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導遊詞範文3篇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線部位。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麗江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麗江導遊詞範文1:

  麗江是中國有名的旅遊聖地,當地的少數民族是全國最多的,所以名勝古蹟/民族風俗極其豐富,而且電視/電影等採景拍片麗江經常可以看見,出去遊玩要的就是這種感覺。來麗江古城我有兩個建議,一個就是不要跟團,一個就是不要住酒店,因為你是來旅遊而不是休養,你是來體驗納西特色,而非上海某個高階酒店。

  麗江周邊主要的景區有被喻為冰川公園的玉龍雪山,無拘無束美麗原始的瀘沽湖,溼地候鳥群聚的拉市海,穿越原始森林的茶馬古道,空曠草原的香格里拉,未被征服的神山梅里雪山,丹霞地貌的千龜山,豐富植被生態的老君山,徒步聖地的虎跳峽,祖祖輩輩生活在一塊巨石的石頭村等等。

  麗江的文藝演出主要有魯班魯饒、麗水金沙、納西古樂、印象麗江;納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東巴吉日經,納西酒歌等等。

  建議來麗江不要參加什麼麗江X日遊,那樣會跟趕鴨子似的,一點都沒有遊玩的樂趣了,即使你第一次來麗江玩,只要找到信任得過的客棧老闆提供遊玩建議也足夠了,既省錢又好玩。客棧可組織四日路線左右的拼團名額。

  建議不要騎馬上雪山,建議即使要去三千米以上的高海拔景點,也必須在麗江遊玩修整幾天以便適應高原反應的過渡期。不同季節適合玩不同的景點,我們客棧會給你一些遊玩建議的,麗江的自然風景很多,適合多次遊玩,建議不要一次就想玩遍所有著名景點,一方面時間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如果遇到某個景點季節不對的時候去遊玩它,反而會失去真正體驗經典的樂趣,比如十月份的玉龍雪山經常被霧擋住,這時候你走馬觀花地玩一遍也照樣沒意思,那個季節需要天氣大晴雪山才能玩得好。還不如先玩季節適合的景點,不適合的景點下次再來遊玩。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請抱以寬容的心態理解當地相對簡陋的生活設施,尊重少數民族的民俗習慣。麗江周邊雖然自然風光比較迷人,但是出行遊玩仍然受天氣變化以及個人喜好等因素影響,請適度做好一些心理準備為妙。

  去景區遊玩,最好是找信任得過的客棧老闆代為聯絡包車等事宜,因為客棧是靠回頭客和口碑來持續經營,所以會為客人負責到底,我們客棧強烈不建議在下雨期間出去玩,也不建議出來玩象趕鴨子似的把時間安排得太緊,比如這段時間雪山經常有霧擋著但卻適合騎馬,那就先去拉市海或香格里拉之類,下次再去看雪山唄,花四五百塊錢看到一團霧豈不是照樣沒意思。麗江其實自然風景很多,選擇季節適合的景點遊玩才會開心,沒必要太過於強求。

  麗江導遊詞範文2:

  說到麗江古城,我至今都記憶猶新。古色古香的小城,熱情淳樸的麗江人,讓我難以忘懷……今天我要帶大家來到這裡,和我一起領略麗江古城那獨一無二的風采!

  那是去年暑假,媽媽帶我來到了麗江古城。一進門,一架古樸的木製風車便映入我的眼簾。大風車緩緩地轉著,發出悅耳動聽的流水聲,讓我情不自禁地幻想自己是不是來到了童話世界裡。往裡走,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有的房子都是用木頭架起來的,透露著濃濃的自然味道,完完全全沒有一絲一毫現代鋼筋水泥的氣息。用粗大的木頭架起來的房子,一棟連著一棟,樹幹上一圈又一圈的年輪,似乎見證了古城的滄桑。再往裡走,一幢尖頂小木屋出現在我的眼前,顯得格外別緻,格外突出。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製作紀念小掛件的小商鋪。這家小商鋪裡面的小掛件可和別的小掛件不一樣,這裡的小掛件上可以刻上你的名字,而反面,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東巴文字。哇!這麼罕見的文字,我可一定要買一條留作紀念。

  我愛的,不僅是古色古香的麗江古城,還有熱情淳樸的麗江人……

  中午,麗江人毫不吝嗇地招待客人到自己家吃飯。圓桌上,是一道道具有當地特色的本地菜。他們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招待我們:他們連續不斷地唱著雲南當地的民歌,揮舞著手中的絲帶,載歌載舞,熱情似火!麗江人真是熱情啊,至少在大都市,能歌善舞的人已經不多了。這次,我可要好好的“享受享受”!

  傍晚時分,金色的夕陽更襯托出古城的美、古城的古老。古樸的小木屋,或是木製的大風車,古城的一切都變成金色的了,我又一次深深地陶醉在“童話世界”裡了……

  難忘麗江,難忘麗江的古城,難忘麗江古城充滿濃厚人情味的人,什麼時候,我願再次來到這裡,再來看一看這古色古香的小城,這獨一無二的小城······

  麗江導遊詞範文3: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市,麗江快樂驛站客棧坐落在麗江壩中部,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儲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兩個沒有城牆的古城之一。***另一個是歙縣***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為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大研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明亮的陽光下,總會有步履緩慢的上了年紀的納西老人悠閒地踱步,他們身著藏滿歷史的靛藍色衣服,頭戴紅軍時期的八角帽,對眼前身後獵奇的目光視而不見、不屑一顧。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與整個古城環境相

  得益彰。位於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中心,位於古城與新城交界處的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誌,古城大水車旁有一塊大螢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歡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納西淨地》是較為出名的歌曲之一。

  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橋樑354座,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橋樑的形制多種多樣,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修建於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其中以位於四方街以東100米的大石橋最具特色。

  古城內的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於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木府佔地46畝,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其內還懸掛有歷代皇帝欽賜的匾額十一塊,它們見證了木氏家族的盛衰歷史。

  位於城內福國寺的五鳳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樓高20米。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綵鳳,故名“五鳳樓”。五鳳樓融合了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稀世珍寶和典型範例。

  白沙民居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以北8公里處,這裡曾是宋元時期***公元10~14世紀***麗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築群分佈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為一梯形廣場,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築群的形成和發展為後來麗江古城的佈局奠定了基礎。

  束河民居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建築群內民居房舍錯落有致,佈局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龍河自建築群的中央穿過,建於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是麗江境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石拱橋。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城市佈局錯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風貌,又富於水鄉韻味。麗江民居既融和了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又有納西族的獨特風采,是研究中國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麗江古城包容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集中體現了納西民族的興旺與發展,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看過麗江導遊詞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