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有什麼名勝古蹟

  洪洞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華人老家”。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洪洞名勝古蹟,歡迎大家閱讀!

  洪洞名勝古蹟:廣勝寺

  廣勝寺位於山西省洪洞縣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腳下,寺始建於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廬舍寺,亦稱育王塔院,唐代改稱廣勝寺。唐大曆四年***769年***,中書令汾陽王郭子儀撰置牒文,奏請重建。宋、金時期,廣勝寺被兵火焚燬,隨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陽***今臨汾***一帶發生大地震,寺廟建築全部震毀。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後,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陽一帶又發生地震,但這兩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損壞,除上寺飛虹塔及大雄寶殿明代重建外,其餘均為元代建築。

  廣勝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建築。上寺在霍山巔,翠柏環抱,古塔聳峙,琉璃構件金碧輝煌。下寺在山麓,隨地勢起伏而建,高低錯落,層疊有致。飛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國現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留有工匠題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它和曾在這裡珍藏的《趙城金藏》、水神廟元代壁畫,並稱為“廣勝三絕”。

  洪洞名勝古蹟:飛虹琉璃塔

  飛虹塔位於山西洪洞縣東北部霍山的廣勝寺,始建於漢代,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現塔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歷時12年建成。

  塔平面八邊形,是有十三簷的樓閣式佛塔,高47.6米。除底層為木迴廊外,其他均用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簷。由於其塔身五彩斑斕如雨後彩虹,故名“飛虹塔”。

  飛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國現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留有工匠題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它和曾在這裡珍藏的《趙城金藏》、水神廟元代壁畫,並稱為“廣勝三絕”。

  洪洞名勝古蹟:洪洞商山廟

  建立年代不詳,明清屢有修茸。廟內主要建築有三皇廟、關帝殿、三官殿、法王殿等。四座大殿均結構簡練,用材較大。各殿內後槽均砌龕並有塑像,山牆繪有壁畫共100餘平方米。

  大殿座北向南建於高0.84米的磚砌臺基上,面闊三間,11米,進深四椽,懸山頂,樑架採用分心用四柱造法,簷柱施四鋪作斗拱,明次間各施補間斗拱。殿前金柱刻有民國十八年***1939***所書對聯:“人中畫是畫中人無非將人認作畫,景內情有情內景總屬觸景生情。”

  殿內供有塑像,中供天皇,兩側分別為地皇、人皇。塑像圓潤豐滿,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東西山牆彩繪三皇為民祈祥福之壁畫,手法細膩,形態逼真,人物表情、動作入目傳神。東殿為《東會府》殿,通簷用二柱造法,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為清道光三年***1823***重修後建築。

  殿內中供上元上帝***天官***,東供中元大帝***地官***,西供下元大帝***水官***,東殿為關帝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搭牽二椽栿用三柱造法,殿內塑關公坐像,東為關平,西為周倉,左右山牆繪有關公生平事蹟壁畫。

  洪洞名勝古蹟:明代監獄

  洪洞明代監獄是我國唯一的、儲存最完整的明代縣衙古監獄。它始建於明朝洪武一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當年北京名0蘇三在洪洞蒙冤落難就囚於這裡。當您踏進過廳,映入眼簾的一條狹窄的南北通道。通道兩端各有東西對稱的6間普通牢房,每間牢房門低窗小,佔地只有4平方米,小土坑距地面不足1尺。據史載,狹小的牢內少則關五六人,多時關十幾人。監獄最引人注目之處是死囚牢。牢門上方有一石刻的動物頭像,傳說它的名字叫狴犴,是龍王的第四個兒子,凶猛善搏,生平好訟。龍王派它鎮守牢門,看管囚犯。古人常把它刻於牢門之上,因長得像老虎,所以俗稱“虎頭牢”。

  洪洞名勝古蹟:洪洞關帝廟

  關帝廟位於洪洞縣城中心地段,元大德十年***1296***,城內人蘇漢臣出資建立。明、清兩代屢次擴建,始成現在的建築規模。現存建築多為明、清遺構,佈局嚴謹肅穆,樓閣精巧,殿宇巍峨,極具匠心。廟宇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關帝樓,獻殿、正殿、寢殿***已毀***,兩側有東西角樓、廊房、左右對峙。按我國傳統的對稱美為建築原則,沿襲“前朝後寢”之制。主次分明,錯落有致。

  獻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捲棚頂,琉璃瓦剪邊,初建於元大德十年***1926***,明嘉靖十年***1531***城內張天祿出資擴建,後屢有修葺,但仍具明代木構特點,殿左右各建單披式廊房六間。

  洪洞名勝古蹟:洪洞玉皇廟

  元太宗已醜***1229年***年建,明、清和民國曆代均有修葺。現存主體建築玉皇殿、關公殿、二郎殿均為元代建築。

  寺廟坐北向南,分前後二進院落,總建築面積4128平方米。後院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為正門、儀門、月臺、八卦臺、玉皇殿。二郎殿和關公殿位於玉皇殿東西兩側,舞臺置於前院南側,東側為玉皇廟大門。

  三座大殿內樑架均為草栿,保持了典型的元代風格。殿內均有壁畫,畫面粗獷,線條流暢、儲存尚好,與大殿同為元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