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寫作教學指導

  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散文呢?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教了多年的語文,輔導了多次的作文,評閱了多篇的習作,發現學生作文的狀況是出類拔萃之作鳳毛麟角;平庸乏味之作俯拾皆是。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自己的總體感覺是“欲語淚先流”。回想起來,自己的作文教學,很少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很少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與個性表達,很少在細微處指導學生的語言表達,發掘學生的思想感受,致使他們的作文立意不高,選材脫離生活,內容枯癟,情感缺失,語言乏味。面對新課改和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深刻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為了改變這種被動的教學局面,注重作文指導的有效性,我以為就敘事性散文寫作教學而言,必須在指導細節方面下工夫。

  之描寫

  描寫是指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的形態、特徵作具體、生動的描摹和刻畫,使讀者對描寫物件有了更加真切、具體的感受和印象,如果運用得好,就能達到使“其面目精神,躍然紙上,勃勃欲生”的效果。

  凡是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再現的環境風貌都是需要藉助描寫的手段進行的:“他雙手叉著腰,把身子朝後一仰,眯縫著眼睛,仔細打量著光屁股、赤腳丫的小傢伙,忽然爽朗地大笑起來。”這段文字就突出了人物的形態、動作和表情,能激發讀者去想象,如見其人。

  高爾基說:“文學家的材料,就是和文學家本人一樣的人。”美國作家海明威也講過:“作家寫小說應當塑造活的人物。”敘事性散文的寫作也是如此,因此,在刻畫人物上要調動多種表現手法,包括從外在風貌到內心世界進行形象逼真的描寫,這樣才能塑造感人的藝術形象,才能見到栩栩傳神、活靈活現的鮮活人物。

  至於人物的語言、心理、神態等描寫也同樣能讓人物鮮明起來,讓文章鮮活起來。描寫的方法也類別很多,像工筆與白描、靜態與動態、對比與襯托等描寫手法,我們應該認真、細緻地做好指導,並持之以恆地訓練下去。實踐證明,通過長期訓練,我校大多數學生描寫水平很有長進,原來空乏的句子變具體了,平庸的句子變神奇了,平淡的句子變生動了,呆板的句子變鮮活了。

  之鋪展內容

  考場作文經常會出現立足生活很到位,精彩片段也過得去,鮮活語言還可以,可內容充實沒法提的問題。也就是說,有些學生寫出的作文總是很單薄、膚淺、平淡。我想,這很大程度上是學生沒有掌握或根本不會鋪展內容造成的。文章內容由單薄、膚淺到具體充實。也同樣能讓回憶性敘事散文感染讀者。

  更深刻。有一篇《伸出你的手》的習作用了較大的篇幅寫了自己的姥姥施捨一位沿街乞討者,強烈呼籲要人人獻出一點愛,在結尾處小作者大聲疾呼,在這世上有多少流落在異鄉的遊子,有多少一年到頭吃不上一塊肉的窮人,又有多少風餐露宿的打工仔……是啊,只要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一毛錢,一頓飯,一件衣服,都代表你的一份愛心。請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段文字如果單單記敘姥姥施捨的飯菜,就顯得單薄、膚淺。本文由一位施捨者聯想到天下的施捨者,由一位貧寒者聯想到天下所有的貧寒者,文章內容就豐厚起來,表達也就顯得有力。

  鋪展內容的方法很多,如散點式、多角式、情景式、對比式等等。只要認真研究實踐,認真指導練習,學生的寫作一定會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之欣賞生活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用不同的問題和表達方式來反映社會生活的。

  所以,作文也是生活,也源於生活。如果不能認識生活和真正地感受生活,學生只能閉門造車、胡編亂造。達不到真正感人的目的。平時,我們要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留意身邊的事情,積累寫作素材。只有這樣,才能“為有源頭活水來”。

  葉聖陶先生說得好:“生活充實,才會表白出、抒發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豐富的現實生活應充分走進學生的心靈,湧向學生的筆端。令人遺憾的是,較多學生對周圍的一切有所感受,但認識膚淺,對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獨到發現,對生活中的假醜惡缺少深入思考,行起文來怎麼會有怦然心動、一吐為快的境界呢?為此,我們要創設條件讓學生走進社會,投入生活,讓他們親近自然,親近社會,使他們對沸騰的社會生活,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有直觀的印象,深刻的瞭解。

  另外,我還要求學生留心生活小事對心靈的觸動,留意周圍人們的言談舉止,並堅持在日記中記下這轉瞬即逝的日常觀察所得。從中我也受到啟迪,作為教師,自己應當時時留心生活,欣賞生活,並把自己對生活的發現真誠地告訴學生,這樣,就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學生的思維習慣,不知不覺地教給學生欣賞生活的方法,促進學生去用心欣賞生活。日積月累,學生對生活的領悟就會深刻起來,信手拈來,坦誠寫出,就會是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之寫好片段

  寫整篇文章固然重要,但費時較多,因此,若想把敘事性文章寫得感人、打動他人心靈,那麼常寫片段是一種好方法。所謂“片段”就是文章中的一段或幾小段。要求集中完整,這對寫好整篇文章是有極大幫助的。

  怎樣寫好作文片段呢?就記敘文而言,我這樣要求學生:

  1.圍繞一箇中心寫。內容集中完整,不能漫無目的地遊離中心。

  2.要真實。必須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觀察所得,不能脫離生活,編造離奇的故事。

  3.要具體。寫出自己所看到的或聽到的情景,不能空洞無物。

  4.要寫出自己的點滴感受,也就是要賦予片段一定的思想意義。

  5.描寫景物要細膩,刻畫人物要生動、形象,給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藝術效果。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寫作文片段的水平,我以八一班和九年級兩個班為實驗研究班,結果發現,他們的寫作能力明顯增強,精彩片段不斷湧出。現在面對紛繁的大千世界,學生不是害怕作文了,而是喜歡作文了。

  總之,立足生活之沃土,張揚寫作之個性,這是符合新課改理念的。因此,在敘事性散文寫作教學中,只要教師多注重細節的指導,讓學生用自己獨到的筆法去描述眼中獨美的世界,用學生縝密的思維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與假惡醜,學生的習作也就會在“求真、求精、求鮮、求實、求新”上表現得更好,他們在敘事性散文的寫作能力上也就會不斷提升並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