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溢血有哪些康復治療_腦溢血會帶來什麼併發症

  腦溢血患者嚴重的時候生活都不能自理,所以這不僅是會給患者自己帶來傷害,而且還會給患者的家人造成困擾,腦出血這樣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之後有可能會在瞬間奪走患者的生命,也有可能會給患者留下一些難以想象的後遺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腦溢血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腦溢血的康復治療方法

  ①鈣通道拮抗藥:腦出血後,血腫周圍腦組織缺血、缺氧,病灶內神經細胞處於鈣超載狀態,應用鈣通道拮抗藥能減輕超載狀態防止細胞死亡,改善腦微迴圈,增加腦血流供應。

  ②腦代謝賦活劑:可選用促進神經代謝藥物,如吡拉西坦***腦復康***、胞磷膽鹼***胞二磷膽鹼***、腦蛋白水解物***腦活素***、γ-氨酪酸、泛癸利酮***輔酶Q10***、維生素B族、維生素E以及擴張血管藥物等,也可選用活血化瘀、益氣通絡等方劑。

  飲食控制

  ①應供給營養豐富和易於消化的食品,滿足機體對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總熱能的需求。

  ②多飲水及常吃半流質食物,由於癱瘓患者常有害怕尿多而儘量少飲水的心理,這對患者是不利的。日常膳食中也應有飯有湯,尤以常食粥為宜,也可適當吃點鹹菜,以便多飲些水。對少數不願飲水者,可適當吃一些多汁的新鮮瓜果,以預防便祕及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發生。

  ③注意膳食中纖維素供給。食物不可過於精細,以預防便祕的發生。忌濃茶、酒類、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④應控制食鹽、膽固醇攝入,增加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品。

  康復治療

  ①被動運動和按摩:當患者肢體沒有肌力時,應以被動運動為主,動作要輕巧、緩和,逐個關節有節奏地進行,保證所有關節全範圍的活動。每天應作2次,每次3遍。以維持關節和軟組織的運動功能,防止由於攣縮使運動範圍受限,同時關節攣縮會導致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加重康復的難度。當患者肢體出現功能後,逐漸轉為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結合。被動運動應特別注意患側肩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防止肩關節攣縮疼痛。

  ②主動運動:患者肢體有肌力後,應及時開展主動運動。

  床上主動活動及起坐訓練:有些腦血管病患者最初將自身看作整個肢體的癱瘓,而不僅僅是一側癱瘓,感到全身完全無力。克服這種感覺的方法首先是幫助患者學會運用健側肢體在床上移動身體,同時可作仰臥位的肢體伸屈動作。患者是在清醒狀態,應當及早抬高床頭。對此耐受較好時,坐在床上作肢體功能鍛鍊,如拉繩拉物,練習仰臥起坐,仰臥伸手、抬腿使緊縮的肌肉被有力地牽拉,以增加活動範圍。

  床邊鍛鍊:應逐漸使患者學著在床邊坐起來,方法是患者可蜷縮其健側,而後用健側下肢置於患側下肢之下,使患肢從床邊往下放,用健側上肢支撐著坐起來。此時患者是利用視覺傳入和健側上肢的本體感覺傳入進行充分地學習和訓練坐位平衡,學會坐位平衡後,進行站立平衡的學習就容易多了。

  溫馨提示出現了腦出血這樣的疾病是很容易留下一些後遺症的,通過閱讀文章內容我們瞭解了腦出血疾病的康復治療方法,希望在以後出現了腦出血疾病人們能夠重視做好上述康復護理,爭取能夠使疾病得到快速的緩解和治癒。

  腦溢血的常規治療方法

  腦出血患者要注意保持安靜,絕對臥床,就地治療。如需搬動,亦要儘可能保持平穩,減少顛簸,避免加重出血。應急送醫院救治。腦出血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顱高壓腦疝形成,造成中樞性呼吸迴圈衰竭。所以,控制顱內壓是降低致亡率的關鍵之一,方法如下。20%甘露醇:100至200mL,靜脈注射,一回4至8h。20%白蛋白:50mL,靜脈注射,每天或者隔日1回。控制血壓這是防止腦出血加重或者再次出血的關鍵。一般要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為好。降壓不宜過速、過劇,要使血壓漸漸下降。腦出血一般不需使用止血劑。因腦出血早期仍可繼續出血,後期可再次出血,並且可以合併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可依情況使用止血芳酸、止血敏、立止血等止血劑。

  腦出血後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全身各系統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如上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呼吸道感染和褥瘡,心腎功能衰竭等,要積極防治。腦出血依據病人病況、年齡可適當選擇開顱去除顱內血腫、腦室外引流、顱骨鑽孔抽吸腦內血腫等手術療法,以儘早挽救生命。腦出血的臨床表現,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全腦症狀,多由腦出血、水腫和顱內壓升高所致。表現為頭痛、嘔吐、嗜睡、昏迷等。二是局灶症狀,為血破入腦實質後所致的定位症狀,如中樞性偏癱,面癱,失語及偏身感覺障礙等。

  腦溢血帶來的併發症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腦出血者的主要併發症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腦出血後3~5天內,昏迷患者常合併肺部感染。

  2.上消化道出血,是腦血管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即應激性潰瘍。腦出血合併上消化道出血以混合型和內囊內側型出血居多,分別佔49%和36%。發生機制為下視丘和腦幹病變所致,現在認為與視丘下前部、後部、灰白結節及延髓內迷走神經核有關。自主神經中樞在視丘下部,但其高階中樞在額葉眶面、海馬迴及邊緣系統,消化道出血的機制與上述部位原發或繼發的病灶有關。

  3.褥瘡,主要是軀體長期不變動體位,而致區域性面板及組織受到壓迫時間過長而發生缺血、壞死的一系列表現。腦血管病患者,由於高齡患者較多,肢體癱瘓,長期臥床,活動不便,容易對於骨隆起等部位壓迫,使區域性組織缺血及缺氧。

  4.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肺部感染,再出血,消化道應激性潰瘍,腎功能衰竭和多臟器功能衰竭***MOF***等。

  5.腦血管病後抑鬱症和焦慮反應,腦血管病後抑鬱是腦血管病較為常見的情感障礙,臨床應予以高度重視。腦血管病後抑鬱與抑鬱症相比,其抑鬱情緒晨輕夜重者較多,晨重夜輕者較少,易激惹症狀及焦慮、軀體化症狀較重。大腦皮質受損者抑鬱程度明顯較皮質下受損者嚴重,大腦前部受損者抑鬱程度明顯重於後部受損者。

  ***1***抑鬱反應的特徵性症狀:①心情不好,心境悲觀,自我感覺很壞。②睡眠障礙,失眠、多夢或早醒。③食慾減退,不思飲食。④興趣和愉快感喪失,對任何事情均動力不足,缺乏活力。⑤生活不能自理,自責自罪,消極想死。⑥體重迅速下降。⑦性慾低下,甚至沒有性慾。

  ***2***焦慮反應的特徵性症狀:①持續性緊張不安和憂慮的心境。②同時有心理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對聲音敏感和容易激惹。③同時有軀體症狀,包括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胸悶、呼吸加快、煩躁、坐臥不寧等和副交感神經興奮的症狀,如多尿、胃腸活動增加而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