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梳理

  學習是一個知識點整合的過程,生物知識點很多,為了方便同學們複習,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梳理,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動物的運動

  1.動物的行為: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於它們存活和繁殖後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行為。

  2.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也可以說成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的。

  3.關節由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腔、關節囊、關節軟骨組成,也可以說成是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組成

  4.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要的能量,依賴於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5.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提重物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同時收縮;舉重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同時收縮;兩手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同時舒張。

  6.肌肉由肌腱和肌腹組成,肌腱可以繞過關節連線在不同的骨上。

  7.當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時,就會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產生運動。

  8.動物的運動有利於覓食、躲避敵害、爭奪棲息地和繁殖後代,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社會行為

  1.白蟻群體中的分工合作:

  蟻后:專職產卵

  雄蟻:與蟻后交配,交配後就死亡

  工蟻:覓食、築巢、照料蟻后等

  兵蟻:專司蟻穴的保衛

  2.狒狒群體中首領雄狒狒享有特權,它要優先享受食物和配偶,其它狒狒對它的攻擊不敢反擊,要表示順從的姿態。同時,它也有保衛群體的義務。等級制度最明顯。

  3.社會行為的特徵:群體內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4.群體中資訊交流的方式:動物可以通過動作、聲音、氣味等進行資訊交流。

  5.群體中資訊交流的意義:有利於群體內的交流、有利於群體覓食、禦敵和繁殖後代。

  6.群體中資訊交流的應用:用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可以用來誘殺害蟲,從而控制害蟲的數量。

  7.通訊的含義:一個動物群體中的某個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資訊,接收資訊的個體產生相應的反應,這種現象叫做通訊。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病毒

  1.19世紀末,伊萬若夫斯基在研究菸草花葉病的病因時發現了濾過性病毒

  2.19世紀末,口蹄疫病的研究證明了濾過性病毒的存在。

  3.20世紀初,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了菸草花葉病毒。

  4.病毒可以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三類。

  5.動物病毒:寄生在人或動物的活細胞內的病毒。如流感病毒

  6.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細胞內的病毒。如菸草花葉病病毒

  7.細菌病毒:寄生在細菌體內的病毒,又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8.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組成。

  9.病毒的生活方式:營寄生生活,利用活細胞的物質製造新的病毒,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當環境適宜時,又開始生長和繁殖。

  10.病毒與人類的關係:一方面會使人患病,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生物防治、基因工程、製作疫苗等方面來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