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名聲實用文字閱讀原文附答案

  名聲實在僅是與他人相比較的結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對比,所以,評價也就因時因人而異。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論名聲》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論名聲》實用文字閱讀原文

  每個人皆能求得榮譽,只有少數人可獲得名聲,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獲得名聲。

  這類成就可分為立功、立言二種,立功、立言是通往名聲的兩條大道。兩條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異在於功業如過眼煙雲,而著作卻永垂不朽。 極為高貴的功勳事蹟也只能影響一時,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卻是活生生的靈感源泉,可歷千秋而長新。功業留給人們的是回憶,並且在歲月中漸漸地被淡化,終至完全消失,除非歷史將他凝化成石,流傳後世。 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舉例來說,亞歷山大大帝所留在我們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與事蹟,然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荷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躍在每個學子的頭腦中,其影響一如他們生時。

  立功需要依賴機遇才能成功,因此得來的名聲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功業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也的確是靠風雲際會才能爆發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戰功的評定,它所依據的是少數見證人的證辭,然而這些見證人並非都曾在現場目擊,即使果然在場目擊,他們的觀察報道也不一定都公允。 以上所說的是有關立功的幾個弱點,但可以用它的優點來平衡。立功的優點在於它是一件很實際的事,也能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與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賴偶然的機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學問才可以長存不朽。 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價值是很難斷定的,內容愈深奧,批評愈不易。 通常,沒有人足以瞭解一部鉅著,而誠實公正的批評家更是鳳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聲,通常都是累積許多判斷而成的。 在前面我已提過,功業留給人們的是回憶,而且很快就成為陳年舊物了;然而有價值的著作,除非有喪失的章頁,否則總是歷久彌新,永遠以初版的生動面目出現。所以,著作不會長久被誤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見的籠罩,在長遠的時光之流中,終會還其廬山真面目。 也只有經歷了時光之流的衝擊與考驗,人們方能來評論著作,而它的真正價值也才會顯露出來。

  名聲實在僅是與他人相比較的結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對比,所以,評價也就因時因人而異。某人的名聲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聲望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衝擊或湮滅。因此,名聲是依靠絕對價值來評判的,而所謂絕對價值,只存在於那些出類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視同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為他人剝奪。所以為了增進我們和社會的幸福,我們應該全力追求偉大的頭腦和心靈。 沒有反射體我們無以看到光線,沒有沸揚的名聲我們便不可認識真正的天才。 然而,名聲並不代表價值,許多的天才沉沒於默默無聞之中。萊辛便說過:“有些人得到了名聲,另一些人卻當獲而未得。”

  《論名聲》實用文字閱讀題目

  1. 文章說“立功”與“立言”是通向“名聲”的兩條大道,請簡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區別。***6分***

  2. 文章最後一段說“名聲是依靠絕對價值來評判的”,又說“名聲並不代表價值”,二者是否矛盾?請簡要分析。***6分***

  3. 我國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說法,請結合本文談談你的認識。***6分***

  《論名聲》實用文字閱讀答案

  1. 立功的影響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則是無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機遇,立言則無需機遇。 立功很實際、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諸多判斷的累積、不易被理解。

  2. 不矛盾,這是兩個不同層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聲依賴其內在價值。 後者是指因缺失條件而未獲得名聲的人,其內在價值同樣不朽。

  3. 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樹立聖人之德;“立功”包含功業和聲名;立言則指創立學說。

  我國傳統文化認為立功優於立言;叔本華則認立言優於立功。 但它們都強調“德”的首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