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閱讀題答案

  通往道德淨化、人生純粹的世界不會有什麼康莊大道。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閱讀原文:

  他——25歲就獲得哲學、神學兩個博士學位,管風琴演奏家,法蘭西科學、道德和政治科學院的院士,哲學家薩特的堂叔,德國總統特奧多爾·豪斯的證婚人,大文學家羅曼·羅蘭、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終身朋友……

  他就是施韋澤。他讓人想到中國抗戰時期來中國的諾爾曼·白求恩:一個純粹的人。30歲的他,突然宣佈將奔赴非洲叢林去當一名鄉間醫生,為此,他轉而學醫,八年後,他以醫學博士身份開始了他52年的艱辛的人道主義實踐生涯。

  從決定到啟程,八年,八年啊——

  是利他主義嗎?他不像唐·吉訶德向風車衝殺那樣。是上帝的召喚嗎?他風趣地譏笑用上帝召喚來解釋他的選擇的教士:“他們的聽力比我好!”是出於對苦難的同情嗎?他認為僅僅出於同情顯得太狹隘。

  與他同時代的一位作家認為:缺少歷史闡釋和淳樸氣息的非洲比由歷史學說填滿的精緻的歐洲更能撫慰他的心靈祈盼與飢渴。愛因斯坦也認為:非洲的事業對於我們在道德上麻木和無心智的文化傳統來說是一種逃匿和擺脫,而面對這種選擇的機會,個別人是無能為力的;但施韋澤是一個例外,他在對浮士德的精神依戀之中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和責任。

  他的道德祈盼、心靈飢渴,直指純粹人生的倫理追求和實踐需要,由“意會”走向了言說。1915年的一天,他覺得自己像個“在漏船中的人,這條船不能駛向大海,必須打造一條新船……”這時,一個新詞突然閃入腦海:敬畏生命。這個詞似乎讓他找到了純粹的彼岸。

  “敬畏生命”主張生命是無條件的神聖、無條件的有價值,從而使道德純粹求諸內心成為可能。人類原初的道德衝動與他深層次的理解隨後被他拉向哲學,界定為一種“生存意志”:一種“自我的意欲生活的生命”,他畢生的利他主義的道德實踐也源於這一生存意志的衝動。“當我為其他生命奉獻出自己時,我永恆的生存意志便與永恆者結合,因為所有的生命都是一體的。”在施韋澤看來,正是這樣一種有幾分神祕的“生存意志”引出了道德生活的淨化與純粹。

  施韋澤似乎要說這樣一個道理:在探索生命意義的過程中,僅有科學、技術的知識與實踐無法進入純粹的疆域,甚至不能給人類帶來有益的東西。愛因斯坦也有類似的感觸:“僅憑知識和技術並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人類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的倡導者和力行者置於客觀真理的發現者之上。”話雖這麼說,通往純粹人生的路上行人寥寥。有人說:“人類不可以從兩頭點燃一根蠟燭。”但施韋澤堅持認為:“如果夠長的話,可以這麼做!”

  施韋澤固然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中體驗這種快樂,但社會價值機器卻未必能認同這類貢獻。他艱苦卓絕的醫療探索與創造性實踐,沒能得到醫學界的重視。雖然他是諾獎得主,但拿回的是和平獎。他一生中接受過數十次獎勵,只獲得過一次醫學領域的不太出名的獎章,新銳的醫學家還不時批評他思想保守,只熱衷於重複性的技術操作,不重視時新的技術成果。他的醫院也一點都不現代化,但他的叢林醫院在高度技術化與高度組織化的醫學時代裡保持了對病人個體的尊重、人性的溫情,以及在適宜技術處置下的一流療效。在他眼裡,過度技術化的醫學常常導致醫患關係的冷漠。還是愛因斯坦理解他:“這個人的影響與其說來自令人讚歎的成就,毋寧說來自他那對通常的理智來說難以把握的整個人格。”

  儘管通往道德淨化、人生純粹的世界不會有什麼康莊大道,但他依然享受著這條羊腸小道上的精神風光,這就是自信,這就是個性,來自內心的純粹的自信和個性!

  ***節選自王一方《醫學人文十五講》***

  《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本文開頭簡略提及白求恩,這樣是為了引出對施韋澤的介紹並與施韋澤做類比,強調兩個人在醫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B.施韋澤的一生多次獲得各類獎項,但在醫學領域卻並未受到充分肯定,扭曲的社會價值反而促使他的叢林醫院堅守傳統療法。

  C.宗教精神並不能準確解釋施韋澤學醫八年、奔赴非洲行醫的原因,“生存意志”的衝動促成了他畢生的利他主義的道德實踐。

  D.施韋澤關於“敬畏生命”和“生存意志”的論述強調內心體驗與生命意義,表達了對科學、技術的知識與實踐的強烈排斥。

  E.施韋澤認為,尊重生命可以使全世界產生精神上的關聯,而中國文化中樸素自然而又符合理性的精神也與他的“純粹”有相通之處。

  ***2***施韋澤放棄已有的生活,毅然奔赴非洲叢林行醫的原因是什麼?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

  ***3***文章三次引用愛因斯坦的話有何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

  ***4***在“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上應具備哪些品質?請結合施韋澤的事蹟談談你的看法。***8分***

  ——————————————————————————————————————

  《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閱讀答案:

  12.***1***C3分,E2分,A1分。***A項,“強調兩個人在醫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片面;B項, “扭曲的社會價值”不準確,“促使他的叢林醫院堅守傳統療法”因果關係不成立;D項,“強烈排斥”曲解原意。***

  ***2***①思想中的利他主義。施韋澤去非洲行醫,“為其他生命奉獻出自己”;②實踐中的人道主義。他療治病痛,而又不缺乏對生命的尊重與溫情,希望“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

  ③倫理追求中的純粹主義,淳樸的非洲比精緻的歐洲“更能撫慰他的心靈祈盼與飢渴”,純粹的精神依戀使他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和責任。***每點2分***

  ***3***①前兩次引用分別印證了作家、施韋澤的觀點,第三次引用則突出了施韋澤非凡的影響與人格;②愛因斯坦是科學巨擘,也是施韋澤的終身朋友,引用愛因斯坦的言論,使觀點更具有說服力,增強傳記的真實性;③豐富了傳主形象,更加突出了施韋澤的追求道德淨化、人生純粹的心靈境界和尊重生命、充滿溫情的人格魅力。***每點2分***

  ***4***①應有崇高的道德追求和思想境界。施韋澤基於對“生命意志”的挖掘,追求道德生活的淨化與純粹;②應有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意志信念。施韋澤52年的艱辛的人道主義實踐生涯可謂長久。③要有堅定的精神寄託。施韋澤在對浮士德的精神依戀之中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和責任,撫慰了自己的心靈祈盼與飢渴。④要有精湛的技藝和強大的自信。施韋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醫療探索與創造性實踐,他的叢林醫院保持了對病人個體的尊重、人性的溫情,以及在適宜技術處置下的一流療效。⑤要有出眾的智慧和卓有成效的實踐。施韋澤將內心的衝動引申為“敬畏生命”“生存意志”等哲學詞語,又敏銳地意識到單純的知識和技術並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並以自己獨特的理念指導行醫實踐,從而在精神領域和實踐領域都取得了大的成就。***每點2分,答出4點即可給滿分***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相信這些對你會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