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公雞

        雞肉相信大家都吃了很多,想要了解一下是什麼嗎?小編為大家整理好了文章,歡迎閱讀。

  

  白斑雞,是當今世界上最重的雞。有一隻名叫“維爾多”的大公雞,1973年7月時重達10千克,可算為雞中之王.

  其實,一般市面上看到的雞,毛重1-2公斤左右,以1.25-1.5公斤範圍居多。但是也有洋雞,因為體型大,相對要重,重的5公斤以上也是有的。但是10千克的公雞***相當於10公斤***還是很少見的。簡直就是雞群中的戰鬥機!

  關於雞的介紹

  雞***學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鳥綱雞形目雉科。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家雞原出於野生的原雞,最初的馴化作為家禽目的是為人們提供各種特色的蛋、肉等食品,為人們提供廉價優質的動物蛋白。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在12生肖排名第10名。

  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原雞是雞形目雉科原雞屬的1種。又名茶花雞。為家雞的始祖,現產於中國的雲南、廣西壯族自治區及海南省。東南亞、印度、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等也有分佈。原雞體型近似家雞。頭具肉冠,喉側有一對肉垂,是本屬獨具的特徵。雌雄異色。雄性羽色很像家養的公雞,最顯著的差別是頭和頸的羽毛狹長而尖,前面的為深紅色,向後轉為金黃色。這些狹尖的長羽,從頸向後延伸,覆於背的前部,比家雞更為華麗。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並具金屬綠色反光,羽基白色,飛時特別明顯。雌性與家養的母雞相似,體形較雄性小,尾亦較短。頭和頸項黑褐綴紅;頸羽亦特長,軸部黑褐而具金黃色羽緣。

  棲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區的密林中,常至林緣的田野間覓食植物種子、嫩芽、穀物等,兼吃蟲類及其他小形動物。巢營於地面稍凹隱處,鋪以落葉和雜草等。在雲南南部2月開始產卵,3~5月為高潮期,有的持續到10月。雉雞是雞形目雉科雉屬的1種。又名野雞,山雞,雉,環頸雉,項圈野雞。在中國,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佈遍於全國。體長90~100釐米米。雄鳥羽色華麗。在華東所見的雉雞,頭頂黃銅色,兩側有白色眉紋。頦、喉、後頸均黑,有金屬反光。頸下有一顯著的白圈,所以通稱為環頸雉。背部前為金黃色,向後轉慄紅,再後為橄欖綠,均具斑雜。尾羽甚長,主為黃褐色,而橫貫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屬帶紫的銅紅色,羽端具錨狀黑斑;下體餘部亦多斑雜。平時棲息於有草叢和樹木的丘陵,嚴冬遷至田野間,覓食昆蟲、植物種子、漿果和穀物。腳強善走,翅短,不能高飛和久飛。叫聲單調而低沉。繁殖時期,在丘陵的草叢間隨地營巢,把枯草、落葉等鋪在地面凹處。每窩產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窩。雉雞在中國有19個亞種

        雞的價值

  野生的雞

  雉雞是雞形目雉科雉屬的1種。又名野雞,山雞,雉,環頸雉,項圈野雞。在中國,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佈遍於全國。體長90~100釐米米。雄鳥羽色華麗。在華東所見的雉雞,頭頂黃銅色,兩側有白色眉紋。頦、喉、後頸均黑,有金屬反光。頸下有一顯著的白圈,所以通稱為環頸雉。背部前為金黃色,向後轉慄紅,再後為橄欖綠,均具斑雜。尾羽甚長,主為黃褐色,而橫貫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屬帶紫的銅紅色,羽端具錨狀黑斑;下體餘部亦多斑雜。平時棲息於有草叢和樹木的丘陵,嚴冬遷至田野間,覓食昆蟲、植物種子、漿果和穀物。腳強善走,翅短,不能高飛和久飛。叫聲單調而低沉。繁殖時期,在丘陵的草叢間隨地營巢,把枯草、落葉等鋪在地面凹處。每窩產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窩。雉雞在中國有19個亞種。

  蟲子雞

  所謂的蟲子雞.是在生態環境下,採用蛆蟲飼養而得名,這些雞或在雜草叢生,或在依山傍水,或在綠樹成蔭的生態環境下享受著天然生態大自然賜予的蟲子美食,自然生長.蟲子雞食用的蠅蛆等昆蟲活性蛋白被譽為21世紀人類全營養食品.蠅蛆蛋白含有大量對人體有著特殊作用的幾丁質,抗菌肽還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和蛋白質.據介紹:蟲子雞終生以高蛋白蠅蛆為主食,富集了昆蟲的"能量",成為昆蟲蛋白最理想的載體.所以這種雞肉鮮味美,口感好,營養豐富.具有天然的清香,有補氣益血,善補虛弱,滋腎益脾的作用。

  雞毛

  雞毛分家雞毛和野雞毛,露在體外的稱外羽,貼皮遮沒部分稱絨羽。羽毛的產量為雞活爪的7. 6%-8. 6%,如能廣泛收集、加工利用,可製出大肚的枕芯、被墊、背心、軍用睡袋等,大羽毛還可制羽毛扇、羽毛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