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有哪些不良駕駛習慣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習慣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開車亦是如此,一個壞的開車習慣常常會給駕駛員的出行帶來安全隱患。下面是網站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開車不良駕駛習慣有哪些

  1:自動擋車司機不扶方向盤

  自動擋車解放了左腳,但不等於也解放了雙手。經常見到這樣的情形,司機左手打電話,右手掛擋、扶方向盤。其實這是一種分散注意力、降低司機反應速度的錯誤習慣。在較高速度行駛***60公里/小時以上***時,如果車輪受到坡坑的顛簸而偏離方向,很容易造成事故。如果雙手拿著其他物品,不能迅速回到方向盤處,車輛方向不穩,事故發生的概率會更高。

  2:開車時抽菸、喝飲料

  有人把車比喻成愛人、老婆,甚至是家,認為可以在裡面舒服地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抽菸、喝咖啡、喝飲料。在享受這種“小資”情調的時候,需要警醒的是“小資”不等於安全和規範,這種享受增加了安全隱患。建議私家車主應該適時地講究情調,否則出了事故,反而損傷了情趣。

  3:行駛時氣囊上面擺放物品

  安全氣囊可以在發生正面碰撞後迅速彈出,提供緩衝和保護,以確保人身安全。氣囊在衝破塑料面板的時候,如果面板上放有物品,物品就會隨著向前彈出,其速度相當於一顆出膛的子彈,這樣在安全氣囊還未實行保護,“子彈”卻先傷了人,可謂功不抵過。正常行駛後,氣囊就時刻處於待命狀態,建議司機不要在氣囊位置上放置任何物品。

  4:過水坑不減速

  在賽場上,賽車手是以快慢來決定勝負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駕駛速度在特定的場合還被賦予了很多道德意義。過水坑、泥路時減速慢行,避免將泥水濺到行人身上,這不但是一種良好的駕駛習慣,而且在很多時候可以保證自身安全。

  5:駕駛座椅太過靠後

  一些司機為了在開車時能把腿伸直,就把座椅位置往後調,如果調得太過靠後,腿部空間固然增大很多,但是伸直了腿很難在緊急制動時發力,加之有安全帶的束縛,身體不能大幅前傾,導致制動不及時很容易造成事故。

  6:駕駛時穿高跟鞋

  這一點女士尤其應該注意,由於高跟鞋把後腳的支點抬高,無形中增大了踩制動踏板的力度和角度,司機有時需要踮著腳尖去狠踩踏板,才能達到正常踩踏和制動效果。

  7:不開大燈和老開大燈

  有經驗的司機為了規避因前車失誤而造成事故,有時會在超車時用大燈“提醒”一下前車,以免超車時前車突然併線。此外,晚間行車,後面的車如果不開行車燈,前車很容易認為後面無車接近,在併線時造成對後車的剮蹭。老開大燈同樣也是容易發生事故的駕駛惡習。夜間行車一直開著大燈容易造成對面車輛的司機晃眼,使其判斷失誤而發生事故。

  開車掛擋有哪些常見誤區

  誤區一:自動擋停車,先掛P檔再熄火?

  很多人停車時,習慣把擋位推到P檔再熄火、拉手剎,這樣做是“損車”的行為,因為這時,P檔變速箱有個咬合裝置是和變速齒輪咬住的,這時的挪動會對變速齒輪造成衝擊。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車進入停車位置後,踩住剎車掛N擋,拉起 手剎,鬆開腳剎然後熄火,最後再掛P擋然後拔鑰匙。果真如此麼?

  專家解讀,上述觀點並不準確。現在的變速箱都有兩組齒輪,一組是負責行車換擋的,另一組是負責停車鎖止的。在停車時,只要車不移動,鎖止齒輪是不工作的,行車齒輪更不會起作用。所以,微博中說到“先掛P擋就會損車”的觀點根本無從談起。而且,在維修過程中,還沒有碰到變速箱因為先掛P擋而損壞的現象。

  誤區二:停車先放腳剎,再拉手剎?

  對於這一點,網友的觀點也是分成兩派。認為應“先放腳剎,再拉手剎”的,主要出於愛車角度。而認為應“先拉手剎,再放腳剎”的,主要出於安全形度。

  “先放腳剎,再拉手剎”雖然沒錯,不過,即使不這樣做,對車的傷害也不大。手剎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嬌貴。只要車不移動,手剎不會受到損壞。因此,沒必要特別注意先放腳剎還是先拉手剎的順序。

  誤區三:自動擋的車,N擋沒什麼用?

  “N擋其實是在短時間停車的時候使用的。”專家這樣解釋道。比如,等紅燈的時候可以使用N擋。因為變速箱設計時,預設N擋時,車身前進的牽引力消失,發動機功率降低。所以,短時間停車的時候掛N擋,是能夠省油的。

  其實,在使用N擋時也有講究,只掛N擋,車容易溜坡。正確的做法是,用“N檔+腳剎”或者“N擋+手剎”來短時間停車。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千萬不能在車身還在前進時掛N擋。很多自動擋的車,就是因為空擋滑行時,把變速箱損壞的。所以,N擋應該在車身完全停穩時才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