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有什麼故事

  孫思邈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醫學家,為我國醫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後人譽為“藥王”。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孫思邈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孫思邈的故事

  孫思邈出生在北周時期,社會動盪,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裡,這個地方盛產藥材,而孫思邈又因為小時候身體不好,立志要鑽研醫藥學,經常進山裡採藥,自己製作各種草藥藥材,有時候還自己親自適用,酸甜苦辣鹹,功效、藥用,都要親自驗證。

  他對醫術精益求精,發現許多新的療法,在學術史上都是重要的發現和突破。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人,相傳,從前有一個病人,得了尿瀦留病,不能正常排洩,孫思邈看病人痛苦煎熬的樣子,也是十分的焦急,一時之間卻也沒有別的辦法,正好看見旁邊的孩子拿著蔥管在玩兒,孫思邈受到了啟發,於是決定用這個方法試一試,然後自己用嘴對著蔥管吹了起來。果然,在他的努力下,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癟了下去,恢復了正常。從這件事兒就可以看出,孫思邈為人聰慧,又十分的重視醫德,不管病人是什麼身份,得了什麼病,都一律一視同仁。

  還有一件人盡皆是的小故事,說是孫思邈到長安一帶行醫,在途中遇到喪禮,卻見棺材中不停的滴著血,孫思邈過去一問,原來是孕婦難產,一屍兩命。孫思邈覺得不正常,開棺一看,那孕婦果然流著血。孫思邈當即拿出鍼灸,產婦完全甦醒過來,後來又生了孩子,母子平安。長安的人們一看,紛紛讚揚孫思邈醫術高超,是“起死回生”的神醫。

  孫思邈的成就

  孫思邈的別名叫做妙應真人,他也有著藥王的稱號,孫思邈是漢族人,孫思邈小的時候很聰明,他很崇尚莊子的學說,出生於北周時代,孫思邈小時候就比較體弱多病,但是他享年卻有一百零二歲,在古代有這樣的壽齡已經算是長壽的人了。而孫思邈的成就也非常的高。

  孫思邈在十八歲的時候就為自己定下了學醫的目標,二十歲的時候他便已經開始從醫幫相鄰們治病了,孫思邈對古典醫學很有研究,他精通醫學界各個領域的醫學技術,他一生寫了八十部作品,都是跟醫學有關的,孫思邈的這些著作為中國的中醫發展做了很突出的貢獻,其中一部鉅作《千金方》是中國的歷史上第一部關於臨床醫學百種全書,外國人看到之後都忍不住驚歎中國的中醫知識和技術,還稱之為“人類之至寶”。

  孫思邈還創造了《名堂三人圖》,後來他又開始研究和美容有關的藥物,美容藥研發成功之後,他便將美容藥推向了社會大眾是視線內,為現代的美容醫學技術做了偉大的貢獻,為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孫思邈冥思苦想的想出了餵奶牛吃藥草的辦法,這樣人喝了奶牛擠出來的牛奶,有益人的健康,同時,孫思邈也是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醫療思想的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親自到民間向人們虛心討教學習,並且還收集了民間的各種祕方的醫者,孫思邈的成就使他被世人譽為藥王,而這個稱呼,孫思邈當之無愧。

  孫思邈是怎麼死的

  孫思邈死因不詳是歷史上的一大憾事,跟據歷史準確的記載,孫思邈生於公元54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41歲,葬在故里孫原村孫氏祖墳。

  他小的時候就體弱多病,但是為人卻是極為聰明早慧,通曉諸子百家,被人譽作“神童”。從前隱居在太白上中,對醫學上的民間藥方和經驗十分重視,一生都在兢兢業業的研究醫學,對醫德特別重視,提出不同年齡性別的人要分別治療,特別是兒童和婦女要特別注意,是張仲景過後研究中醫中藥比較全面的人。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把《大醫精誠》的醫德規範放在了第一卷這樣重要的位置來說明。他本人更是以德養身,以德養性的傑出人物。

  出生於西魏時期***541-682***的孫思邈出生時間也是有好幾種說法,有的人說他活了90多歲,有人說他活了102歲,還有說法稱141歲或者165歲,雖然具體的年齡已經無法探究,但是他確實是個百歲老人,長壽之星。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卒於永淳元年***公元682年***。

  關於孫思邈的死亡,史書上只給了四個字——無疾而終。還有的野史上也說孫思邈最後得道昇仙,長生不老,當然這也都只是猜測,具體的真實情況至今為止並沒有任何記載和說明,歷史上偉大而著名的人物,孫思邈死因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