懷藥。”“山藥哥”自豪地說,“我希望我們山藥農戶的收入也能提高,為此我組織成立了這個合作社。我打算帶領其他鄉親一起種植綠色的山藥,然後共同開闢多種方式的銷售渠道,共同致富。”

  成立合作社、擴大生產規模後,“山藥哥”還準備對山藥進行簡單的加工。“比如可以將山藥磨成粉或者加工成山藥片,這樣的話產品可以儲存更長的時間。”同時,他還希望能夠和一些大的商家進行合作,使山藥的銷售渠道更加穩定和多元化。

  “山藥哥”的想法和做法贏得了不少同行的讚譽,村裡人對這個小夥子也都豎起了大拇指,父母更是直接給他“打工”,就連丈母孃也親自上陣,幫助小兩口經營網店。這一切,都使“山藥哥”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己的夢想早晚會變成現實。

  三

  大學生創業實錄:我們終於活下來了!

  大學生創業就是提前邁進社會的第一課,也是一個很好鍛鍊自己的機會,所以在讀大學的時候同學們都紛紛開啟了自己的創業路,當然不少學校也鼓勵大學生創業,並提供不少的支援,可惜能活下來的創業專案比例十分少,所以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來自廣工大學生的創業故事給大家,希望可以給在創業路上的學生們一些借鑑。

  這個專案可以說幾乎與網際網路無關,他們的銷售和推廣工作大部分都線上下,其實我更看好線上下做得好的專案,畢竟網際網路只是一個輔助銷售的渠道而已,而且網路競爭大,通常剛創業的大學生在網際網路的優勢都不明顯。當大學生要直接面對網際網路上業務和品牌都十分成熟的競爭對手時,通常都毫無還手之力,所以線下和周邊的資源成為你最應該整合的力量,畢竟線下和身邊的資源你更容易瞭解和更容易獲得。事實上有不少實體店派傳單的效果比你做任何一種網路營銷的效果要好,所以做生意不能單純迷戀網路營銷,要學會找對營銷方法。

  阿聰

  我認識阿聰有兩年多了,當時他已經在做某品牌服裝,某品牌定位很明確就是服務大學生,為畢業生提供專用的面試正裝,而且是專門做男裝,女裝競爭太大,而且大學城的廣工校區男女比例達到13:1,所以選擇做男裝還是相對明智的。這專案是阿聰跟4個同學一起合作啟動的,大家湊齊3萬塊啟動資金就滿懷激情地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旅。專案裡阿聰是領頭人,負責進貨、推廣、銷售等工作,發展校園代理等等工作都由其他合夥人一起分擔。

  剛開始的時候店面開在番禺大學城商業南區,這裡來逛的人很少,整個商業區比較冷清,開在這裡最大的原因是租金便宜。由於人流量少,而且平時又要上課,所以做生意的模式需要適當地調整,這時誕生了一個奇怪的實體店銷售模式就是預約到店服務,這個不同於預約上門,而是你什麼時候有空過來店面,大家先預約一個時間,然後店主就會根據這個時間提前到店面等候,客戶來了就幫他們量尺碼,然後就挑服裝挑領帶等等,最後完成銷售,這種看似不好執行的方法,居然被他們做通了,下面阿聰分享了他的經營心得。

  南區舊店面

  由於南區很少人逛,想靠店面人流量促成生意是很困難的,所以工作重心改為發展學生代理,在學校的論壇發帖招,還有在宿舍招,只要推薦客戶來消費都獲得相應的提成,提成會根據銷量適當遞增。當時沒有建網站,所以就直接用新浪部落格來做官方網站,給學生代理看款式、下載款式圖片和學習銷售技巧,並且定期策劃活動印製傳單給學生代理去派發。

  除了發展學生代理,拓展更多銷售方式也是很必要的,這時候某品牌開始成為學生會舉辦比賽活動的贊助商,一般幾百塊錢或贊助一些領帶公文包作為禮品就可以了,然後在活動現場掛個廣告牌子。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廣告出來的效果一定不怎麼好,事實也是如此效果十分不明顯。當然做活動贊助除了作為品牌宣傳,還有一部分是跟學生會領導建立友好關係,而且他們一些部長都需要穿正裝,學生會內部也需要正裝,所以間接增加了銷售機會,而且學生會也會把某品牌推薦給其他同學,去年10月份就有一單學生會推薦的十幾人的單交給了某品牌來做。

  這樣下來一年時間,已經有不少同學習慣了某品牌的預約到店服務,有時同學們早到了,就會在店面門口等候,有時也會有幾個同學一起等門,因為這樣開始吸引了競爭對手的關注,在我們的店面旁邊和對面開起了男裝店,當然他們根本不知道客戶的來源,低估了客戶的忠誠度,這些客戶都是在電話或網上談好再過去的,所以忠誠度很高,但他們只知道這間賣男裝的店經常有人等開門來購買服裝,認為很多人會自己走來買服裝,所以他們最後都相繼關門了。

  因為沒有人指導,某品牌在經營的過程中也是一步一步摸索的,所以走了不少彎路,例如一開始都是給客戶一個一個來量尺碼,所以效率很低,一個下午才做7-8個客戶,最後發現比較快速和精確的做法是,先用現有的西服給客戶試版型,直到找到合適的肩寬就按該樣版的款型來做,一般只需要再修改衣長、袖長、胸圍就可以讓客戶穿到很合身的西服。當然這個方法其實在西服定製行業是很普遍的,所以大家以後創業前最好能認真體驗一下同行的服務和操作手法。

  單純的銷售服裝是很難做大的,所以必須要把某品牌品牌化,為了更好提升品牌形象,某品牌的服裝開始貼牌生產了,我們找到一家給G2000代工的工廠,讓他們幫忙做服裝貼牌,而且服裝都用G2000同樣的材料和車工來生產,所以服裝的質量比以前提升了一個等級!

  很快大家都畢業了,由於這個專案的利潤4個人分,確實大家都沒有分到多少,而且他們覺得繼續做下去沒什麼前景,所以其他合夥人都放棄了,阿聰以相對低的價格購買了他們的股份,然後花了半年的時間賺到錢還清給了他們。

  由於南區要拆遷改造,所以某品牌在2012年8月搬到大學城南亭商業街,這裡的人流量比南區要大,旁邊鄰近廣工和廣美,所以平時都有很多這兩間學校的同學過來消費。但有個問題人流量大了鋪租自然水漲船高啦,這時候雖然某品牌已經盈利了,但是純利不高,為了儘量壓縮租金,所以選擇了一個比較偏比較難找的鋪位,然後在外面掛些燈箱來引導客戶到店,這個店的鋪租加上管理費和一些雜費每月大概在1500左右。駿哥第一次過去的時候是阿聰帶路的,然後大家一起吃完飯我跟朋友逛逛整個南亭,回來就找不到他們的店鋪了,所以不是一般難找哦!

  南亭由於是大型商業街,所以也有不少競爭對手進駐了,某派、某拓仕、某衣人等有實力的品牌都開在最顯眼的位置,他們為了促進銷量大幅度降價,好像上一年他們的生意額都超百萬,甚至更高,可惜純利很低,甚至是負數,所以沒多久就關門了。這種打法很像淘寶做爆款,但他們忽略了一點就是大學生畢業後基本上就不再回來了,不像淘寶網店隨時點進去消費都可以,所以回頭客非常少,如果單純大幅度降價打折對店面資金壓力會非常大。

  某品牌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有條不絮的經營著,通過不斷擴大學生代理和拓展銷售渠道,在剛開業不久的9月份裡,銷售額一天最多有6000多,當天店裡擠滿人。阿聰說學生市場主要是9月-11月,第二年的4-5月份,這兩個旺季,想增大銷量就要主攻這幾個月,通過代理方式,社團合作方式,網路宣傳等渠道來做,其他月份就會把精力花在外面的市場。

  目前某品牌除了在大學城發展學生代理,在國內其他學校都有發展店鋪代理,有來自四川的,有來自中山、江門、肇慶等等學校裡的男裝店都成為某品牌的代理商,還有一家公司找到某品牌給他們的幾十名業務人員和行政人員量身定製工作服,這個就是品牌效應,所以大家如果做產品的時候不要忘記要把自己的產品品牌化,這樣事業才能做起來。

  經歷兩年多的時間,我們終於活下來了,有辛酸、有痛苦、有彷徨,但是我們活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