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梅雨的散文欣賞

  在黃梅雨裡聆聽千年詩韻是一種美的享受,讀過梅雨的散文人應該知道這其中的韻味。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高中梅雨的散文都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江南的六月,已是“梅子黃時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時節。窗外又是烏雲滿天,風雨飄搖。雨點敲擊著陽臺上的雨棚,急促而單調的聲響打破室內的寂寥,我放下手中正在翻閱的《季羨林散文集》,俯身望樓下的小巷,店鋪的門都已掩上,風雨迷濛中只有三兩行人,撐著雨傘匆匆而過,消失在巷口撲朔迷離的雨霧中。雨絲飄蕩在空曠的小巷,石板路上濺起白茫茫水花。

  幾日來連天陰雨,很少出門,只與書為伴。為打發退休後的空閒的時光,去年在書店一下買了十幾本書 。《餘秋雨散文集》、《納蘭容若詞傳》、《小說百年精典》……。常坐在桌前讀讀閒書,翻翻舊稿,時光不經意間從桌前流過,更何況是這黃梅雨的日子,品茗讀書這份閒情逸致,在晚年生活中也是最好的境界了。

  正是梅雨時節,說起梅雨,總讓人有許多詩意的遐想,宋朝的賀方回曾作《青玉案》詞,“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又有柳宗元的:“梅時迎時雨,蒼茫值春晚”,蘇東坡的“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船棹風”。一首首寫梅雨的詩篇,道不盡氤氳的梅雨景像。樹林竹叢雨聲淅瀝,庭院屋簷雨聲滴答,猶如琴鳴和絃,更似蕭笙嗚咽。被梅雨久困家中,在黃梅雨裡聆聽千年詩韻。在小巷裡回眸匆匆逝去的歲月。

  幾天來,綿綿的小雨下得讓人心煩,風聲雨聲干擾了讀書的心情。迷惘中使人想起戴望舒的名作《雨巷》了:“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多麼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他懷著那樣的心情在小巷裡尋覓著丁香似的姑娘,我卻期待著“最難風雨故人來”,在風雨連天的午後,多年的好友此時能撐著雨傘走進小巷,走進我家,共訴心懷。然而只有風聲雨聲響在窗外,四周縈繞著梅雨的淡淡惆悵。人們對梅雨時節都充滿了美好的想象,那美好只在心中飄渺 。

  我站在窗前,望著樓下短短的張家巷,那只是連通兩條街之間的一條小巷,在風雨中依然能聞到樓下七碗茶社、牛肉麵館裡飄出的酒醇茶香。窗臺上幾盆花草,文竹丶滴水觀音、吊蘭,經過雨水的洗滌,蒼翠欲滴。抬眼遠望蒼穹,兩隻燕子在風雨裡振翅高飛,正忙著為雨棚上燕子窩裡幾隻雛燕覓食。街邊小樹在風雨中搖曳,正低吟淺唱著黃梅雨的詩篇。後院裡那株石榴樹,經過梅雨的浸潤,花紅葉茂,碧綠的葉子簇擁著嫣紅的榴花。淅淅瀝瀝的雨蒙朧著小巷,窗子是溼的,牆壁是溼的,連思緒也是溼漉漉的。

  窗外的梅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下得纖細而纏綿,持久而含蓄,的確很柔,很美,彷彿是一個羞怯的女孩,在朦朧的羞澀中半撩起清淡的面紗,小家碧玉般的粉牆黛瓦,精緻玲瓏的石板小街,小巷裡所有的一切,被綿綿的雨絲洗滌得一塵不染,像一幅絕妙的水墨畫,鋪展在江南小城. 我俯視著雨巷裡如詩般迷人的畫卷,沉醉在這江南的水墨丹青裡。

  篇二

  梅子黃了,雨點落了,惱人的黴雨季節又來了,我的生活也綴滿了點點青色的黴斑,惱人的事而就像那雨點般紛紛。考試沒考好,交友被父母干涉,與同學發生糾紛,與父母之間裂縫加深總而言之一箇中學生該有煩惱我一股腦而全有了。

  其實很多問題都是次要的,最嚴重的是:你必須每天和兩個對你的一言一行都充滿猜疑的在一起,而他們竟是你的至親!我想我快是瘋了,彷彿又回到了幾天前最悶熱的日子裡,氣壓那麼低,空氣那麼熱,像個蒸籠叫人透不過氣來,只有壓抑、沉悶。身上彷彿永遠有一層揮之不去的粘汗叫人不爽。我很想發洩一下,比如打架罵街摔東西這類潑婦所為就很不錯,可我去多愁善感地選擇了寫詩這種淑女的方式來排遣心中的鬱悶,結果,可能是人倒黴喝口涼水也塞牙吧,夾在語文書裡的詩稿又不幸被開家長會的老爸“拜讀”了一個字――黴啊。

  老爸回來大放厥詞,說什麼我應該陽光啊,怎麼這麼多愁善感啊我只有沉默,不是我反駁不了他,而是因為我越說他就越生氣,他越生氣話就越多,我就越慘,倒不如不說的好。其實小孩被大人罵的時候最明智的方式就是沉默是金,畢竟無論如何真理總站在大人一邊,這而才不管你什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呢。我就不明白了,咱們都17歲的雨季了,再這麼陽光燦爛無憂無慮的不成傻瓜了?況且就兩句詩而已,知道這麼大動干戈興師動眾嗎?說不定就衝這兩句詩,一個偉大的詩人就要誕生了呢。簡直是扼殺人才。其實說到底,就是怕我不專心學習而已。說到學習我就煩,其實我挺愛學習的,只不過更愛讀書、畫畫、電腦所以,從小到大,我都是那種一邊玩一邊學成績還不錯可就是考不了第一的人。

  不過,像我這樣要真考了第一,屆時沒準兒茶不思飯不香,怕下一回考不好,與某些同學出現裂縫***人家眼紅著呢***,所以我還不如就這麼快快樂樂的當我前十名呢。馬上又要分什麼文科理科了,其實我無所謂,因為咱們各科成績差不多,屬於那種說好聽點全面發展,說難聽點全面平庸的人,不過要真選我肯定選文,文學歷史什麼的畢竟要比那些個什麼“牛”啊“氧”啊的把世界搞的枯燥乏味毫無想象的東西要好玩多了。因此我大聲宣佈選文。不曾想,這又出現麻煩了。起因是我媽翻我抽屜時發現了一封不知何年何月的所謂的“情書”,反正我是記不得了,上面有個男生傻呼呼地跟我說他要選文考人大。我爸媽就以為我和這個男生約好了要“比翼雙飛”了想象力夠豐富吧?我都挺佩服他們的,這麼大年紀了,思維發散能力還這麼強,不再考一次大學還真是浪費人才,不過可千萬不能上高中,因為高中盡是在毀滅人才。

  於是他們學習唐三藏的“毀人不倦”,每天我是“風聲雨聲勸導聲,聲聲入耳”被他們講得要口吐白沫眼冒金星。他們不能理解一向理科還可以的我幹嗎要去學在一般人眼裡只有理科學不下去的人才學的文科,再加上那封所謂的“情書”,他們便認定我選文是“動機不純”了。其實我理由很簡單,只是想安安靜靜地多讀點書罷了,這都不可以嗎?最終,在我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證拿文科第一名的承諾下他們讓步了。

  雨還是整天嘩啦啦下個不停,日子還是有條不紊地走個不休。雨夜,躺在床上讀起了泰戈爾,忽然詩興大發賦詩一首:夜雨簾外雨嘩嘩,枝畔又落花。待到明晨霽,青蛙叫呱呱。我想,這麼幼稚的詩老爸看到了應該不會擔心了吧。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永遠不要長大,可孩子卻迫不及待地希望長大,去自由飛翔。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就像梅雨季節的水溝越來越寬,何時才能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