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孟子的歷史事蹟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身上有許多事蹟值得我們深思,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孟子拜見齊宣王的故事

  孟子拜見齊宣王,問:“您曾經告訴莊暴說您愛好音樂,有這麼回事嗎?”

  齊宣王有些不好意思,只得據實說:“我並不是愛好古樂,只是愛好一般的音樂罷了。”

  孟子說:“只要您非常愛好音樂,那齊國便會富強了。無論您愛好的是現在的音樂還是古代的音樂,它們都是一樣的。”

  齊宣王說:“先生可以清楚地說明這個道理嗎?”

  孟子說:“一個人單獨欣賞音樂的快樂,和與大家一起欣賞音樂的快樂,究竟哪一種更快樂呢?”

  齊宣王說:“當然是與大家一起欣賞音樂更為快樂。”

  孟子說:“與少數人欣賞音樂快樂,和與多數人欣賞音樂快樂,究竟哪一種更快樂呢?”

  齊宣王說:“當然是與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接著說:“那麼就讓我和您談談賞樂的道理吧!假如大王在這兒奏樂,老百姓聽到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聲音,卻都愁眉苦臉,‘我們的國王這樣愛好音樂,為什麼我們卻苦到這般地步呢?’原因就在於大王只圖個人享樂,而不與百姓同樂。但是,假如大王在這兒奏樂,老百姓全都眉開眼笑,‘我們的大王大概很快樂,要不怎麼能夠奏樂呢?’這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國王與百姓能一同娛樂罷了。所以,如果大王能與百姓同樂,就可使天下歸附了。”

  2.孟子和他的學生匡章

  孟子有一次和他的學生匡章一起談論什麼人可以稱作廉潔之士。

  匡章問孟子道:“陳仲子住在於陵,連續三天沒有吃東西,也不向人討要,以至於他耳朵失聰,眼睛也看不見東西了。後來他在井邊拿到一個被金龜子吃了大半的李子來吃了,耳朵才開始恢復聽覺,眼睛才能看見東西。他應該算是廉潔的人吧?”

  孟子聽後,搖搖頭說:“在齊國的士人中,我是很欣賞陳仲子的。但我不贊同他是廉潔之士的觀點,如果要推廣陳仲子的作為,只有把所有人都變成蚯蚓後才能辦到。”

  “蚯蚓在地面上便吃乾土,在地面下就喝泉水,這才是無求於人,廉潔之至。而陳仲子能做得到嗎?”

  “他所住的房子,是像伯夷那樣廉潔的人所建築的呢?還是像盜跖那樣的強盜所建築的呢?他所吃的穀米,是像伯夷那樣廉潔的人所種植的呢?還是像盜跖那樣的強盜所種植的呢?這個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能說他的廉潔可以稱道呢。”

  匡章聽了老師的一番議論,很不服氣地說:“那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些都是他親自編織草蒲團同別人交換來的,自力更生有什麼不好的呢?”

  孟子說道:“在齊國,陳仲子是宗族大家,享有世代相傳的祿田。他哥哥陳載,從邑收入的俸祿就有幾萬石之多,可他卻以為哥哥的俸祿是貪來之物,不去吃它;認為哥哥的房屋是不祥之物,不去居住。他逃避父母、哥哥,一個人住在於陵。

  “有一天他回到家裡,正巧有個人送給他哥哥一隻大鵝,他皺著眉頭說:‘要這種呃呃叫的東西有什麼用呢?’他哥哥聽了自然不高興。過了幾天,他母親把鵝殺了燉了,拿給他吃。這時他哥哥從外面來,見他在吃鵝肉,就說:‘你不是說這呃呃叫的東西沒用嗎?你怎麼還吃它呢?’陳仲子聽了,知道吃的是鵝肉,忙跑出門,在外面嘔吐起來,”

  3.孟子和公明休閒談

  孟子有一次和公明休閒談,公明休說:“古時候,逢蒙跟隨羿學射箭,但逢蒙人品很壞。當他將后羿的箭術完全掌握了以後,就認為,要是沒有羿,我就是天下第一了,於是,他殺死了羿。逢蒙真是太壞了。”

  孟子說:“羿本身也有過錯,不能全怪逢蒙啊。”

  公明休不解,問:“羿不是冤死的嗎?他又有什麼過錯呢?”

  孟子說:“鄭國曾經派子濯孺子率軍攻打衛國,衛國派庾公之斯率軍反擊,結果鄭軍大敗,子濯孺子乘車逃跑。庾公之斯緊追不放,眼看就要追上了。

  “子濯孺子由於過度緊張,又犯了肌肉抽搐的老毛病,他呻吟著說:‘哎,在這緊要關頭,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看來我是活不成了。’

  “說完,他又抱著一線希望問車伕說:‘你回頭看看,是誰在追我?’車伕說:‘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一聽,立即高興地說:‘吉人自有天相啊!我這次說:‘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一聽,立即高興地說:‘吉人自有天相啊!我這次死不了啦!’車伕很奇怪地問:‘庾公之斯是衛國有名的射手,他來追咱們,我們已經很危險了,您卻說死不了啦,這是為什麼?’子濯孺子說:‘庾公之斯跟尹公之他學射箭,尹公之他是我的徒弟。按這樣算,庾公之斯就是我的徒孫了。尹公之他為人正派,品行端正,他所選擇的徒弟也一定正派,所以我說死不了。’

  “話剛說完,庾公之斯追上了,他問子濯孺子說:‘老師為什麼不拿弓射箭來反擊?’子濯孺子說:‘我的老毛病犯了,拿不動弓。’庾公之斯說:‘我跟尹公之他學射,尹公之他又跟您學射,我不忍心拿您的技巧反過來傷害您。但今天是國家的公事,我又不能因私而害公。’

  “說著,他抽出一支箭,往子濯孺子的車輪上敲了幾下,把箭頭敲掉了,然後又象徵性地射了四箭便回去了。”

  說到這兒,孟子看看公明休,又說:“人的品質最重要,你們看子濯孺子因瞭解弟子的人品而活,羿因不瞭解弟子人品而死,難道羿自己一點過錯都沒有嗎?”

  說到這兒,孟子看著匡章,見他仍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又說:“母親的食物不吃,卻吃妻子的;哥哥的房子不住,卻住在於陵,難道這是推廣廉潔之義到了頂點嗎?像陳仲子這樣的行為,如果一定要看成是廉潔,不把人變成蚯蚓是辦不到的。”

  匡章聽了慚愧地低下頭,不再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