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道超車後視鏡盲區怎麼避免

  因為盲區的存在,在行車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汽車在道路上正常行駛,按理說,超車要從前方汽車的左側變道超車,可是由於左側前面有車擋道,無奈只好從前車的右車道超車。下面是網站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超車前,從右後視鏡看了一下車後,發現右車道里沒有汽車跟上,便拐向右邊,可突然,右前方卻衝出一輛汽車。突如其來的變故一下子讓司機慌了手腳。

  所以為了行車安全,就要儘量地避免盲區出現,車內的後擋風玻璃上儘量不要被物件阻擋,保持良好的視野,並將後視鏡的視野調整到最大限度,也可以選擇在車內後視鏡上加裝一塊大視野的後視鏡,這些方法都能儘量減少盲區的出現。

  為了安全,當要變道時,可以提前打轉向燈,然後,看一下左右兩邊的後視鏡,確認沒有汽車跟上的情況下,稍許等候幾秒,然後再開始並道。

  在超車時,當確定後方無車輛或後方車輛無超車意圖時,打左轉向燈進入快車道並迅速提速。當在後視鏡中出現超車車輛時,再打右轉向燈確認安全距離後復位回原車道。

  新手開車易忽視的駕駛盲區

  1.左前方立柱盲區

  前方立柱盲區是大部分車輛的“先天不足”,設計者為確保車頂有足夠強度,只能遺憾地留下這個寬大的盲區。而一些車除前方立柱外,甚至還有碩大的後視鏡,造成了更大的盲區。對於上述情況,司機在上車後首先要調整好座椅位置,儘量保證左邊視線的開闊。左轉時,特別在沒有訊號燈的路口,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並前後移動頭部,看清前方立柱後的情況再轉彎。

  2.泊車盲區

  由於車的後方視線也是“先天不足”,車輛在泊車時,由於兩邊緊挨著其他車,流線型車身的跑車後窗狹小,座位較低,後視盲區大,在停車或倒車時,車主常常在泊車時造成事故,雖然通常沒有人身傷害,但是,在經濟上和時間上還是會造成一定的損失。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可請別人指揮協助停車,還可以安裝倒車雷達或選購有倒車雷達甚至倒車攝像頭的車型。

  3.後視盲區

  不同車輛後視鏡的視角都不一樣。高檔車後視鏡的曲面較大或配備了雙曲率後視鏡,這樣左右後方的幾個車道都很清晰。而一些普通車輛特別是豎長形後視鏡的車輛,只能看到後方一個車道,這樣在多車道的路面,後方視角就很狹窄。超越前車時,後面的車是從右後視鏡的盲區看不到而造成事故。在駕駛前將左右和車內頭頂的三個後視鏡都調整好,以看到儘量多的地方。如果後視鏡盲區較大,則可以到裝潢店選購擴大視角的鏡子。

  4.人為盲區

  與“先天”的車內盲區相比,人為盲區是由於駕駛者因為缺乏相關常識而人為造成了視線的盲區,比如遮陽膜或放置較大的物品而擋住視線,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購買遮陽膜不要貪圖便宜,有一種外部看不見裡面而內部看外面非常透亮的單向透光貼,可同時滿足私密性和視線清晰的需要。另外,不要在前後車窗放置較大的物品而擋住視線。

  5.固定物體盲區

  在行人、自行車與汽車混行的區域,尤其是街道轉角、巷口、小區和里弄出口、立交橋樁後面等盲區,隨時會出現行人、自行車或其他汽車,如果缺乏防範,即使車速不快,也會給行人或騎車人造成嚴重傷害。

  因此,在上述區域行駛要保持高度警惕,如道路允許,則要與這些盲區之間留出足夠的橫向距離。

  6.移動物體盲區

  由於一方車輛遮擋而給直行或轉彎駕駛員造成盲區。比如公交車剛駛離站臺,由於公交車遮擋住的盲區,很多乘客下車後往往會強行穿過公交車頭到馬路對面,其它車輛在超越或前行時就造成了事故的隱患。看見公交站臺,要麼放慢車速,要麼離站臺遠一點。最關鍵的是,不論公交車是停止還是移動,超車時一定要提防車前冒出行人或其他車輛,最好是在公交車左後側與其同速行駛,當遠離站臺並確認沒有障礙之後,再加速超越。該對策也適用於道路上的超車。

  7.燈光盲區

  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燈都是隨車頭同步轉動的,因此會比車輪的轉向“慢一拍”,在晚間就會形成一個燈光“滯後到達”的盲區。如果車速過快,當燈光照射到的時候車就可能撞到路邊的物體或行人了,在連續彎道的地帶,這種危險更大。行駛中由於對向行駛車輛燈光太亮而造成的視線盲區,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對於這種情況,作為駕駛員要首先放慢車速,留神有車輛或行人突然出現,等上述情況排除後,再加速行駛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