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泰龍的勵志故事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是一名演員、畫家、導演、製片人之外,史泰龍還是一位當代藝術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史泰龍的經典勵志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果你在挫折之後對自己的能力或“命運”發生了懷疑,產生了失敗情緒,就想放棄努力,那麼你就已經徹底失敗了。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1946年生於美國紐約,1970年進入演藝圈。1976年自編自演《洛奇》系列電影首部。1977年憑藉電影《洛奇》獲得第49屆奧斯卡和第3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編劇獎提名 。1982年自編自演《第一滴血》系列第一部,憑《洛奇》和《第一滴血》兩個動作電影系列成為80年代好萊塢動作明星的代表。1984年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1992年獲得第17屆榮譽凱撒獎 。2002年被授以“千年動作明星獎” 。2003年以《第一滴血》“蘭博”當選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評出的“影視作品中的十大鐵血猛男形象” 。2009年,威尼斯電影節授予“電影人榮譽最高獎”。2010年獲得好萊塢事業成就獎 。

  著名演員史泰龍的健身教練哥倫布醫生這樣評價他:“史泰龍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投入。他的意志、恆心與持久力都是令人驚歎的。他是一個行動家。他從來不呆坐著讓事情發生,而是主動地令事情發生。”

  史泰龍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親喝醉了也拿他出氣發洩。史泰龍在拳腳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的學業一無所成,不久就離開了學校,成了街頭混混。

  直到他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親豈不是一樣嗎?成為社會垃圾,人類的渣滓,帶給眾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史泰龍下定決心,要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但是做什麼呢?他長時間思索著。找份白領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經商,又沒有本錢。他想到 了當演員——當演員不需要過去的清名,不需要文憑,更不需要本錢,而一旦成功,卻可以名利雙收。但是他顯然不具備演員的條件,長相就很難使人有信心,又沒 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沒有經驗,也無“天賦”的跡象。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驅動力,促使他認為,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頭的機會,最後的成功可能。在成 功之前,決不放棄!

  

  於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製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四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

  很顯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絕了。但他並不氣餒,他知道,失敗定有原因。每次被拒絕之後,他就把它當作是一次學習。一定要成功,痴心不改,又去找人。

  不幸得很,兩年一晃過去了,錢花光了,他便在好萊塢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兩年來遭受到1000多次被拒絕。

  他暗自垂淚,痛哭失聲。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只能做賭徒、酒鬼嗎?當然不行,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我要成功!他想到了換個方法試 試。他想出了一個“迂迴前進”的思路: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後,再要求當演員。幸好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門外漢。兩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 都是一次口傳心授,一次學習,一次進步。因此,他已經具備了寫電影劇本的基礎知識。

  一年後,劇本寫出來了,他又拿去遍訪各種導演,“這個劇本怎麼樣,讓我當男主角吧!”但人們認為他的劇本挺好,但要讓他當男主角是不可能的。他再一次被拒絕了。

  他不斷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絕後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但至少你的精神令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同時,先只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刻,他已經作了三年多的準備,終於可以一試身手。機會來之不易,他自然拼盡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第一集電視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

  史泰龍越挫越勇的勵志故事

  成功對於某些人來說很難,他經歷過三次五次甚至甚至更多的失敗,他徹底的怕了,也對自己做了定論,有的人覺得成功,儘管他嘗試了成百上千此,他依舊不以為然,他樂此不倦,就在他一次一次向失敗挑戰,成功已經悄悄的向他走來……

  美國有一個青年,家裡十分貧窮,一日三餐都勉強維持,更別說像樣的衣服了。可是,這個青年卻有著在一般人看來不切實際的夢想,那就是當演員,成為明星。親人和朋友都非常不理解他,連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又如何能拍上電影。

  當時那個時候,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青年逐一記下來,然後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令人沮喪的是500家公司全部拒絕他,這種事情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恐怕就此罷手了。然而這個青年並沒有放棄,他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和自我推薦。

  情況依舊和上次一樣糟,然而同上一回一樣,500家電影公司依然全部拒絕了他。於是,青年又進行了第三輪、第四輪。終於,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闆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就在青年苦苦等待了數天後,被公司請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這個電影播出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它就是《洛奇》。而這位青年就是著名的影星、導演、製作人兼作家——史泰龍。

  害怕失敗的人是不會成功的,對於失敗懦夫是選擇逃避,而勇者則是勇往直前,而機會恰恰青睞那些愈挫愈勇的傢伙,所以的成功都是來

  之不易的,你看著別人在人前瀟灑自如,你可知道他在你看不見的日子裡,經歷了多少失敗挫折,經歷多少被人輕視鄙夷。

  史泰龍成功前的勵志故事

  伏爾泰說得好:“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劍至死都不能離手。”下面這個美國人的故事,正是成功從“必要性”走向“必然性”的真實寫照——

  他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親喝醉了也拿他出氣發洩。他在拳腳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

  因此,他面相很不美,學習也不好。高中輟學,便在街頭當阿混。

  直到他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母豈不是一樣嗎?成為社會垃圾,人類的渣滓,帶給別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下定決心,要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

  但是做什麼呢?他長時間思索著。從政,可能性幾乎為零;進大企業去發展,學歷和文憑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經商,又沒有本錢……他想到了當演員——當演員不需要過去的清名,不需要文憑,更不需要本錢,而一但成功,卻可以名利雙收。但是他顯然不具備做演員的條件,長相就很難使人有信心,又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沒有經驗,也無“天賦”的跡象。

  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驅動力,促使他認為,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頭的機會,最後的成功可能。決不放棄,一定要成功!

  於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製片人……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四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

  很顯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絕了。

  但他並不氣餒,他知道,失敗定有原因。

  每被拒絕一次,就認真反省、檢討、學習一次。

  一定要成功,痴心不改,又去找人……

  不幸得很,兩年一晃過去了,錢花光了,便在好萊塢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

  兩年來他遭受到1000多次拒絕。

  他暗自垂淚,痛哭失聲。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只能做賭徒、酒鬼嗎?

  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想,既然不能直接成功,能否換一個方法。

  他想出了一個“迂迴前進”的思路: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後,再要求當演員。幸好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門外漢了。

  兩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口傳心授,一次學習,一次進步。

  因此,他已經具備了寫電影劇本的基礎知識。

  一年後,劇本寫出來了,他又拿去遍訪各位導演,“這個劇本怎麼樣,讓我當男主角吧!”

  普遍的反映都是,劇本還可以,但讓他當男主角,簡直是天大的玩笑。

  他再一次被拒絕了。他不斷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絕後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同時,先只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刻,他已經作了三年多的準備,終於可以一試身手。

  機會來之不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全身心投入。

  第一集電視劇創下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

  現在,這個人是世界頂尖的電影巨星。

  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史泰龍。

  史泰龍的健身教練哥倫布醫生這樣評價他:“史泰龍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投入。他的意志、恆心與持久力都是令人驚歎的。他是一個行動家。他從來不呆坐著讓事情發生——他主動地令事情發生。”

  如果史泰龍當初只是“想”成功,在茶餘飯後做做明星夢,消遣一下,他就絕不會有今天。因為那樣的話,他就不會付出,不會拼命。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世上沒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網: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