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讓背誦走進我們的新課改

  內容摘要: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生的聽力,詞彙量等有了很大提高,但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倡採用背誦的方法;背誦教學的優勢;純正的發音是背誦的前提,多次模仿朗讀直至背誦;如何背誦才有效?背什麼?背誦+默寫

  論文關鍵詞:存在問題;背誦;背誦優勢;背誦方法;如何背誦

  中山市實施新課改,使用《新目標英語Go for it 》教材已經多年了。今天的英語課堂從以前的死氣沉沉,教師“一言堂”已經走向學生自主學習,活潑生動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既有遊戲,講故事,唱歌,表演,又有搶答,比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學生的詞彙量、聽力等方面都提高了很多;但似乎總少了點什麼;常聽到老師們抱怨:現在的學生很懶,懶得單詞記不牢,句子,短文也是懂非懂,單項選擇很差,語法似乎沒有學過,寫作更是簡單,照抄,照搬,沒有新意…….仔細地反思,課堂教學究竟存在什麼問題……。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聽了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老師的講座,他關於背誦的精闢論述使我豁然開朗。

  事實上背誦也可以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走進初中的英語課堂,從而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背誦”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就有的學習語言的祕密武器,這是全人類學習語言最為科學的方法!任何教學首先是背!這是中國古代長期以來形成的經驗性的認識,也被認為是最優秀的學習方法。對任何人來說,不管什麼方法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付出最低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成功就是最好的方法,而中國的背書就是這種方法!我們的祖先留下很多膾炙人口,意義深長的名言---熟讀唐詩三百遍,不會做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博聞強記。

  一、背誦教學的優點

  經常朗讀背誦,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處於一種有意義的語言情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進行美的薰陶,著實是一種高效率、低難度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果使用恰當,背誦一定會為英語課堂開闢一個新的天地,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只有在頭腦中輸入大量的英語才會在使用時輸出。背誦一些琅琅上口的固定短語,句子,短文等。如:背誦每個單元的標題:以九年級為例:①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 /②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③Teenagers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 這些句子簡短易於背誦又實用,包含了每個單元的要點,又包含了一些常用的短語,介詞或者語法。如第①句介詞for 的用語第②句used to後跟動詞原形,短語“害怕” be afraid of ,第③句含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 should beallowed /以及allow的用法。

  二、正確發音是背誦的重要前提

  要想背誦在教學中起到滿意的效果,就首先必須有純正的語音。中國的學生,尤其農村中學的學生要想有一口流利的發音,就必須模仿朗讀,背誦。反覆聽磁帶,跟著磁帶反覆朗讀,背誦。Go for it !教材每個年級的的朗讀磁帶或者《英語週報》的聽力,李陽老師的《五分鐘突破初中英語》***這些磁帶都是純正的發音***,可以跟著錄音一遍又一遍地模仿朗讀直至背誦。

  三、背什麼 除了背標題,還可以背單項選擇,背聽力材料,甚至課本上的3a的短文。或者選擇中考口語模擬試題第一題的短文來背誦。課堂上也可以使用背誦的方法,在初三的複習階段,尤其是複習語法時,很枯燥,我就經常採用背誦的方法,比如複習現在完成時態時間狀語,我將每一個時間狀語都讓學生來造句,然後全班一起選出有代表性的句子加以背誦,I have already finished my homework ./She has justcleaned his room./ He has ever been to Shanghai twice ./We have neverclimbed Hua Mountain ./Mr. Smith has been in Guangzhou for twoyears./They have known each other since 2006.另外關於延續性動詞,老師經常講,但學生總是“一頭霧水”,在講解明白之後,我也採用背誦法,I’ve had the pen for one month ./The cat has been dead fortwo months ./You can keep the book for two weeks ./Shehas been awayfor two days ./The film had been on for five minutes when I gotthere .這些句子是中考的難點也是考點。

  四、如何背誦最有效 如何背誦才能有趣而又事半功倍呢?首先,要充滿信心,要不斷地告訴自己,背誦這麼簡單,我一定行!還需要有耐心,需要堅持,堅持很重要。第二,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切勿死記硬背。第三,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不管任何東西,必須先讀熟,再此基礎上背誦,就容易多了。第四,選擇最佳時間背。不要在自己疲勞的時候背,一定要選擇自己狀態最佳的時間背誦。比如早讀課等。第五,有效的背誦次序是;熟讀單詞和片語、熟悉中文、熟讀短文、逐段背誦、不斷反覆、直至脫口而出!經常背誦,隨時隨地背誦,多次地重複背誦。在背誦了大量片語,句子短文之後,頭腦中已經擁有很多現成的優秀的英文,即頭腦中輸入大量的資訊,那麼在需要輸出時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的口語,聽力,寫作能力都會有長足發展。

  五、怎樣背句子、短文 在純正語音的基礎下,如何背句子,短文?一般的學生覺得很難。因此,我把一個長的句子劃分意群,便於朗讀和背誦。比如朗讀一篇這樣的的短文:The 29th Olympic Games was held on August 8,2008.Over200 countries took part in the games .Our Chinese team has got 51 goldmedals.That means …這樣的一篇短文時,按常規來朗讀都有難度,更別說背誦了,部分學生讀地結結巴巴,於是我將其劃分為The 29th Olympic Games/ was held/ on August 8,2008…劃分意群之後,反覆朗讀,我常採用中英文對照法,我說,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學生說,The 29th Olympic Games ;我說,舉行。學生說 ;was held我說,在二零零八年的八月八日。學生說,on August 8,2008.來練習;或者我說主語,謂語,賓語來進行練習,經過多次的重複,學生熟悉了很多,大部分已能將句子背下來。

  最後在背誦之後再加上默寫,會產生更好的效果。李陽老師在《我愛背誦》裡寫到“默寫也是我常用的方法。為了加強記憶,我堅持默寫。”“雖然這是一種笨的辦法,但效果很明顯。”“後來不管作業還是考試,諸如大小寫,標點符號,乃至拼寫之類的小錯誤都很少…”“背誦的東西多了,慢慢就產生了語感”。初中階段要掌握1600多個單詞,讓學生造簡單的句子,來背誦,再默寫;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也用此方法來過關。背誦簡單易行,便於操作,也可以延伸到課堂之外,如課後作業,背一段短文,或者背一首自己喜歡的詩歌,自己喜歡的英文歌曲等,既學了知識,又陶冶了情操。佈置假期作業背誦幾篇短文,或者其他內容的東西。讓我們在背誦的同時再默寫,豈不更好。

  背誦是我們的祖先曾屢次使用的方法,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讓她再次回到我們的課堂,隨時隨地抓好背誦。必將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理念

  範文二:讓學生輕鬆邁進習作大“門”

  論文摘要:讓學生輕鬆邁進習作大“門”

  論文關鍵詞: 學生 習作

  “習作難,教習作更難”,這是語文教師在長期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共識。然而,三年級的起步習作,那才叫難上加難,難於上青天。學生要從以往的寫話一下子過渡到寫習作,往往“沒的寫”、“不知怎麼寫”,既好奇又畏懼。面對學生的困惑,我們教師又如何才能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巧妙地把學生引進習作之“門”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引導。

  一、 巧引自然過渡,消除畏懼心理。

  學生初次接觸習作,既陌生又好奇,既有激情又感到畏懼。什麼叫習作,我能寫出習作來嗎?這高不可攀的習作真令學生望而卻步。教師也頭疼找不到好辦法把學生引上習作之路。這時我們不妨回頭再研讀研讀《語文課程標準》,《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具有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特點,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創設情景,開展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語言,先說後寫,由說到寫,從說話自然過渡到寫作,把學生輕鬆地引進習作之“門”。

  例如教學生寫第一次習作“介紹自己”時,我事先讓學生準備一面小鏡子。上課時,先創設情景把學生帶入實踐活動。師:真高興這學期又認識了你們這40多名新同學,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合作學習嗎?生:想。師:看著天真可愛的同學們,我真想一下子都把你們記住,可這麼多同學,怎麼記呢?你們願意幫老師想個辦法嗎?生甲:用相機照。師:可老師沒有相機呀。“唉!”生嘆氣。生乙:同桌互相看著畫像。師:圖畫畫得好的可以畫,那畫畫得不好的同學怎麼辦呢?生丙:還可以把自己的樣子寫出來,拿給老師課後一個一個地看,就很容易記下來了。師:同學們真聰明,為老師想出了這麼多好辦法,這樣吧,為了省時高效,同桌互相說自己***先說外貌,再說性格或愛好***,同桌認真聽,仔細觀察,如有說得不象的地方就提出來糾正。再把自己說的話寫下來,面對鏡子仔細看,如還有不象的地方再進行修改,改好後寫上學號交給老師。全班同學來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老師從中抽出一張,交給一位同學讀出來,其他同學猜是班上的哪一位同學。如有猜不出來的,老師揭曉謎底,學生集體找出那些地方寫得不象,幫助修改。遊戲結束後把作品還給學生,學生再進行補充修改。最後老師點題,今天我們就上了一節習作課,把你們剛才說的話寫出來就是習作了。寫習作難嗎?生:不難。師:想寫嗎?生:想,寫習作真有趣!

  二、 結合生活精訓練,積累素材尋方法。

  學生拿起筆,總找不到寫的,“沒的寫”、“不知怎麼寫”是學生存在的普遍現象。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可從以下兩方面訓練。

  一是以日記為紐帶,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和積累寫作素材的能力。要求學生寫日記,三年級的學生常出現“起床——穿衣、洗臉——吃飯——上學——放學——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這樣周而復始的流水帳日記,無任何作用,還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因此,教師要善於捕捉觀察時機,指導學生觀察,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讓他們從身邊的人、事、物開始觀察,同時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並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東西在日記中記下來,作為以後的寫作素材。這學期是秋季學期,在秋剛剛來臨時,我就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尋秋,並寫入日記。日記中,學生都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秋,寫出秋的一些特徵。有時我還抓住學生生活中剛發生的一些事按排學生寫主題日記,既有利於引導學生尋找寫作素材,又避免了學生記流水帳日記或隨便從課文中抄一段文字充數。

  二是讓學生從課文中尋找寫作方法。如第二次習作寫景,在那個單元中就有幾篇寫景的文章,在引導學生品讀、體會文章的內容的同時滲透寫作方法。如《托木爾峰》先總寫景色特點,再分寫雪山***略***和冰川***詳***,最後寫動物***略***和植物***詳***。讓學生了解到寫景要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中華世紀壇》又讓學生理清作者是按遊覽順序來寫的,滲透寫作順序教學。所以在寫第二次習作時,學生就有內容寫,能抓住景點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能按一定的順序來寫。

  三、 降低標準細心評,鼓勵評語激興趣。三年級的學生由於受觀察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的限制,寫出的習作往往空洞不具體,平淡無新異,錯別字多,語句不通順等等。老師批改起來很難、很煩,一筆否定嘛又傷學生的自尊,打擊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我認為評改起步習作應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起步習作要強調生活化,只要學生能寫出生活中的真實事例,表達對某人、某事、某物的真實感受即可,不必強求新異。否則會迫使學生說謊話,或者盲目抄襲一些優美的詞句、語段。如“深沉”“有幾分空靈”等類似的詞句,學生並不理解意思,放到自己的習作中鬧了不少笑話,評改時不要過於強調章法,技巧,只要學生能把事物敘述清楚就行,重點放在語句上,加強訓練學生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完整的意思,紮實打好寫作基本功。儘量保留學生原意,少作大面積的修改,尊重學生的感受、理解。在評語中要具體為學生指出成功在什麼地方,那裡存在不足,要怎樣修改。

  二是多挖掘鼓勵學生的成功之處和閃光點,激發寫作興趣。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詞語,或某句話中成功地運用了一個修辭,我都會用紅筆勾畫出來,註上“用得真好!”“寫得真棒!”等鼓勵性語言,讓學生醒目地看到自己的成功之處。我在評改起步作文時,只要學生習作文字通順,有真實感受,或有所進步,我都會毫不吝嗇地評上優,並附上鼓勵性評語,使學生真正獲得成功的體驗,在習作之旅中興趣盎然地起航!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胡麗芳河北師範大學2012-12-05

  2、試析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鄭少顏華中師範大學201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