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第一次學會炒菜

  炒菜是日常生活中很難避免的事情,大家是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動手做菜的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今天中午,爸爸讓我去買菜,雖說老大不情願,後來還是去了。

  一出門,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無比,我推起車子一路狂奔,飛到了菜攤。

  兩塊錢的麵條!我向賣菜的華華說道。我左顧右盼,豆角、蒜臺太貴,茄子、白菜家裡已有十幾棵了,吃膩了。突然我眼前一亮蘑菇,肥肥大大的就像一個個胖娃娃打著小白肉傘,我立馬挑了兩斤,接著買了幾兩肉,飛奔回家。

  前腳剛進門,爸爸喊住我,說他與媽媽很忙,叫我做飯。我說爸爸,前提條件是我只炒菜,不煮麵。

  知道為什麼我不答應煮麵嗎?告訴你們一個祕密:前段時間,我第一次煮麵時,同時三心二意在看書,結果可想而知,把一鍋麵都給煮糊了。老媽回來了大批特批了我,從那以後我再不敢煮麵了。

  我一邊想著一邊先把肉洗乾淨,切成細條,再把蘑菇切成塊,在水裡洗兩遍,把鍋放油加熱,然後把肉放進去,炒熟後加醬油,再放蘑菇,不一會兒,香噴噴的肉蘑菇炒熟了。

  爸爸店裡來了客戶,我心想等媽媽一會再來煮麵吧。可我看了半本書,他們還在忙。我發愁了:我煮麵還是不煮呢?煮吧,上次煮糊了心有餘悸;不煮吧,爸媽很餓了,沒有飯吃。我想了又想,還是煮吧。

  我接水,等水開了。開始放面,我的心情緊張極了,怕煮糊了,我就一直用筷子攪合著,我的手都攪酸了,一直等麵條煮熟,把面過一下涼水,竟然一根也沒糊,甭提我多高興了。

  煮熟了,都下午一點半了,我只好先吃。快兩點了,爸爸媽媽才來吃我的涼麵,連連說好吃,好吃。

  今天我成功煮了面,才使我自信心增長了許多。我明白了:要敢於突破自己!

   篇2

  某一天下午,家人們全都不在家,我的肚子很餓,想炒雞蛋吃。

  我馬上跑到冰箱那裡拿出兩個雞蛋,又從碗櫥那處兩個碗。可是,第一步打雞蛋就讓我吃了苦頭,我先磕開了一個小口,然後用手一扳,雞蛋倒是進了碗裡,可是蛋殼也跟著進去了。

  怎麼回事呢?我仔細想起媽媽打雞蛋時的樣子。

  終於,發現了問題:我不是像媽媽那樣用手摳住小口輕輕扳開的,而是握住整個雞蛋扳開的,怪不得打不好。

  打第二個雞蛋時,我模仿媽媽打雞蛋的方法,效果果真是好多了。然後我開始攪雞蛋,第一次攪弄得到處都是,兩個雞蛋攪完後只剩下了一半。當然,攪完後我沒有忘記加點鹽和蔥花,我往鍋裡放了兩勺油,因為我太餓,還沒有等到油熱,我就把雞蛋倒進了鍋裡,來回翻滾了幾下就出鍋了。雖然這盤炒雞蛋炒的味道遠不如媽媽做的好吃,又弄得我一身狼狽,手忙腳亂。

  但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果實,我心裡充滿了成就感,吃起來反而覺得非常香。

   篇3

  在我小學五年的生活中,有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升旗、第一次演講、第一次騎自行車……可最令我難忘的是第一次做西紅柿炒雞蛋。

  我在家裡是個“小公主”,爸爸媽媽就象我的僕人一樣整天侍奉著我。媽媽也常常說我什麼家務活也不幹,像溫室裡的小苗經不起風吹雨打。我聽了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於是我想讓媽媽對我刮目相看。

  我想做一盤大菜——西紅柿炒雞蛋。我先從冰箱裡拿出幾個西紅柿和三個雞蛋。我先在碗邊小心翼翼地將三個雞蛋打入碗中,再反反覆覆攪拌成糊狀。

  我點上火,倒上油,等油熱了後,我將雞蛋糊倒入鍋裡,只聽“滋啦”一聲,好象在奏樂。這時我看到雞蛋糊上面變得鼓鼓的,還冒著小泡泡,我又把西紅柿倒入鍋中,反覆地翻炒,過了一會,我又往鍋裡倒了半碗水,大約又過了三、五分鐘,我往鍋裡放了一小把鹽,一點味精和少量的香油,不一會兒,就熟了,我把他剷出了鍋。我看著盤子裡那金燦燦、油光光的西紅柿炒雞蛋,可真想吃呀!但是我忍住了。我把那盤西紅柿炒雞蛋端上飯桌。萬事具備,只等爸爸媽媽回來大吃一驚了!果然,爸爸媽媽看到桌上的西紅柿炒雞蛋,說:“女兒長大了,不再是以前那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了。”我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覺得格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