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鍛鍊臂力的方法

  年紀大了之後,人就容易身體乏力,老年人需要鍛鍊臂力,才能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老年人如何鍛鍊臂力

  年齡漸增,而肌肉漸衰,這是人體老化的顯著表現之一,老人常會感覺沒勁,面板乾燥瘙癢、皺褶增多。其實,這些都是肌肉減少的表現。因此,肌肉鍛鍊是必不可少的鍛鍊專案。通過一些鍛鍊延緩肌肉衰退,力量型運動就是極為重要的干預方式。每天買菜、上下樓等多多少少還能鍛鍊到下肢,但上肢卻用得很少,所以老年人的頸肩肌肉退化非常明顯,很有必要通過啞鈴、彈力帶、俯臥撐等鍛鍊來保持頸肩腰的肌肉功能。

  事實上人體力量大小和人體的肌肉是成正比的。臂力大說明手臂的肌肉含量高,臂力小說明手臂肌肉含量低。因此要讓手臂力量變大就需要增加手臂的肌肉。手臂肌肉主要有前臂肌群和上臂肌群組成。主要練習到的肌肉有上臂的肱三頭肌、肱二頭肌和前臂肌群,所以要鍛鍊臂力就需要發達這些肌肉。

  怎麼鍛鍊臂力,強健手臂肌肉時需要掌握一些鍛鍊技巧,才能達到鍛鍊臂力的效果,同時讓手臂的力氣變大。

  1、槓鈴

  模槓兩端套裝上不同重量的鈴片即為槓鈴。它即是傳統的健身器械,又是舉重比賽的“主角”。雖歷經百餘年,因其對發達胸部和臂部有獨到的效果,時至今日,仍是人們用來健身健美的重要器械。相對於戶外健身器材而言,槓鈴體現的是一種力量美,尤其對於健美愛好者來說,它在健身房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

  鍛鍊時,可根據健身需要自由增減重量,是其一大特點。不過,槓鈴佔地較大,分量不輕,容易擾鄰,練習時常需要夥伴相助,所以一般家庭健身房沒有它的位置。短而小、分量輕、橫槓呈彎曲狀的曲柄槓鈴,兼具槓鈴和啞鈴的特點,多用來發展上肢肌力,乃是槓鈴的“變種”。

  2、啞鈴

  啞鈴有“雕塑肌肉的錘、鑿”之美譽,是健身健美的重要器械之一。專家有言:只要有一副啞鈴和一條長凳,你就可以隨心所欲,使全身的每一塊肌肉都得到鍛鍊。

  啞鈴有固定重量啞鈴和可調式啞鈴兩種。前者多用鐵澆鑄而成,重量在2-10公斤之間不等。後者形似小槓鈴,用硬塑或生鐵製成,兩端可以套裝上不同重量的鈴片,卡箍用螺釘固定。還有一種小啞鈴,也有人管它叫袖珍啞鈴或女用啞鈴。其重量很輕,小巧玲瓏,金屬所制,電鍍拋光。女子常用它做啞鈴操。

  3、拉力器

  有彈簧拉力器和膠帶拉力器兩種,主要用來發達胸部、背部和臂部肌肉。

  彈簧拉力器多由4或6根彈簧組成,兩端裝有握柄。鍛鍊時,可根據自己的力量增減彈簧的數量。它經濟實惠,使用方便,不佔地方,是家庭健身的理想器械。

  老年人鍛鍊要注意什麼

  如果身體一向較好,也可以自己檢查一下,如連續下蹲10-20次,或原地跑步15秒,看是否有心悸、氣促、胸悶不適等症狀,如果沒有即可開始鍛鍊。

  老年人的運動專案,一定要根據健康情況、條件、愛好等進行選擇。一般來說,以選擇各個關節、各部分肌肉都能得到較好鍛鍊的運動專案為宜,如慢跑、快步走、游泳、太極拳等,而不應該選擇運動強度過大、速度過快、競爭激烈的運動專案。也可以利用運動器材進行鍛鍊。

  開始鍛鍊時運動量宜小,待適應以後再逐漸增加。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鍛鍊後,如果運動時感到發熱、微微汗出,運動後感到輕鬆、舒暢、食慾及睡眠均好,說明運動量適當,效果良好,就要堅持下去。

  鍛鍊的動作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慢到快,時間要逐漸增加。每次運動時要注意由靜到動、由動到靜、動靜結合。此外,要掌握好動作的要領、技巧和鍛鍊方法。

  最好是每天堅持鍛鍊,每次鍛鍊半個小時左右;實在有困難時,每週鍛鍊不應該少於3次。同時,要合理地安排好時間,養成按時鍛鍊的良好習慣,注意掌握適當的運動量。

  忌進行負重鍛鍊。由於老年人運動器官的肌肉已開始萎縮,韌帶的彈性減弱,骨骼中鈣質減少,關節活動範圍受到限制,進行負重的鍛鍊,容易發生骨折裂,損傷關節、肌肉和韌帶。

  忌進行屏氣鍛鍊。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減弱,肺的纖維結組織增多,肺泡的彈性降低,如果在體育活動時屏氣,易損壞呼吸肌和導致肺泡破裂而發生支氣管咯血等現象。

  忌快速度的運動鍛鍊。由於老年人的心肌收縮力減弱,血管壁彈性下降,官腔狹窄,血液力增大,勢必使心臟負擔加大。再由於呼吸系統功能已經減弱,肺活量和通氣量又會減少而供氧不足。而且快速運動時的耗氧加大,極易導致缺氧昏暈現象。尤其是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病者,快速運動將促使脈搏率和血壓驟然升高而發生意外。

  忌進行爭抗和競賽。因競賽和爭抗活動必然引起神經劇烈興奮,同時爭抗會產生付出自身最大能力的獲勝心,這種情況會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力不從心的矛盾,甚至會發生意外。

  要注意營養合量,多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少脂肪的食物。要戒菸,因為吸菸能誘發心絞痛,並能增加肺癌的發病率。少飲酒或戒酒可保護肝臟。

  老年人在運動鍛鍊前最好做一次較為全面的身體檢查,然後根據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鍛鍊專案。同時,身體檢查的結果又可作為鍛鍊前的客觀指標,便於與鍛鍊後的情況進行比較,判斷運動鍛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