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教育案例分析

  誠然,做班主任的確很辛苦,但如果在自己的教育行為中注入理性和藝術的力量,就會化難為易,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用情感轉化後進生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而班主任是學校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事高中班主任工作這半年來,雖然時間不長,卻感受頗深,我認為班主任的管理方式雖然多種多樣,卻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把班級建設的更好,讓更多的同學走上成功之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作為班級管理核心的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走進學生,經常性找學生談心,用真心換取學生們的真誠。情感性談話是開啟學生心靈的一把鑰匙,這種談話方式往往話題自由,態度隨便,於有意無意之間,隨意撿起,輕輕擲去,可是在學生心中激起的感情波瀾卻久久不能平靜.它不僅是班主任掌握學生思想,意志、情緒、興趣諸方面的手段之一,而且是師生雙方在精神上不斷豐富和更新的過程。

  去年,我接手了高三***3***文科班,可開學沒幾天,我發現班裡有個男生肖振瓏同學特別不對勁,他留著長頭髮,上課經常無精打采,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一問三不知,科任老師經常向我反映該生課堂紀律差,且在課堂上多次與我頂撞,為了懲罰他,起初,我讓他寫保證書,他卻拒絕上交保證書。我嚴厲批評他,看他無所謂的樣子,知道他心裡很不滿,即使寫了保證書,也是敷衍了事,批評多了,導致我們的關係僵化,只要我找他,他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定是哪方面又做錯了,想方設法狡辯,直接批評教育效果不理想,後來我改變方法,從同學中瞭解他的內心世界,他很自卑,有反叛心理,於是我耐心地找他談心,語氣溫和地與他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樹立自信心。站在他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通過這次談心,雖然時間不長,但他的變化卻讓我感到意外。第二天早上,我發現辦公桌上有人留了一封信,是那位男生寫的,在信中他告訴我和我談完話回到班級後,他就寫了這封信。他的原因很簡單,僅僅是因我的一句開場白,他說我的那句“你最近的學習怎麼樣?”讓他徹底改變了對我的看法,他說聽到這句話後使他突然覺得和我的距離拉近了。他的一番話讓我感動,五分鐘的談心居然可以改變一名學生的看法。自從那以後,我們的關係開始緩和了,他不再在我的課堂上睡覺、頂撞。反之,認識聽課,及時完成作業。

  還有一個學生開學沒幾天就有老師反映我班有個女生餘麗霞同學課堂表現很差,我一打聽才知道她在高二時就是老師眼裡的"頭疼生".上課不喜歡聽課,不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毫無興趣還經常與老師頂撞.這是我瞭解到有關她的全部情況 .面對這樣的一個女生,著實讓我心裡直打鼓:批評起作用嗎?談心有效果嗎?我能改變她嗎?用什麼辦法來轉變?有了前次經驗,我心裡有準備,我沒有直接在課堂上批評她,而是先側面瞭解她的情況,然後對症下藥.她的母親在開學前兩個月不幸得了癌症,正在治療當中,而她的父親因為生意的失敗對她總是批評多於表揚.她是生活在一個缺少愛的家庭裡,特別是母親的疾病給她帶來了痛苦與無助.瞭解了她的大概情況之後,我就利用課餘時間找她,與她聊天鼓勵她,給她勇氣,讓她知道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充滿希望.並號召班裡同學從學習、生活、上思想上多幫助她,在經過多次這樣的談心之後,她終於有了變化,上課不再睡覺,作業也能認真完成.臉上的笑容多起來了.現在的她不再是老師眼中的"頭疼生"了.通過與這位同學的交談,使我瞭解到同一個意思,可以講得冷冰冰,也可以講得熱乎乎,關鍵在於是否尊重學生的感情。

  從他們的身上讓我看到了學生需要老師的關懷,後進生更需要老師的關心與幫助,雖然他們的學習基礎差,是老師們眼中的差生,但是他們也要自尊,也需要被人關注,需要老師親切、隨和的談話,需要不斷地雙向情感交流。所以我們應該去接近他們,親近他們,和他們談心交心。

  通過這兩件事,我覺得做一個好班主任的先決條件是:瞭解學生,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因為現在的學生成熟都較早,思想較為獨立,遇事希望自己解決,希望老師以一種平等的姿態來對待他們。單方面的責罵、過分的包辦往往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因此明白一個人的感受要比明白真相更重要。 在與學生的溝通中話多並不見得有效,有時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進行交流,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使對方感受到被關愛。讓我們學會尊重和理解他們的那份純真的情感,因為我們也有曾經。

  二

  讓迷失的心靈再次飛翔

  那是07年10月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剛上完下午第三節課,正邁著輕快的腳步走回年段辦公室,這時班裡的一位男生緊走了幾步追上了我,怯生生的說到:“老師,有空嗎,我想跟你聊聊?”這位男生最近上課時經常走神,憑著班主任的那份敏感,我知道他一定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我也正想找他聊聊。“行,跟我去年段辦公室。”到了年段辦公室,我叫他在年段辦公室門口等我一下,我到年段辦公室裡放下教材和教案、洗乾淨粘滿粉筆灰的雙手,便立刻走出年段辦公室。

  “走,我們到‘環校路’去一邊走一邊聊。”

  “老師,您最近一定發現我上課時經常走神吧?”

  “是的,我正想找你聊聊,你最近遇到什麼問題了?”

  “……這個問題有點難以啟齒。”

  “沒關係,你今天能來找老師,說明你還是比較相信老師,無論問題多麼難以啟齒,老師會充分地尊重你、幫助你。”

  “……娟和我從小是鄰居,也是同學。進初中後,我和她仍是同校,但不同班了。我們始終相處得不錯,常一起上學,一起回家。現在念高中了,我們仍在同一所學校,但不在同一個班。高三以來,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她了,老是想和她呆在一起,上課時心神不定,下課鈴一響,我就往走廊跑,希望能遇到她,和她說幾句話。晚自習做作業時也常常想入非非,甚至睡覺時常常失眠。我很想把自己的情感明明白白地告訴她,於是我給她寫了一封信。誰知,她收到信後卻乾脆不理我了。看見我就遠遠避開。我很沮喪,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最令我傷心的是,原以為娟也喜歡我,現在卻弄得這樣難堪,連普通朋友做不成了。現在又到了高三最關鍵的一年,我該怎麼辦呢?我算不算早戀呢?”

  到了高三的學生,幾乎都有喜歡的異性,而且這些異性往往就是身邊的同學或者是曾經的同學。他們對喜歡的異性的言行舉止過分敏感。他們常會把對方對自己的好感當作對自己的“傾心”,而把自己對對方的好感當作“愛情”,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苦惱。這種苦惱處理的不好,輕者影響學習,重者還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這些問題,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逐漸意識到兩性之間的差異與兩性關係,並開始產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體驗,這是一個人性心理髮展的必然階段。隨著性器官、第二性徵發育的漸趨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識也逐漸產生和發展。女孩意識到自己變成了大姑娘,男孩發現自已長成了小夥子,這種明顯的生理變化和性發育成熟,很容易引起青少年對自身與異性的關注和好奇。 他***她***們強烈地意識到兩性之間的區別和兩性關係的存在,開始喜歡與異性交往,有的男女同學互相愛慕,產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體驗,最終出現了早戀。

  早戀是青少年教育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我思考一番後,對他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1.要清楚地認識到早戀的危害,用理智來戰勝這不成熟的感情。早戀最直接的危害是嚴重干擾學習。由於整日整夜滿腦子想著自己喜歡的那個異性,因此,會使你沒心思去學習,也覺得學習沒多大意思,上課注意力就難以集中。由於沒有認真聽講,因此,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差。有人說:事業的引力,愛情的驅力,歧視與壓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動力。因此,早戀處理得好,可以產生“合動力”。有關統計材料表明,那些在中學時代就耳鬢廝磨、如膠似漆地戀著的,大都是學業荒廢,愛情失敗,甚至有的由“愛得深”變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愛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學的青少年,多數不僅事業有成,而且能夠贏得愛神的青睞。因此,你要把眼光放得遠一點,要用理智戰勝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諦是戰勝自己,你能戰勝自己,便會擺脫早戀。2.要注意心理衛生。不看不適宜的報刊雜誌、影視節目,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多看一些偉人的傳記,培養自己的意志力樹立遠大的奮鬥目標。有些人早戀或者單戀,喜歡誇大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地位,認為對方的一言一行都與自己有關,甚至是受自己影響的。對方成績下降,捱了老師批評,以為這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因此,替對方難過;對方近日精神不振或者瘦了,認為這是因為對方想念自己的緣故,因此,自己很感動。青少年的這種心理,其實是一種“自作多情”。 青少年在這種對異性的想念和思念中,除了使學習下降外,還能得到什麼呢!3.要正確處理早戀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關係。每一個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隨著生理的逐步成熟,會開始關注異性同學,並希望瞭解他們,與他們交往,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絕大多數青少年都“早戀” 或“單戀”過一個自己很喜歡的異性。關鍵是青少年如何正確處理早戀、男女生正常交往的關係。對中學生而言,異性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不僅有利於學習進步,而且也有利於個性的全面發展。

  “老師,聽了你的話,我心情舒暢多了。我一定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去,多參加集體活動,進下一步充實自己,在08年的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謝謝老師!”

  目前該男生成績已穩步提高,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高考的最後衝刺。我也期待他在08年的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三

  知道父母生日的,請舉手

  高二,新學期伊始,我接掌高二***10***班,信心十足。班風建設,感恩教育,重中之重,但從何入手?翻開學生成長記錄卡,瞭解學生過去的表現,當看到楊為袖同學因為在校過生日喝酒被處分時,心中便有一計……。

  週一下午第三節班會課,一進教室,我便問:“你們的父母為你慶祝過生日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請舉手”。

  全班五十三位同學,五十三隻手高高舉起手。

  “我前天小生日,媽媽還特地燉了一隻雞送到學校來呢!”。有一位同學說道,全班譁然。

  “那麼,有為父母慶祝過生日的,請舉手,哪怕是一個祝福電話”,我問道,全班頓時安靜了許多。

  有三位同學舉起了手,還有幾位同學左右環顧。

  “那麼,知道父母生日的,請舉手”。我又問道,這時全班又像炸開了鍋似的,議論不休。部分同學舉起了手,有幾位同學舉起的手又猶豫的放下了。

  “不必顧慮,只是調查而已,請如實回答”,我做了補充。

  “一、二、三、四……”,我有意提高聲音:“共有十三人”。

  “感謝大家真誠的回答,剛才的調查只是瞭解而已,其實,與大家一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曾忘了父母的生日,但每年父母都會記的我的生日,我十歲生日時,媽媽煮了兩個雞蛋、一碗長壽麵、一把雞腿,我的生日在暑期,因此每到這一天,總能吃到熱乎乎的兩個雞蛋和一碗長壽麵,”

  “雖然只是兩個雞蛋和一碗麵”,我停了一下,“但寄託著父母無限的關愛和期望,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健康成長,又供我們上學唸書,容易嗎?”我反問道。“可我們卻忽視了他們,哪怕是收到生日時一句祝福的話”,全班鴉雀無聲。

  “父母是偉大的,古人把父母比天地,天地之大,誰與爭鋒?”我加重了語氣。

  “人常言:成才必先成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懂的尊重,學習從何談起?成人從何談起?更不用說成才了,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才會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才會尊重學習……,我又開始了演講,“那麼,我們班風的建設,就從感謝、尊重父母開始”

  接下來,我要求同學們兩件事,即:從今日起到明年的今日在父母的生日、父親節、母親節、元旦給他們打一個祝福電話或道一聲祝福***我還告訴他們父親節和母親節的日期***;每人在本月內寫一篇文章,題目為《我的父母》,要求真情實感,體裁不限,

  於是,大家開始行動起來

  一個月後,在肖輝玲語文老師的指導下,每人完成了題為《我的父母》的寫作,共五十三篇,我認真閱讀了每一篇文章,從中瞭解到許多發生在同學們與家長之間鮮為人知的事和發自內心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今後如何發奮努力感恩父母。我將他們的作品列印、編號並分期***每月兩期,每期八篇***發表在學習園地***作者略去***,還將部分優秀文章在班上宣讀。這樣持續了整整一個學期,後來我將這些文章列印彙編成冊,取名為《感恩父母》。

  元旦後的某一天,我收到一個電話:“感謝老師對我兒子的教育,現在懂事多了,元旦前他給我打了個電話,祝我們父母新年快樂、生日快樂,並說些感謝我們的話……”,感覺得到電話那頭家長激動的語氣。等對方話音落下,我問道:“請問您的孩子是哪位?”,

  楊為袖!我竊竊的笑了。

  母親節的第二天晨會課,我突然問道:“昨天有給媽媽打電話,祝母親節快樂的請舉手”,三十幾位同學舉起了手。

  父親節的第二天晨會課,我又突然問道:“昨天有給爸爸打電話,祝父親節快樂的請舉手”,五十三隻手高高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