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冬天裡哭泣

坐在陽臺上晒太陽,我想起了兒時的一些事。沒跟人說,自己先笑了。

兒時,母親經常打孩子,不是輕描淡寫地嚇唬,而是很實在地打。但到了冬天,我們姐弟就算犯了再大的錯,她都忍著。冬天裡哭泣,淚流下來,掛在臉上,寒風一吹,臉上的面板容易皴裂,又癢又痛,這是不是母親不打孩子的原因?母親沒說,她只是說:“天又冷,心又寒,日子怎麼過啊!”

在冬天裡哭泣,心寒,會更覺天冷,並且心寒和天冷互相疊加,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母親不在冬天裡打孩子,是不想讓孩子們在冬天裡哭泣,是想讓孩子們溫暖地過冬。怎樣溫暖地過冬呢?除了添置棉衣、棉鞋,溫暖身體和手腳,還要讓心裡溫暖,不讓悲傷寒徹肺腑。

叔本華論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把人比做豪豬,他認為豪豬之間是需要相互取暖的。我想,這個相互取暖的季節,大約在冬季。寒冷的日子裡,心靈的相互撫慰,讓彼此都暖暖的,很舒服。

冬天裡收到一張賀卡,那是一張薄薄的紙片,猶如一片紅葉,想象它能夠燃燒起來,瞬間就提升了周遭的溫度。一條祝福的簡訊,也能讓人讀出春暖花開。

寒冷,讓人心變得悲憫和仁慈,同時,寒冷也最能喚起人心中對於同類的愛。

大街上,小女孩伸出凍得通紅的手,將幾枚硬幣放進乞丐的破碗裡,然後拽著媽媽,認真地說:“天這麼冷,要不到錢,他會哭的!我害怕!”多麼天真的害怕!多麼可貴的害怕!她是害怕痛之後還有痛嗎?她是害怕雪上加霜式的災難疊加嗎?

我也害怕在冬天裡聽到哭聲。我曾經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在一家超市門口,聽到一位婦女傷心地哭泣。幾年過去了,那哭聲一直驚擾著我的夢。在我心裡,哭泣是冬天最深的傷口,淚水是冬天最寒冷的河。

過好冬天與過好春天同樣重要。面對寒冷,要學會想象炭火,想象壁爐,想象能夠燃燒的事物,想象發光和發熱之源,讓自己臉頰緋紅、心靈溫暖、熱氣騰騰地過個冬天。

秋天,在網際網路上,我認識了一個病重的女孩,我們之間有了交流,我為她提供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幫助。冬天,我收到她寄來的賀卡,賀卡上是一首小詩:淚/是眼裡的傷/我不會在冬天哭泣/即便隨後的春天/對我並不美好/而此前的冬天/我已溫暖地度過。

寒冷的日子,需要溫暖地度過。冬天,需要我們的內心有合適的溫度,才能夠欣賞大雪,欣賞冰掛,欣賞千山鳥飛絕的意境,欣賞那些冰冷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