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備考計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初二生物考試備考也是如此,教師要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精心做好備考計劃,使備考步驟心中有數。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初二生物的備考計劃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有關初二生物各種計劃的熱門搜尋

  ↓↓點選檢視↓↓

  ★★★初二生物複習計劃♪♪♪

  ★★★初二生物輔導計劃♪♪♪

  ★★★初二生物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注意研究與生物會考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點,以取得一定的課外知識量,從而適應會考題基礎性、時代性和發展性的特點。

  2、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結合。重視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強調知識的遷移與運用。

  3、注重複習方法的指導,有效地提高複習水平,有效提高教學成績。

  二、教材分析:

  四冊教材,將生物置於生物圈的大背景中,突出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密切關係,重視生物技術,關注健康的生活。《生物課程標準》提出10個一級主題,在整個學科中的分量是有差別的。有關考試的10個主題中,科學探究、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三個主題內容合佔50%左右;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生物與環境、生物的多樣性、生物技術、健康的生活七個主題內容合佔50%左右。科學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貫徹始終。

  三、學情分析:

  1、學習態度分化嚴重,部分學生逆反心理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會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家長配合不夠。

  2、基礎較差,遺忘嚴重,對知識缺乏系統的掌握。

  3、時間緊迫,複習難度較大。

  四、複習措施

  1、堅持集體備課,加強交流,探索適應本校校情、本班學情特色的複習模式。

  2、重視教材,用好教材,根據教材內容,有效組織複習。

  <1>、重視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規律等基礎知識、核心知識。

  <2>、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絡,重視知識的梳理,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形成知識網路。

  <3>、重視教材中的探究活動、實驗與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探究、實驗、資料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4>、重視教材中重要插圖的識記和理解

  <5>、注重聯絡實際,培養學生應用書本知識解釋或解決生產、生活或社會實際***包括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

  3、用好教輔資料《同步探究》。複習中採取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一章一練一結”。及時總結教改教研成果,揚長避短。

  4、培養學生掌握積極有效的複習方法、解題方法和技巧,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等。

  5、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間應互相理解,有效溝通,創造愉悅的課堂氣氛,促進身心和智慧的發展。

  篇2

  一、指導思想:

  主抓基礎,狠抓落實,努力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

  二、複習目標:

  通過複習使學生在掌握課本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對不同題型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時間計劃

  從12月23日到1月14日,共三週,每週共有生物課3節,其中週二週四下午各一節,晚自習1節在週四;其中週二週四下午的兩節用於複習,週四晚上的一節用於檢測,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四、具體做法:

  針對時間緊任務重,各學科都已進入總複習,而且學生基礎較差,學生層次兩級分化嚴重的情況,我將採用主抓基礎,重在落實的方針進行復習。

  具體安排如下: 本冊生物共有三個單元,七大章,十八小節。

  我將其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十四章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共四節***和第十五章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共兩節***; 本部分在12月23日至12月27日完成。

  第二部分: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共四節***和第十七章動物的運動***共兩節***;本部分在12月30日至1月3日完成。

  第三部分:第十八章動物的行為***共兩節***、第十九章生態系統***共兩節***和第二十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共兩節***。 本部分在1月6日至1月10日完成。

  五、考前強化

  1月14日為週二,本節生物課將對近三年來期末試卷中反映出的重點內容再予以重點說明,幫助學生在臨陣之前把槍磨好,考出一個好成績。

  篇3

  一、指導思想

  1、認真學習2009年濰坊市《考試說明》***還未到手***,注意研究濟南市與生物中考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點,以取得一定的課外知識量.

  2、本學期生物複習要把思維能力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維過程、思維層次和思維容量的訓練,強調知識的遷移與知識的再現。

  3、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生物複習方式方法的指導,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生物複習衝刺過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複習水平作為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終結點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符合學生髮展的需要和社會需求,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及其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學習知識,因此,擺脫“以學科為中心”和“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教材在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有以下特點。

  1.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

  2.安排了系列化、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

  3.注重科學方法教育

  4.重視能力培養的梯度設計

  5.注重對生物學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適當刪減需要單純記憶的知識

  6.注意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三、學情分析:基礎較差,遺忘嚴重,對知識缺乏系統的瞭解,複習難度較大

  四、複習措施

  1、堅持集體備課,理論聯絡實際,加強交流,探索適應本校校情、學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生物教學新模式。

  2、複習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一章一練一結”。及時總結教改教研成果。

  3、認真學習先進教育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方法來提高生物教學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鋒。

  4、以教材為本,努力做好導學案的準備工作,精選、精編複習題。

  5、講:串講知識要點,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強化記憶,拔升能力

  6、練:精選精練,要求對每個知識點都力求重現一次,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7、評:針對性的評講,“打蛇要在七寸,用鋼要在刀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調得分點,同時由個到類 ,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8、結:沒有總結,就不會有能力的提升,僅僅只是知識的再現,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題就會不知所措,因而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很重要。

  9、複習中注重基礎性、系統性和趣味性。從學生掌握的角度出發,將教材的知識體系加以歸類、梳理,形成網路,將知識融會貫通,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五、 複習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基礎知識複習

  以章節為單位,旨在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疏理,編織嚴密的知識網路,主要採取的方法是剖析典型題例,以加強鞏固知識點的掌握。

  第二階段:綜合複習

  依據生物中考例題綱要,迎合本年度有關生物知識的熱門問題***如健康、環保、能源的節約等***,聯絡生活中實際,精選和精編習題,經訓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環節根據學生特點,應注重對檢視題、分析說明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訓練,主要對學生語言的邏輯關係、表述的準確性進行培養。近幾年,中考命題比較簡單,但學生的得分不高,原因之一就是語言表述的不嚴密。

  第三階段:模擬練習

  依據綱要參考近幾年中考命題和資訊靈通學校的模擬命題***如銀川地區,原因:一是捕捉出題的導向;二是這些學校的命題可能影響命題人的思路和命題方向***,來進行模擬練習,通過模擬考試來查漏補缺。

  當然,複習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中考能考出好成績,好的成績一是取決於教師,二是取決於學生,教師的複習計劃要周密、治學要嚴謹,要反學生抓到手,因為現在的學生大部分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差,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差,教師要多講、多練,把練過的和考過的習題附上標準答案,要求學生整理裝訂以供中考參閱。

  四、複習安排

  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初二生物複習進度

  周 次

  時 間

  進度

  1

  2.15——2.21

  第一單元 認識生物 1-48頁

  2

  2.22——2.28

  第二單元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49-78頁

  3

  2.29——3.7

  二、三章動物類群 微生物 80-128頁

  4

  3.8——3.14

  第三單元 一、二章消化和呼吸 2-42頁

  5

  3.15——3.21

  第三、四章 物質運輸 廢物排出 43-73頁

  6

  3.22——3.28

  第五章 神經調節 75-100頁

  7

  3.29——4.4

  第六、七章 免疫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01-130頁

  8

  4.5——4.11

  濰坊生物

  9

  4.12——4.18

  第四單元 第一章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1-40頁

  10

  4.19——4.25

  第二、三章 動物和人的生殖發育 41-71頁

  11

  4.26——5.2

  第四章 遺傳變異 72-97頁

  12

  5.3——5.9

  第五單元 生命的延續 1-37頁

  13

  5.10——5.16

  第六單元 生物與環境 38-77頁

  14

  5.17——5.23

  第七單元 生物技術 78-97頁

  15

  5.24——5.30

  處理市編資料

  16

  5.31——6.6

  綜合訓練考試

  17

  6.7——6.12

  綜合訓練考試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