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應該怎麼學語文最有效

  學習語文靠的從來都不是聰明,而是靠學習方法,那麼什麼才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有效學習高中語文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有效學習高中語文的方法

  最強化積累

  對於語文學習而言,積累非常重要,可以說,沒有了積累也就沒有語文學習,更不要說語文成績的提升了。

  最基本的積累是字、詞的積累。漢字的積累起於幼兒園,貫穿於一個人一生的學習生活中,所以,人們說,沒有能識盡的字,也沒有能走到頭的路。而詞語的掌握尤其重要,從最普通的雙音節詞,到成語慣用語,再到諺語、名言警句,這個積累也是終其一生。這個積累,不但要求有量,而且要求有質。所謂質,也就是學習主體,對某個詞語的敏感程度。包括,這個詞的褒貶義,適用物件,運用範圍,習慣性的搭配等等。在一定的語境中,目視***或耳聞***而心會,也能在表情達意時,自然而然的從記憶中跳出,為自己的大腦所驅遣,成為自己語言鏈上的一環。

  當然,詞語不可能孤立存在,它首先要存在於適合它的句式中,而句式又是靈動多變的,更能體現一個人的語文休養。句式也需要積累。

  消化與吸收

  從本質上說,無論是對於一個詞語的積累,還是一個句式的把握,都是對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消化與吸收,都是對文化的積累,當然,這並不是文化的全部。對於對中外文化的積累,語文有著更為廣闊的內涵。

  舉例而言,我們不可能去系統地學習孔子、孟子等諸子的學說,但如果我們從不曾接受這些人的影響,那麼,我們的語文學習將是多麼的蒼白無力啊。所以要積累,表面上看似在積累語句,實際上卻是受著思想的浸潤。直白地說,語文學習需要大量的記誦。上至儒家的經典,再至詩經楚詞,再至兩漢樂府,再至唐詩宋詞元曲,直至現當代的名家散文,一個名符其實的語文高手,必是熱衷於背誦,並且能夠背誦的人。

  再看我們的語文課堂吧,先前熱衷於教師的講解,肢解課文,嚼飯喂人,結果越教發現學生越沒有語文水平,非但沒有了水平,連興趣也沒有了。再看後來的所謂的改革,一篇鮮活的有思想有情感的課文演變成了無數的練習題,充滿了功利化的訓練。學生滿腦子都是答題的技巧,但結果呢?是積累嚴重不夠,頭腦空空,語言蒼白,實際的語文能力實在也無從談起。

  語文的教與學,都需要返璞歸真,讓語文課堂重現琅琅書聲,讓學生的頭腦充實起來。

  世事洞明皆學問

  語文的積累還包括,生活經驗的積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語文。要關注生活,關注自身,關注別人,在處理人與人間的關係時,體驗思考。作為學生,就應當有意思的錘鍊自己,作為老師,就應當有意思地引導學生。

  比如說,寫隨筆。寫的意思最重要,沒有寫的意思,就無法啟動寫作。提起筆來,就要想著寫什麼,就得回顧一下之前的生活。想想做的事,想想交往的人,想想其中的樂,想想其中的苦,想想其中的得,想想其中的失。動筆就要動腦,就要反省自己,就要臧否人物,自然需要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自己的積累。比如說,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名言警句的引用,更是對先哲思想的吸收,又是豁然於心中開朗的一種頓悟。語文是一種工具,不用無以體現它的價值。語文字身不是情感,不是思想,但離開了語文,也就沒有了情感與思想。

  這樣看來,學習語文一定要靠積累,學習語文一定在靠習慣,讀背的習慣,寫作的習慣。一個學生養成了語文學習的習慣,自然也就步入了語文的大天地。一位老師,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培養出學生語文學習的習慣,就等於把學生帶到語文學習的路上,成功也就只是個時間的問題。

  高中語文學習與初中語文學習的區別

  語文學習貫穿於我們的生活始終。從我們會聽人講話,與人交流開始,我們就在學習或運用語文了。進入學校之後,語文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語音、字詞等練習成了小學語文課永遠的作業。隨著年齡的增長,學識的增加,學習階段的提升,語文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到了高中階段,語文學習內容的廣泛性和複雜性更加突出。與初中語文學習相比,高中語文學習有以下特點。

  1內容更加廣泛、豐富

  從教材所涉及的內容看,幾乎包括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各個時期的作品。例如,從中國古典文學的角度看,將涵蓋從《詩經》到明清的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各種文學形式,而其中包含的學習內容又非常豐富,作家作品、文學文化常識、實詞、虛詞、句式、修辭、文章內容理解歸納、文學鑑賞以及語言的運用等等,都在學習要求之中。

  2知識性強,系統性強

  初中語文學習的要求較注重學生感性的認識和積累,高中語文學習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夠對有關內容進行知識性、系統性的理解和領悟,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將文字中的問題通過知識體系解決。比如學習詩歌,初中要求是讀讀背背,形成語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初步理解詩意。高中就要求學生能夠了解詩歌發展的基本過程,瞭解它在每一個時期在內容、形式、風格等方面的變化,從而具備一定的鑑賞能力。在閱讀欣賞詩歌時,能借助相關知識讀懂內容並進行藝術鑑賞。寫作也是如此,更講究寫作基礎階段的規範性、知識性和系統性,使零散的、不具條理的內容得到整合。

  具備了較紮實的歷史、哲學、經濟、地理乃至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邏輯、社會學等學科知識,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才能抓住要害。僅僅懂得一個方面,或僅擅長、愛好某一學科的知識,都會影響語文學習的效果。高中語文學習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聯絡非常緊密,對我們成長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比初中階段的範圍擴大很多,要求也更多,更高,程度也進一步加深,更趨向應用性、審美性。這有學科本身的原因,也與高考與中考能力要求的廣度和深度不同有關。

  初中高中語文的銜接應該注意的幾點

  1知識層面的銜接

  比如語法知識、修辭知識、哲學常識、邏輯常識等,在初中階段已有涉獵,但注重的是識記,深度和廣度也不夠,更缺乏系統性,而高中語文更重視能力素養的培養和考查,注重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些知識需要更深入更系統地學習。因為語法知識直接影響高中的文言文學習和閱讀素養,修辭知識、哲學常識、邏輯常識則影響高中語文的閱讀和寫作。

  2思維能力方面的銜接

  初中重視識記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語文在此基礎上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考查我們的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鑑賞評價等五個層級的能力;重視文化的薰陶,以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高一階段一定要注意這些思維能力方面的銜接。

  3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語文學習是以獲得知識為主,屬於“被動”學習;高中語文學習則以探究性獲取為主,屬於“主動”學習。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這對即將進入高一學習的同學來說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高中語文教學,立足於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思想,教師的教學職能發生了轉變,他們不再是簡單地“奉送真理”,而是教給學生“發現真理”的方法、途徑和規律。這是一個從“授魚”向“授漁”轉變的質的飛躍。為此,同學們應儘早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4學習心態的調整

  語文學習再不只是語文課上的事情,而是貫穿整個生活的活動。不斷地讀書、看報,瞭解國內外時事,思考社會人生,是培養語文素質的良好途徑。擴大視野,提升認識水平,在生活中不斷涵養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才能使語文的發展提高有可持續性,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1.高中最好的學習方法

2.學好語文的六種技巧

3.寫給高中散文

4.怎樣養成良好習慣學好高中語文

5.高中生學好語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