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是一位怎樣的人

  晉文公,名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晉文公,初為公子,謙而好學,善交賢能智士。後受迫害離開晉國,遊歷諸侯。漂泊19年後終復國,殺懷公而立。文公對內,拔擢賢能:以狐偃為相;先軫為帥;趙衰、胥臣輔其政;欒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將其兵;賈佗、陽子制其禮;魏犨、荀伯御其戎。晉民各執其業;吏各司其職。晉國由此大治。對外,聯秦合齊,保宋制鄭,尊王攘楚。作三軍六卿,勤王事於洛邑、敗楚師於城濮,盟諸侯於踐土,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文治武功,昭明後世,顯達千秋,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為後世儒家、法家等學派稱道。

  首先他是個愛讀書的人,其次他是個喜歡結交朋友的人。在十七歲的時候,身邊就已經有了五個在日後輔佐他大業的人。在驪姬之亂的時候,重耳為保命,亡命天涯的時候這五個人也是誓死跟隨。以後這段逃亡的日子也被成為周遊列國的日子了。

  據我推測的話,晉文公此人應該相貌不錯,因為在他逃亡的日子裡,每到一個願意接待他的國家是,當地的君主都喜歡賜給他女人。一開始來到舅舅的國家時候,就有一姑娘做了他的老婆,當重耳再次出發去流浪的時候,還對自己的老婆說二十五年沒回來,你就改嫁。看到此處,我不禁笑了,這真的是真心希望自己老婆好嗎。然而他的妻子說這麼多年我的墳頭草都多高了,但是我願意等你。

  之後在齊國,他又娶了個姑娘。日子過得舒坦了,他都不願意再回來,只想跟老婆在齊國這溫柔鄉過一輩子。然而他的老婆充分發揮了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的功能,和他舅舅一起把他灌醉,然後送出齊國,讓他去搶回王位子。為這事兒,他竟然還跟舅舅鬧了脾氣。

  之後他繼續流浪,最後殺死自己繼位的弟弟,回來繼承了王位。他在位的期間也是盡職盡責,抓住時機,充分發展,使晉國成為春秋時期的一大國。

  晉文公簡介

  晉文公,的祖先是周朝的諸侯,所以姓氏和周朝同為姬姓,名為重耳,父親是晉獻公,母親是狐姬,晉文公年輕時就謙虛好學,善於交際,並因此而結交了很多有才人士,其中就有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等人,後來在這幾個人的幫助下,晉文公得以成就霸業。

  晉文公雖然賢明,而且身邊有人才相助,但是他早期的經歷並不如意,當年驪姬之亂迫使晉文公出國逃難,這一逃就是幾十年,在這幾十年的逃亡生涯裡晉文公一直流亡在各國之間。一路上幸運的話便遇到以禮相待的好國君不幸的話便遇到拒不相見的國君。前面是不知方向的逃亡之路,後面還有晉國派來謀殺他的追兵,晉文公就是這樣度過這逃亡的幾十年的。

  直到公元前636年,晉文公逃亡到秦國,並受到秦國的款待,而此時晉國人聽說晉文公重耳在秦國,於是都勸說他回國,但是晉懷公圉處處阻攔,於是秦國派兵護送重耳回晉,當時晉國人大多數都已經接受重耳,並願意他回國,所以當晉懷公發兵抵抗晉文公入城時晉國士兵很多都不願意出手。

  得到民心的晉文公就這樣進了晉國,回到晉國的重耳是晉懷公的一大憂患,所以無法除掉這個憂患的晉懷公見國內很多人都支援重耳,所以被逼外逃,後來被重耳派去的士兵殺死。知道晉懷公被殺的訊息時,重耳才回到自己的國家,即位稱王。

  即位成為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可是晉文公當時在諸侯面前並沒有什麼影響力和號召力,不過後來時機來了,恰逢周王室打亂,周襄王落難,晉文公聽從趙衰建議第一個發兵援助周襄王,並護送襄王回到洛邑,殺敵了襄王的對手王子帶,周襄王甚為感動,於是賞賜了晉文公河內、陽樊兩塊地。幫助平定周王室之亂,晉文公功勞最高,而且晉文公與周王室同為姬姓,屬於同宗,所以晉國的地位得以提升。

  後來通過多次戰役,晉文公圖霸中原,將各諸侯國聯盟伐楚,最後大敗楚國,並將楚國俘虜進獻給周襄王,襄王非常高興,就任命晉文公為諸侯國之首。公元前632年,晉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各路諸侯在踐土會盟,這是晉文公第一次以盟主身份會合諸侯,這次諸侯會合也是他成為天下霸主的標誌。

  關於晉文公的成語

  關於晉文公的成語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叫做醉遣重耳。當初晉文公逃命到齊國的時候,齊桓公覺得他是個人才,於是不光資助他財物,甚至都把女兒嫁給了他。

  重耳逃亡了這麼久,好不容易享受了安逸,覺得這樣很好,希望以後就在這裡老死,什麼仇,不報了;什麼王位,也不要了。就這樣就挺好的。

  後來齊桓公死了,齊國的國力一下子變弱了,那些原來歸順的乖乖的諸侯國也一個個變得不聽話了。重耳的舅舅狐偃看透了局勢,直到重耳沒有辦法依附齊國重新回去了,但是重耳安於現狀的樣子也被他看在眼裡,沒有辦法,只好和那些跟隨重耳一起逃亡的心腹大臣們一起商量對策。好巧不巧,重耳有一個小妾,也是重耳妻子姜氏的陪嫁,就在那裡聽到了。這個小妾特別忠心,就把聽到的東西全都告訴了姜氏。姜氏怕小妾再說出去,就把小妾給殺了。

  姜氏也明白,如果重耳繼續待在齊國不會有什麼出息,於是在一天晚上把重耳灌醉了,找了一輛車,把重耳和舅舅一起送出了齊國。等到重耳醒來的時候,已經在別的地方了。重耳特別的生氣,口不擇言的說,如果將來自己當不了國君,就一定要把舅舅的肉煮來吃。

  舅舅很聰明,回答的也很機智,說如果重耳當不了國君,自己也不知道會死在哪裡;如果重耳當上了國君,肯定是不屑吃自己的肉的。一番話讓重耳轉怒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