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吃什麼清肺潤肺

  秋季是一個適合養生和進補的季節,秋天燥邪為盛,最易傷人肺陰。這時我們可以通過食療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的功效,下面是的秋季清肺潤肺的食物,歡迎閱讀。

  秋季清肺潤肺的食物

  一、梨子

  梨子具有清心潤肺、利大小腸、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除煩解渴、潤燥消風、醒酒解毒等功效。市場上很多止咳藥都以梨子為原料。

  梨性偏寒助溼,多吃會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另外,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因梨味甘,微酸,性寒,而蟹味鹹,性寒,具有微毒。二者皆為冷利之品,同食傷腸胃。

  二、檸檬

  檸檬中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此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檸檬酸及高度鹼性。檸檬的高度鹼效能止咳化痰、生津健脾,有效地幫助肺部排毒。

  檸檬和綠茶不宜一起沖泡,因為綠茶裡面的氨茶鹼和檸檬中的檸檬酸會發生化學反應,使二者失去原有作用。除了不能和茶類一起沖泡外,檸檬和牛奶也不宜同喝。建議老年朋友飯後或睡前喝檸檬水,日間喝茶,二者都可以加入蜂蜜。

  三、蘋果

  蘋果是一種萬能果實,蘋果味甘、性涼,具有生津止渴、清熱除煩、健胃消食、潤肺悅心、澀腸止瀉之功效。蘋果可降低膽固醇、防動脈硬化、抗癌、抗疲勞,還有助於將鈉排出體外。

  蘋果中富含果膠,有止瀉的作用,與清淡的魚肉搭配,更加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蘋果和洋蔥都含有黃酮類天然抗氧化劑,同食可保護心臟。另外,蘋果不和牛奶同食,果酸與牛奶中的蛋白質反應會生成鈣沉澱,引起結石。

  四、石榴

  有生津、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乾者。可用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石榴吃多了會上火,並會令牙齒髮黑,吃完後應該及時漱口;石榴糖多並有收斂作用,感冒及急性炎症、大便祕結患者要慎食,糖尿病患者要禁食;兒童最好少吃石榴,否則容易引起發熱痰鳴,並容易加重急性支氣管炎、咳喘痰多等症狀。

  五、山楂

  山楂含枸櫞酸、蘋果酸、抗壞血酸、酶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有降血壓、促進胃腸消化的作用。中醫認為,山楂具有很好的健胃潤肺、助消化作用。

  山楂具有很強的助消化功能,所以患胃病的人一般不宜空腹喝山楂茶,特別是胃酸過多、胃炎、胃潰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不適合飲用。

  六、甘蔗

  甘蔗是解熱、潤燥、滋養、生津的佳品,它有著消痰鎮咳的作用,能助脾和中,對於一些有口舌乾燥、大便乾燥、高燒、煩渴等症狀的人可以食用甘蔗。

  七、百合

  有肺結核、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秋冬燥症的人可以食用百合調理滋養,百合有著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可直接煮熟吃或者是煎湯喝。

  八、柑桔

  秋冬季節潤肺還可以吃柑桔,除了可以潤肺止咳,柑桔還可以醒酒利尿,一些身體虛弱或是熱病之後又津液不足、傷酒煩渴的人可以食用。

  清肺茶

  1、蘿蔔茶

  此茶能清肺熱、化痰溼,加少許食鹽既可調味,又可清肺消炎。白蘿蔔100克、茶葉5克。先將白蘿蔔洗淨切片煮爛,稍微加點食鹽調味,再將茶葉沖泡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內服用,每天2次。

  2、蘇葉杏仁茶

  紫蘇葉9g,杏仁6g,桑葉6g,炙甘草3g,生薑1片,大棗2枚,冷水浸泡半個小時後熬煮,水開後文火煎煮15分鐘即可,不宜久煎。紫蘇葉辛溫不燥,寬胸理氣;杏仁宣肺止咳,潤腸通便;桑葉清洩肺熱,涼潤肺燥;炙甘草潤肺化痰止咳;生薑大棗調和營衛,滋脾行津。

  3、百合冬花飲

  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適量。將二藥同放砂鍋中,加水浸泡半小時後,先大火後小火煎煮兩次,每次20分鐘。兩汁合併後加入冰糖。適合秋冬咳嗽,咽喉幹痛,略見有痰者,對支氣管炎、哮喘可作輔助治療。

  4、羅漢果茶

  用羅漢果1個,加入開水沖泡就可以了。泡前,先在羅漢果的兩頭各鑽一小眼兒,這樣可以使果內的營養成分和水溶解。這道茶有清肺利咽、潤腸通便的作用,最適合那些女教師飲用,即養顏又利咽。平時火氣大、眼睛又不好的人也可飲用。

  5、銀耳茶

  此茶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咳嗽。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淨加水與冰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後加入銀耳湯裡,攪拌均勻服用。

  6、沙蔘大棗茶

  沙蔘,別名南沙蔘、泡參、泡沙蔘,為桔梗科沙蔘屬植物四葉沙蔘、杏葉沙蔘或其同屬植物,以根入藥。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此茶有養陰生津之功。取沙蔘15克、大棗5枚,加入沸開水適量加蓋浸泡15分鐘飲用即可。

  7、桂花茶

  此茶適用於口臭、風火牙痛、胃熱牙痛及齲齒牙痛等。桂花3克、紅茶1克或綠茶3克。用沸水適量沖泡,蓋燜10分鐘後便可隨時飲用。

  8、橘紅茶

  橘紅3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之功,適用於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此茶以橘紅宣中理氣,消痰止咳。茶葉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製,對咳嗽痰多、粘而難以咯出者療效較好。

  9、茅根銀花茶

  銀花15克,白茅根25克,加入1升水,煮沸,再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銀花能清熱解毒、疏利咽喉。可治療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體炎、牙周炎。

  潤肺食譜

  1、銀耳

  銀耳性平、味甘,是秋季潤肺的聖品,既有補脾開胃的成效,又能滋陰潤肺。銀耳含有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精氨酸、賴氨酸等成分,營養價值高。另外,銀耳還含有自然動物性膠質,是非常好的潤膚食品。

  ①銀耳蓮子羹

  銀耳和蓮子用溫水浸泡20分鐘。泡軟後,去掉銀耳黃色的蒂和蓮子的芯。技術好的話就不要把蓮子掰成兩瓣兒哦,這樣比較美觀。把銀耳和蓮子、紅棗放入慢鍋,加水至沒過銀耳。水要一次加夠,留一點蒸發的空間,但不要太多。此時不要加冰糖。先用高火燉開再轉去小火,燉3-4小時。加冰糖,酌量。再燉3-4小時。

  ②西芹炒銀耳

  銀耳泡發後洗淨,掰成小朵。西芹洗淨,切成段。燒開水,放入銀耳焯2分鐘後撈出過冷水。鍋裡放油,油熱後放入西芹煸炒,放鹽、糖翻炒入味,最後放入銀耳煸炒至熟即可。

  ③紫薯銀耳湯

  將銀耳用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至銀耳變軟、完全舒展開來。紫薯去皮切小丁。銀耳泡發好後,沖洗掉灰塵等小雜質,再撕成小片。將銀耳放入湯煲內,加水,煮開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水可以多加點,且要一次加足。一定是小火慢燉,才能將膠質煮出來。心急用大火的話,水燉幹了銀耳也不會爛的。1小時後,銀耳已經煮得比較軟了,下入紫薯和冰糖,繼續煮45分鐘。至紫薯熟透,湯汁粘稠即可。

  2、白蘿蔔

  蘿蔔含葡萄糖、果糖、維生素C、芥子油、木質素等成分,生食熟食都可以。白蘿蔔中的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加強食慾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①溜炒白蘿蔔

  蘿蔔煮熟去皮切成薄片。蔥切成段。姜切成片澱粉加水適量調勻成水澱粉備用。雞蛋打散,加水澱粉攪成糊狀,與蘿蔔片拌勻,加入沸水鍋中氽一下撈出。花生油倒入炒鍋中燒熱,放入蘿蔔翻炒,再放入蔥段、薑片、白糖、精鹽、浸發木耳和味精,炒拌均勻即可。

  ②白蘿蔔燉臘豬腳

  臘豬腳提前泡好洗乾淨斬塊。將斬塊的臘豬腳再一次用熱水仔細清洗乾淨。白蘿蔔切成滾刀塊。生薑切成片。

  鍋里加入足量水,冷水下入臘豬腳煮開。邊煮邊撇去浮沫,煮七八分鐘。將臘豬腳撈出倒入壓力煲裡,加入白蘿蔔塊、生薑片,加入提前燒好的開水。蓋上蓋子,開啟電源,調到“煲湯”檔位,按下“按下開始”鍵,開始煲湯。時間到後,洩壓,出鍋撒上蔥花上桌了。

  ③鯽魚蘿蔔湯

  鯽魚治淨,在魚身上切幾刀,抹上鹽醃製十分鐘。鍋燒熱,倒油,放薑片爆出香氣,把魚放到鍋裡煎至兩面煎黃。把煎好的魚移到湯鍋中,加入開水滾煮20分鐘,煮出奶白湯色,魚肉開始分離。用勺子把魚頭魚尾魚骨打撈出來,加入切好的蘿蔔條,再煮10分鐘。最後衝入牛奶,煮至微沸就關火,放香菜提香即可。

  3、雪梨

  據《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雪梨性寒、味甘,含檸檬酸,維生素C、B1、B2,蘋果酸等。具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的功效。成人每天可以吃1-2個。

  ①冰糖雪梨

  建議用電飯煲燉,雪梨會比較爛熟。梨去皮去核之後切塊同涼水一起入鍋,水量多少自定。電飯煲第一次水開之後放冰糖,繼續煲半個小時以上。

  ②紅酒檸檬雪梨

  檸檬片去皮備用。雪梨去皮去核後切條。將雪梨、檸檬片、冰糖、紅酒放入小鍋中煮沸後裝盤。紅酒的份量為裝在盤中時剛好能蓋過雪梨。冷卻後放入冰箱中,讓雪梨在紅酒中浸48小時即可食用。

  ③菊花雪梨茶

  雪梨削去外皮,對半剖開,再挖出梨核切成滾刀塊***約4cm大小***。將水和杭白菊或野生菊花放入鍋中,大火燒沸後關火蓋上鍋蓋悶5分鐘,再將煮過的菊花濾除,菊花水留用。將菊花水重新倒入鍋中,加入雪梨塊、幹枸杞和冰糖,大火燒沸後轉小火慢慢煮制30分鐘。最後離火徹底放涼即可。

  4、百合

  百合性平、味甘,有潤肺、養肺、止咳等作用。除含有碳水化合物、卵白質、鈣、磷、鐵等養分素外,還含有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這些生物鹼身分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成效,對人體十分無益。

  ①百合粥

  鮮百合***或幹百合30克***洗淨、去皮,或是將幹百合磨成粉,備用。粳米淘洗乾淨,入鍋內,加清水6杯,先置大火上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粥將成。加入百合或幹百合粉,繼續煮至粥成,再加入糖調勻,待糖溶化即可。

  ②蓮子百合

  蓮子、百合、銀耳均加工洗淨,加冷水泡軟。再加清水640克,放冰糖,入籠蒸熟即可食用。分2次服用,每日1~2劑。

  ③西芹百合

 

  百合,把外面的老皮剝掉,一瓣一瓣的剝下來,中間的綠心是苦的,不要。洗乾淨。油燒七成熱,放入百合稍炒,加入焯好的西芹,將少量澱粉勾芡收汁,加鹽,兩三滴醬油,一定要少放鹽和醬油。炒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