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經典古詩

  冬天,指冬季。北半球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在古代寒冷的季節通常代表的悽慘的生活環境,因此古人常用詩歌來表達冬天的悲涼生活狀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參

  原文: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難著 一作: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溼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雲。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迴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註釋

  ⑴武判官:名不詳。判官,官職名。唐代節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節大使,可委任幕僚協助判處公事,稱判官,是節度使、觀察使一類的僚屬。

  ⑵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各民族的通稱。

  ⑷梨花:春天開放,花作白色。這裡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

  ⑸珠簾:用珍珠串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形容簾子的華美。羅幕:用絲織品做成的帳幕。形容帳幕的華美。這句說雪花飛進珠簾,沾溼羅幕。“珠簾”“羅幕”都屬於美化的說法。

  ⑹狐裘***qiú***:狐皮袍子。錦衾***qīn***:錦緞做的被子。錦衾薄***bó***:絲綢的被子***因為寒冷***都顯得單薄了。形容天氣很冷。

  ⑺角弓:兩端用獸角裝飾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凍得***拉不開***弓***。控:拉開。

  ⑻都***dū***護:鎮守邊鎮的長官此為泛指,與上文的“將軍”是互文。鐵衣:鎧甲。難著***zhuó***:一作“猶著”。著:亦寫作“著”。

  ⑼瀚***hàn***海:沙漠。這句說大沙漠裡到處都結著很厚的冰。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⑽慘淡:昏暗無光。

  ⑾中軍:稱主將或指揮部。古時分兵為中、左、右三軍,中軍為主帥的營帳。飲歸客:宴飲歸京的人,指武判官。飲,動詞,宴飲。

  ⑿胡琴琵琶與羌***qiāng***笛:胡琴等都是當時西域地區兄弟民族的樂器。這句說在飲酒時奏起了樂曲。羌笛:羌族的管樂器。

  ⒀轅門:軍營的門。古代軍隊紮營,用車環圍,出入處以兩車車轅相向豎立,狀如門。這裡指帥衙署的外門。

  ⒁風掣***chè***:紅旗因雪而凍結,風都吹不動了。掣:拉,扯。凍不翻:旗被風往一個方向吹,給人以凍住之感。

  ⒂輪臺:唐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縣境內,與漢輪臺不是同一地方。

  ⒃滿:鋪滿。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⒄山迴路轉:山勢迴環,道路盤旋曲折。

  篇2

  《江雪》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註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篇3

  《賣炭翁》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裡砍柴燒炭。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髮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

  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幹什麼?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裡吃的食物。

  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裡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夜裡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太監手裡拿著文書,嘴裡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捨,但又無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註釋

  ⑴賣炭翁:此篇是組《新樂府》中的第32首,題注云:“苦宮市也。”宮市,指唐代皇宮裡需要物品,就向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專管其事。

  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⑶煙火色:煙燻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⑷蒼蒼:灰白色,形容鬢髮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營:做什麼用。營,經營,這裡指需求。

  ⑹可憐:使人憐憫。

  ⑺願:希望。

  ⑻曉:天亮。輾***niǎn***:同“碾”,壓。轍:車輪滾過地面輾出的痕跡。

  ⑼困:睏倦,疲乏。

  ⑽市:長安有貿易專區,稱市,市周圍有牆有門。

  ⑾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裡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騎***jì***:騎馬的人。

  ⑿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的太監。白衫兒,指太監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稱:說。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⒁回:調轉。叱:喝斥。牽向北:指牽向宮中。

  ⒂千餘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

  ⒃驅:趕著走。將:語助詞。惜不得:捨不得。得,能夠。惜,舍。

  ⒄半匹紅綃一丈綾: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比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⒅系***jì***:綁紮。這裡是掛的意思。直:通“值”,指價格。

  篇4

  《觀獵》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譯文

  狂風聲裡,角弓鳴響,將軍狩獵渭城郊外。

  秋草枯黃,鷹眼更加銳利;冰雪消融,馬蹄格外輕快。

  轉眼已過新豐市,不久又回細柳營。

  回頭遠眺射鵰荒野,千里暮雲平展到天邊。

  註釋

  1.題一作《獵騎》。宋人郭茂倩摘前四句編入《樂府詩集·近代曲辭》,題作《戎渾》。按:唐人姚合《玄極集》及韋莊《又玄集》均以此詩為王維作。[2]獵,狩獵。

  2.勁:強勁。

  3.角弓:用獸角裝飾的硬弓,使用動物的角、筋等材料製作的傳統複合弓。

  4.渭***wèi***城:秦時咸陽城,漢改稱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5.鷹:指獵鷹。

  6.眼疾:目光敏銳。

  7.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是古代盛產美酒的地方。

  8.細柳營: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之地。《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藉此指打獵將軍所居軍營。

  9.射鵰處:借射鵰處表達對將軍的讚美。雕:猛禽,飛得快,難以射中;射鵰:北齊斛律光精通武藝,曾射中一雕,人稱“射鵰都督”,此引用其事以讚美將軍。語出《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

  10.暮雲平:傍晚的雲層與大地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