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中華美德頌優秀演講稿

  美德就像一顆幼苗,它要你天天澆灌,天天施肥,天天培養,才能成為參天大樹,為生活增添一份色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文明美德,是我們中華的具有的傳統美德。但是我之前並不懂得什麼是傳統美德,但是經過這個寒假後,我深有體會。

  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用水平之上。一個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

  文明美德最重要,它就像一盞盞明燈,引領你走在社會的道路上。在我的6年小學生涯裡,我明白了,文明是我們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學校中,隨處可見的塑料袋和塑料瓶等這種破壞環境的垃圾,而扔這種垃圾的往往就是缺乏文明的人,而主動上前把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桶的人就是具有文明的。一個人的公共文明水平是能反應出一個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公共文明水平。你想象一下,一個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的人,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你還能想象一個孩子在滔滔不絕得在講髒話,你能不痛心疾首嗎?難道我們就這樣缺乏文明嗎?。”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就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文明就像是一泓清泉,可以滋潤和慰藉我們的心靈!

  前進的道路已經鋪好了,下一步就該我們走出去了,我們首先要具有小學生應有文明美德,沒有美德的人,就猶如漂亮的荷花被淤泥玷汙。更別讓惡習陪伴著你的一生,讓我們擁抱文明,讓文明陪伴著我們的一生吧!

  謝謝大家!

  篇2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的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我記得有一個下雨天,我在車站等車,好不容易等來了一輛車,裡面卻是一片亂哄哄的人群,我費盡全身力氣,漲紅了臉,才擠進了人堆裡,猛然間一抬頭,看見有一個空位,我趕緊跑過去坐下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忽然前面走來了一位老奶奶,她顫巍巍的,大家都視而不見,漠不關心,車上的廣播播了幾百遍“要尊老愛幼”,我覺得那根本是在浪費電,因為大家見到這位老奶奶,都不理不睬,毫無反應。我悄悄地站了起來,把座位讓給了那位老奶奶。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讓我們遠離俗氣,擁抱文明!

  謝謝大家!

  篇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國家,而在我國文化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一頁叫中華美德。這些美德不但造就了許多傑出人物,而且還為中國五千年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像孔融。他們家有兄弟七人,而孔融在他們兄弟七人中排行第六。他們兄弟七人在一起學習遊戲總是互相謙讓、和和睦睦。孔融四歲那年,家鄉的梨子豐收,家裡的桌子上放著一盤子梨子,全家人圍著準備吃梨。哥哥們讓弟弟先拿,而孔融不挑好的不拿大的,卻揀了一隻最小的梨子。父親問他:“這麼多梨子,你怎麼拿了一隻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最小的,大的讓給哥哥們吃。”父親又問:“弟弟不是比你更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呀,我應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親朋好友知道了這件事後,紛紛稱讚說:“4歲的孩子就知道讓梨,長大後一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果不其然,等孔融長大後成了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學者。”

  公元前110年,漢朝史官司馬談在臨終時交代自己的兒子司馬遷:做史官時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所寫作的史書。司馬遷哭著答應了父親的請求。這就是要寫作的《史記》。可是,在他著手寫《史記》不久,就牽連進了李陵案件。因為李陵與匈奴打仗,戰敗後就降了匈奴,漢武帝大為生氣,司馬遷為安慰漢武帝,就說李陵可能是假投降,漢武帝認為他是替李陵說情,就把他投進了監獄,並施以最嚴酷的刑罰——宮刑。遭受此打擊,他曾萌發出自殺的念頭,但想到父親的遺願,他含垢忍辱,歷經20年,終於完成了《史記》,併成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

  還有張良。他在投奔劉邦前,有一天坐在邳橋上,見一位老者不慎將鞋落入橋下,張良主動下橋為老人撿鞋,併為老人穿上。老人為張良知敬老之舉所感動,送給張良一本兵書,張良憑此助劉邦打天下,屢立戰功。

  以上這些只是中華民族文明這個浩瀚無邊的海洋中的一部分。雖然這些被我們敬佩的人中都能找到中華美德,但是他們已成為過去,要想讓這些美德繼續傳播下去,就要靠我們的不斷努力。不能因為物質生活的提高而捨棄這些精神財富。

  謝謝大家!

  看完“”的人

1.小學生中華美德頌演講稿精選3篇

2.中華美德頌勵志演講稿

3.中華美德頌演講稿

4.中華傳統美德文明小學生演講稿6篇

5.小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3篇

6.傳承中華美德優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