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伐齊的故事

  樂毅是非常聰慧又足智多謀的軍事家,是魏將樂羊的後裔。樂毅他在為燕破齊這件事上幫助了燕昭王出計謀攻打,從而讓他出了名。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樂毅本來是趙國人,但是在有人舉薦他做官的時候他就去了魏國。幾個國家中燕國是最弱小的,被各國列強欺辱著。燕昭王一直非常怨恨齊國,因為齊國趁燕國大亂時攻打了燕國。所以燕昭王就想招賢納士,從而打敗齊國。

  歷史中記載,公元前314年,齊國一直就想向外擴張,乘燕國內亂時瞄準了燕國,這時候出兵佔領燕都。後來在燕昭王即位之時,就開始想將齊國佔領之仇給報了,開始廣招攬人才,想開始攻打齊國。做為魏國使者的樂毅出使燕國,燕昭王有意招攬於他,就讓他留在燕國,雖然樂毅是忠於自己國家的,但是魏國願意讓他留在燕國,他就留下為燕國做事了。樂毅替燕國攻打齊國時,就有個小人向燕昭王進言,打到最後,齊國只有兩座城池是攻不下來的,樂毅就想趁這個時候,依靠自己的軍事威力征服齊國,背叛燕國,自己將大軍養成在南面稱王。

  但是燕昭王是個非常清楚樂毅為人的人,他將進言之人殺掉了。樂毅在攻打齊國時,燕昭王就派人封樂毅為王,但是樂毅感到非常的害怕,甚至以死明志。這也說明了樂毅對燕昭王的衷心。後來在樂毅的計謀下,燕國成功的攻打下了齊國七十多個城池,收為己用。但是在還沒有完全打敗齊國的時候燕昭王就去世了,這個時候燕惠王上位,不僅聽信小人讒言,還嫉妒他的才能,就將樂毅逼回了楚國。後來燕惠王還派人寫了一封信斥責他,樂毅不僅沒有生氣,還回了一封十分真誠的書信給燕惠王,結果就有了樂毅報燕王書這個著名的故事。

  樂毅是怎樣的人

  樂毅本來是趙國人,但是在有人舉薦他做官的時候他就去了魏國,在這個時候,燕國其實是國家中最弱小的,而一直被欺凌的非常厲害。在燕國大亂的時候齊國趁機打敗了燕國,所以燕昭王一直非常怨恨齊國,就想招賢納士,從而打敗齊國。

  而樂毅本來是待在魏國的,那個時候燕國地處偏遠,而且靠國力是完全不能夠戰勝齊國的,燕昭王禮賢下士,這個時候的樂毅做為使者的身份到了燕國。燕昭王看樂毅非常的有才能,就想將樂毅收到自己的旗下,為攻打齊國而出謀劃策。但是一開始樂毅是非常不願意的,因為自己的身份是魏國的使者,但是在燕昭王的請求下還是送上了禮物說明自己願意為燕昭王做事。

  齊國非常的強大,是不可能輕易地單獨攻打它的,樂毅聯合了五個國家,燕昭王派出樂毅去與趙惠文王結盟立約,另派別人去聯合楚國、魏國,說服了他們,告訴他們攻打下齊國的好處,最後這幾個國家都同意了,樂毅於是統一指揮著趙、楚、韓、魏、燕五國的軍隊去攻打齊國。在樂毅的計謀下燕國成功的攻打下了齊國七十多個城池,收為己用。但是在還沒有完全打敗齊國的時候燕昭王就去世了,這個時候燕惠王上位,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燕惠王嫉妒他的才能,就將他逼回了楚國,還寫了一封信斥責他,結果就有了樂毅報燕王書這個著名的故事。

  樂毅之墓

  樂毅墓坐落於邯鄲市邯鄲縣,而且代召鄉大樂堡村東北處,樂毅墓也俗稱墓。樂毅墓還做為邯鄲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直被保護的很好。樂毅墓整個都呈圓形土寶頂的形狀,封土高10餘米,一共佔地面積約4畝。史書中曾經記載過,樂毅曾經當過魏國、燕國的客卿,後來還是死在了自己的故鄉趙國。歷代不少帝王及官員、文人都曾前來祭奠過樂毅。唐代詩人柳宗元、韓愈等人也曾在樂毅墓前面留下過祭文。在樂毅回到了趙國的時候,趙惠文王識才,就將他封為客卿,號望諸君。樂毅的劍法、槍法都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回到趙國之後,他在家中的時候仍勤學苦練,自己一身武藝出眾。樂毅一直住在大樂堡村,他在家時也將自己一身的武藝傳給後一代,同時也為趙國效力。

  如今去樂毅墓,在大樂堡村的練劍房、磨劍石、磨劍池的遺蹟仍然存在,在樂毅死去之後,趙孝成王就用了玉匣作棺,將樂毅厚葬於現存的墓地,這整個陵園佔地30餘畝。清乾隆帝幾次下江南都到過樂毅墓前憑弔,袁世凱等人也都祭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