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川崎病的意思和精選造句

  川崎病的意思是什麼呢?怎麼用川崎病來造句?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川崎病的意思,欣賞和精選造句,供大家閱覽!

  川崎病的意思

  小兒面板黏膜淋巴結綜合徵***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稱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選報道,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高發年齡為5歲以下嬰幼兒,男多於女,成人及3個月以下小兒少見。臨床多表現可有發熱、皮疹、頸部非膿性淋巴結腫大、眼結合膜充血、口腔黏膜瀰漫充血、楊梅舌、掌跖紅斑、手足硬性水腫等。由於本病可發生嚴重心血管併發症而引起人們重視,未經治療的患兒發生率達20%~25%。本病的發病原因至今未明。根據以往數次小流行中,曾有家庭發病情況,臨床上又有許多表現酷似急性感染,提示似有病原體存在。男嬰發病較多,日本發病率高,至今未找到直接致病病原體,感染的說法不能完全確立。在所有病原菌中最受關注的是鏈球菌,但至今從未由患兒體內分離到鏈球菌。也有人提到一種在禽獸間致病的耶爾森***Yersinia***菌中的假結核型株感染似與小兒面板黏膜淋巴結綜合徵相關,但也無法找到確實的證據。

  川崎病造句欣賞

  1、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甲基強的鬆龍衝擊治療難治性川崎病。

  2、目的總結川崎病的臨床表現及多臟器損害情況,提高診治水平.

  3、方法收集2例經法醫病理學屍檢證實的川崎病猝死的病例資料,回顧分析其臨床特徵與猝死機制。

  4、誰能想出來,為什麼老人不得川崎病?

  5、目的提高對兒童川崎病的認識.

  6、結論雙源CT對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病變的診斷有很高的價值,是超聲心動圖很好的補充。

  川崎病造句精選

  1.川崎症,孩子高燒不退的心臟危機。

  2.如果是得川崎症就有可能,甚至猝死。

  3.但川崎症可不是個容易被打敗的敵手,說它善於偽裝,恐怕不為過。

  4.如果有上述第1項症狀,加上第2~6項中的其中4項症狀,可診斷是川崎症。

  5.小朋友如果原因不明一直在發燒,醫生可以在適當基點做心臟超聲波,看是不是川崎症。

  6.川崎症,對許多孩子的父母來說可能很陌生,不過,它現在卻是兒童最常見的後天心臟病成因。

  7.本篇我們報告一位五歲患有此症成人型的女孩,起初被診斷為非典型川崎症併發冠狀動脈瘤。

  8.尤其川崎症會在全身引起發炎反應,難免讓焦急的家長病急亂投醫,甚至連醫生也弄錯方向或延遲診斷。

  9.雖然找不出原因,無從預防得病,不過,只要孩子***尤其是5歲以下***發燒超過5天,可以考慮主動跟看診醫生提是不是川崎症,把它當一種保常識。

  10.也約有七成得川崎症的孩子,發病最初如感冒般咳嗽、流鼻水***不一樣的是,川崎症會持續高燒***,約五成的孩子輕微拉肚子,病症像遭病毒感染。

  11.有些疾病的症狀類似川崎症,挑戰醫生的臨床經驗跟判斷,最需要區分的是猩紅熱,它也會有發燒、身上有紅疹、草莓舌、脫皮等和川崎症部分雷同的症狀表現。

  12.儘管國內外醫界數十年來持續探索,至今卻仍找不出造成川崎症的病因,目前只知應該經由病原感染到有特殊體質的人,這種體質產生特殊的免疫反應而造成的。

  13.大部分得川崎症的小朋友,身體的發炎反應會逐步消失,不不會有冠狀動脈問題,痊癒後生活正常,只有打免疫蛋白後11個月內暫時不要打水痘,MMR等活性疫苗,以免失效。

  14.臺大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吳美環指出,川崎症會引起全身的發炎反應,但其它器官的症狀會慢慢好轉,唯有心臟的冠狀動脈一被打了後,會在一部分孩子的心頭烙下傷痕。

  15.引起淋巴腺病變的原因不勝列舉;包括感染、淋巴或網狀內皮組織的原發性疾病或轉移性疾病、過敏性疾病、代謝及貯積症、原發性造血性疾病、慢性肉芽腫症、川崎症等。

  16.另外,川崎症發生率在4~6月的春夏季比較高峰,好像跟腸病毒流行季節後點關係,川崎症也有性別差異,男生比較容易得病,發生率是女生的1.6倍,得川崎症後,有1~4%的人會再發。

  17.正常孩子的心臟冠狀動脈約0.2、0.3公分,如一根牙籤粗細,因為川崎症而讓冠狀動脈發炎,腫大,破壞血管正常的形狀,變成冠狀動脈瘤,血流至此容易渦流,血流不順而容易有血栓。

  18.一旦確診為川崎症,醫界已有既定的治療方法,只要在發燒期間給病靜脈人注射“免疫球蛋白”,調節體內免疫反應,對絕大多數病人來說,除了可以退燒更可以有效降低對心臟的危害。

  19.臺大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吳美環提醒,川崎症有個很大的特徵,有些孩子發病時打卡介苗的疤會變紅,如果一個小病人發燒兩三天,看看他打卡介苗的疤有沒有變紅,可以由此比較早的診斷出川崎症。

  20.自四十幾年前,日本川崎富作醫生髮現這個病以來,至今沒有一個特定的檢查能幫忙醫生診斷病人得的就是川崎症,而必須依靠症狀表現,看是不是符合至少5項的診斷條件,加上病人又不見得會得每項症狀,難免發生誤判或延遲診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