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小時候的故事

  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總統,在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些小故事值得我去學習。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歡迎閱讀!

  篇1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從小就很聰明,經常幫助村裡人解決難題,人們都很喜歡他。

  一天夜晚,村民約翰的毛驢被人偷走了,他跑來求小華盛頓幫忙。小華盛頓想:“現在又不是播種的季節,小偷偷驢幹什麼呢?一定是想賣出去換點錢。”他就讓約翰先回去安心地睡覺,兩人約好第二天一早就到鄰村的集市上去。

  第二天一早,小華盛頓和約翰果然在鄰村的集市上發現了那頭驢,小偷正牽著它起勁兒地叫賣呢。約翰一把抓住小偷,說這頭驢是他的。可小偷一口咬定是自家的毛驢。於是兩個人爭執不休,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正在這時,警察聞訊趕來了,小偷還是一口咬定驢是他的。

  這時,小華盛頓走上前,捂住了毛驢的雙眼,問小偷:“既然你說驢是你的,那你一定知道它哪隻眼睛有毛病啦?”

  小偷撓了撓頭,大聲地說:“左眼。”

  小華盛頓鬆開一隻手,眾人一看,驢的左眼好好的。小偷忙改口道:“我記錯了,是右眼。”小華盛頓聽了,哈哈大笑,他把另一隻手也鬆開了。圍觀的人一看,驢的右眼也是好好的。小偷尷尬地低下了頭。

  小偷被警察帶走了,約翰和小華盛頓也高高興興地牽著毛驢回家了。

  篇2

  美國的開國總統是喬治 華盛頓。華盛頓小時候非常頑皮。

  有一天,爸爸外出沒在家,華盛頓把爸爸使用慣了的一把小斧頭,緊緊握在手裡,亂砍著玩。他一會兒在這兒試試,一會兒又在那兒砍砍。

  玩著玩著,他快步跑到了花園。

  他舉起小斧頭 ,嘟嘟嚷嚷地說:“來吧 ,我的朋友,我要在你身上試試斧頭 。” 說著一斧頭砍了下去,只聽 “咔嚓 ”一聲,那小樹便成兩截,躺在地上。

  嘿,華盛頓美滋滋跑著玩去了……

  誰知,這一砍不要緊,可真闖了禍。這株小櫻桃樹是爸爸花高價買來的優良品種,用它來搞試驗的。

  這當兒,爸爸邁著步子,由外面回來了,當他望見那心愛的小樹已被砍倒,十分生氣,幾乎要大發雷霆!

  爸爸要弄清楚這是誰在搞破壞,生氣地說:“要是讓我發現是誰砍的樹,我要,嗯,我就要……”爸爸說這話時,臉色鐵青,嘴脣在哆嗦。

  小華盛頓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後來他終於恭恭敬敬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五一十地說明了事情的經過。

  “爸爸,請您懲罰我吧,這錯事時我親手乾的,主要是想試一試這把斧頭鋒利不鋒利,所以我就,就……”

  爸爸一把摟住小華盛頓非常激動地說:“喬治,我的好孩子,爸爸非常喜歡你的誠實。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棵可愛的櫻桃樹,也不願意我的孩子說一句謊話。”誠實的華盛頓長大後,終於成為美國的第一位總統。

  華盛頓怎樣建立美國

  1775年至1781年,華盛頓領導大陸軍與強大的英國軍隊作戰。在這場獨立戰爭中,華盛頓選擇了正確的戰略,如同古羅馬費比烏斯·馬克西姆斯***Fabius Maximus***在第二次布匿戰爭的戰略***費邊戰略***,持續的拖延敵人將能使英國人如同當年的漢尼拔一樣,"攻到了門外"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很快英國人將會了解到繼續作戰只是浪費資源,他們只能追擊美軍進行混戰,卻無法徹底捕捉到美軍的主力。

  與此同時,華盛頓伺機出擊。1776年他不費一兵一卒便收復了波士頓,儘管在隨後的紐約戰役和長島戰役中他戰敗了,但他不屈不撓堅持鬥爭,在1776年末和1777年初先後奇襲特倫頓和普林斯頓,均獲全勝。1777年10月,他麾下的霍雷肖·蓋茨和本尼迪克特·阿諾德等率領北美大陸軍在薩拉託加將柏高英率領的5000英軍包圍並俘虜,美國獨立戰爭出現轉折。最後在1781年,華盛頓親自率領大陸軍將康華利***又譯查爾斯·康沃利斯***所率的英軍圍在約克鎮。在美法聯軍的進攻下,1781年10月,康華利和7000名英軍向美軍投降。這次勝利是華盛頓戎馬生涯最輝煌的時刻,也標誌著北美戰場上戰爭的結束——北美人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戰場上的勝利加速了美國的獨立,例如收復波士頓促使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然而華盛頓並非只知戰爭的赳赳武夫。他正確地瞭解到這場戰爭將會經由外交途徑取得勝利,而不是靠著士兵們。約克鎮大捷後又過來了兩年,經過外交談判,英國終於承認美國獨立,居功至偉的華盛頓選擇退隱。

  然而,新生的美國面臨重重困難。作為一個邦聯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只是由13個州組成的鬆散聯盟。1786年的謝司起義終於震動了統治集團,他們不約而同地認識到強化中央權力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就這樣,1787年華盛頓再次出山,作為制憲會議主席主持制定了《聯邦憲法》,確立了一個真正的全國政府,此前《邦聯條例》下的鬆散聯盟終於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

  華盛頓怎麼死的

  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於1732年生於佛吉尼亞州。他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被任命為革命軍統帥,擊敗了英軍,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又主持起草了憲法草案。華盛頓在17***被選為美國首任總統,在紐約宣誓就職。八年任期內,他進一步維護了民主共和的國家體制、選定了新的國都,被譽為美國的“國父”。他在1797年謝絕了國民要他連任總統的請求,退歸自己的家鄉維能山莊***Mount Vernon***,開始享受田園生活。

  一般人很難想象,身材魁梧的華盛頓總統其實體質脆弱,長期生活在病痛之中。他是靠著超乎常人的毅力,完成了國家獨立的輝煌業績。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在四十歲左右因病謝世。他本人從十七歲開始就遭受到瘧疾、天花的折磨,雖然死裡逃生,面部卻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他在照顧患結核病的弟弟時,自己又罹患了結核性胸膜炎。剛滿二十四歲的華盛頓,又先後與流感、痢疾結緣。即使在總統任期內,也曾不止一次復發虐疾和流感。他私下裡多次流露過對自己體質的擔憂。然而誰也不曾料到,最後奪去華盛頓生命的,竟是一次急性細菌感染和當時認為最可靠的治療方法–“放血療法”。

  這種基於古希臘醫學“四體液”學說的治療原則,最初由古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可利 ***Empedocles*** 所提出,經過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和古羅馬名醫蓋倫 ***Galen*** 的推崇,成為西醫治療的“經典”手段。兩千多年來一直在西方醫學中被廣泛應用。直到二十世紀初還被不少名醫所採用。據說中國民間的“刮莎”療法,也多少受到過它的影響。

  1799年12月12日的維能山莊,雨雪交加。年逾花甲的華盛頓依然像往常一樣,騎著馬去巡視他心愛的莊園。等他回家用晚餐的時候,全身衣服已經溼透。戎馬一生的華盛頓,對此毫不在乎。他連衣服也不換就坐下用餐。第二天一早,華盛頓開始感到喉嚨有些痛。到傍晚時分,他開始發熱,喉嚨也有些變啞,但他依然沒有在意。

  第三天凌晨,華盛頓的體溫越來越高,喉嚨疼痛加劇,講話也有些困難。天明時分,夫人為他拿來一些自制的合劑,但華盛頓已經難以吞嚥下去。總統的一位管家懂得一些放血的技術,於是被叫來為華盛頓作了第一次放血,大約有500毫升,但總統的情況並無好轉。總統的私人醫生隨後趕到維能山莊,他給總統又施行了一次放血,並採用了一些輔助療法。但總統的病情依然沒有改善。於是又第三次放血。另外幾位醫生到達之後,又為病重體弱的華盛頓施行了更大量的放血,這一次放血將近1000毫升。雖然有一位在場的年輕醫生表示反對,但華盛頓本人和另外三位醫生卻堅持繼續放血。這一次,血流的速度已經明顯減慢。經過了先後四次、總量達2500毫升的放血和其它輔助療法,華盛頓的病情不僅毫無改善,反而越來越差。

  傍晚時分,他預感到情況不佳,恐將不久於人世,便開始交待後事,並一一感謝在身邊照顧他的醫生、朋友、和家人。1799年12月14日晚間11點左右,這位功勳卓著的美國國父停止了呼吸,終年67歲。

  關於華盛頓的病因,一百多年來醫學界一直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人曾認為是“扁桃體周圍膿腫”,也有不少人認為是“白喉”或肺炎,但這些懷疑都先後被排除。據弗吉尼亞內科醫師威爾斯***W.A. Wells***1927年對華盛頓的病情進行仔細分析之後認為,華盛頓感染白喉的可能性極小。他所罹患的,很可能是一例上呼吸道的急性鏈球菌感染,並導致會厭部和聲帶的高度水腫,所以引起發聲困難和窒息。這是目前大多數人所接受的診斷。遺憾的是,在華盛頓的時代,人們對於細菌一無所知,抗菌素當然還沒有問世。而放血偏偏又是當時醫學界廣泛接受的“標準療法”。這位統率千軍萬馬的英雄終於不敵小小細菌,加上大量失血,成了時代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