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北京郊區型農業的變遷狀況論文

  郊區農業是城市行政轄區內的市區外圍地區,以提供蔬菜、副食品滿足城市居民需要為主要目的的農業。一般大、中城市都有近郊和遠郊區之分,而其農業生產也有近郊農業和遠郊農業之別。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近代以來北京郊區型農業的變遷狀況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近代以來北京郊區型農業的變遷狀況 全文如下: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北京史研究大多限於從社會近代化的角度探討北京城中的人、事、物,很少關注京郊農村。農業經濟史研究多以華北作為大經濟區來考察,也並未體察到城郊農村與其他農村的區別。通過閱讀民國時期大量針對北平郊區的高校調查,筆者發現北平郊區獨具特色,郊區農業在城市輻射之下,具有與其他地區農業不同的特徵,即"郊區型農業".

  郊區型農業也稱城郊農業。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和20世紀50年代的歐美早已開始"urbanagriculture"的研究,國內學者多將其譯為"都市農業",它不僅包括城郊農業,也包括市區內零星分佈的農業。國內學界對都市農業概念的起源,以及都市農業與城郊農業兩個概念的異同仍存在爭論。[3]

  20世紀80年代初,郊區型農業開始進入中國學者的研究視野,[4]並很快受到政府重視。1984年,配合實施"菜籃子工程"建設,萬里副在中央農業會議上正式提出郊區型農業概念,強調"大城市郊區要發展'郊區型'農業,可以少種糧食甚至不種糧食".[5]***P49***隨後,郊區型農業進入實踐階段。此概念發展至今,大致可以將郊區型農業的特點歸納如下:①為城市生產和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設施。②服務於城市的生態環保特性。③農產品商品化。④農業產業化集約經營。⑤具有一定的城市生活模式。這些特點決定了該農業形態相對獨立,既區別於鄉村地區的一般農業,又在各大中城市的郊區具有共同性,是農業現代化的先導。

  目前官民均很重視的"郊區型農業",往往被史學同仁忽視。

  難道中國歷史上沒有郊區型農業嗎?如果有的話,這種農業形態的存在狀況如何?近代以來的變化趨勢怎樣?這樣的變化趨勢是怎樣造成的?它給後人留下什麼啟示?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從民國京郊民眾的角度,解讀農業三要素:資本、勞動力、土地,分析郊區型農業的特徵;再通過對民國時期政治、經濟等大環境的分析,明晰北京郊區型農業的變遷狀況。

  一、特色耕地型別:以園田、水田為例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都城,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北京郊區農業為滿足北京城的需求,形成了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較高的耕作模式。例如,"秧畦"或稱"洞子菜",[8]***P43-44***即今日所謂的溫室種植,向北京提供菜蔬;華北少有的水田,向北京提供稻米;此外,還有各色果園、花卉種植等。本文所關注的北京西北郊主要以蔬菜和水稻的種植為特色。園田出產各類蔬菜;"秧畦"是更專業化的園田,在冬春之際為生產反季節蔬菜育苗。耕種園地需要大量施肥,受運輸條件限制。農人趕著大車去北京城門賣菜、買肥或拉黑土,如若一天之內不能打來回,人畜便需要在外住宿,成本過大,所以距離城市20多裡以內的農村才有經營較大園田的。[9]

  水田主要種植水稻,受地表徑流影響較大。西郊得益於三山五園,玉泉山水引入京城,引水道兩旁就是京郊水田的主要分佈區,距北京城不到20裡。本文分別考察園田和水田的耕種成本和收益,並與普通旱田比較,從中可以看出這兩種耕地型別的特點。

  1、園田:

         "一畝園十畝田"京郊園田在明清時期已有發展。當時北京城內外有很多規模不等的官、私菜園,"蔬菜的溫室栽培技術在清代北京仍很時興".[10]***P305***民國以後,官產逐漸私有,但郊區的園地種植仍然普遍,菜蔬多銷往廣安門菜市。

  園田是旱地的一種,但種植的作物和方法均與種莊稼的旱地有別,園田的投資成本、收穫多寡也與普通旱地不同。冉村處於頤和園以西,屬於西郊蔬菜種植最發達的四季青蔬菜種植區,是種植"秧畦"較著名的村落,下面即以冉村為例說明園田與普通旱地的區別。

  就地價比較,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前冉村園地的價格多出旱地價格1/3,之後漲到了旱地價格的2-3倍。1937年每畝上等園地值80元,每畝上等旱地60元;1941年物價上漲後,每畝上等園地值350-400元,每畝旱地150-200元。[8]***P34***[11]***P70***再看人工。一般每人能耕種旱地20畝,而僅能管6畝園地或2畝秧畦。農民口頭有"一畝園十畝田"的說法。因此,種菜的村子吸引了許多"從山東河南一帶遷來的"長短工。[11]***P23***就工資而言,從1929年[12]***P11***、1939年[11]***P57***和1941年[8]***P52***對農工工資的調查來看,無論物價漲跌,園地工人的工價總要高過旱地工人近一倍。園地還需要諸如瓜長班、韭菜把式等特殊技能的工人,其半年的工資就已經高過旱地長工一年的工價。[11]***P57***綜合農工數量和工資,普通旱地、園地、秧畦所需人工成本之比大致為1∶5∶20.

  園田的肥料也比旱地用得多。旱地肥料多是農人自己製造之牲畜糞和灰土肥,園田則需要大量大糞,除村民自己製造外,多是從北京城門各糞廠或兵營購買。大糞的價格,例如1939年為每百斤1元左右。旱地每畝約用七八元肥料,園地約30多元,秧畦每畦就要約20元的肥料。[8]***P47***.按照"每一畝地普通可以打上六七個畦"計算,[8]***P44***一畝秧畦大約需要120-140元的肥料。此外,城市裡的黑土用大車運回來就是好的肥料。[11]***P52***而且園田耕種"多施肥料得多澆水,不然莊稼長不好,是兩重的勞力".[8]***P47***可見,旱地、園地、秧畦的肥料施用比例大致為1∶4∶17.

  綜上所述,園地經營所需成本遠遠高於旱地。除去土地成本,每畝園田的投入比旱地多出約4倍。若耕種秧畦則成本更高,幾乎達到普通旱地經營的10倍。所以園田經營除了受土壤質量、與城市距離以及灌溉水源的限制外,也受到資本投入的限制。因而當時"不及十畝地的人家差不多是種菜園,二十畝的人家,菜園和旱地各半,正二月的'秧畦'只是地多人的買賣,地少的沒有這許多本錢".[8]***P22***再看收穫。據1941年調查,"園地百餘元,旱地數十元","平常秧畦每畝能獲利六七百元,除人工資本外還有三百元上下".[8]***P30、41***園地種植蔬菜,每年最少有三期收穫,能賺到400元左右。秧畦是在冬春季節採用"大棚"育苗,出產的蔬菜比普通的要貴20倍。

  天暖之後種秧畦的農戶再繼續種園田,每年能獲利1000元左右。普通旱地在京郊多實行兩年三熟的輪作制度:"1.第一二年種玉米,小麥,晚玉米;第三四年種高粱糜子。2.第一二年種玉米小麥,麥碴白薯,第三四年種穀子棉花。3.第一二年種糜子,穀子,第三四年種高粱,麥子,蘿蔔。4.第一二年種高粱,大麥,晚玉米,第三四年種棉花,豆子。這些種法,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應該如此,只知道不如此便'不行'."[13]***P36***筆者採用1940年的畝產量和1941年8月農作物的市價,以第一種輪作方式對普通旱地的畝產進行計算,如表1:
 


 

  畝產量資料採用孔祥瑩。某村大農與小農農業經營之比較[D].燕京大學法學院經濟學系學士畢業論文,1940,頁12.1石=10鬥=100升=180市斤。其中,孔祥瑩的小麥和玉米畝產資料與徐秀麗***中國近代糧食畝產的估計---以華北平原為例[J].近代史研究,1996***1***。***研究所得的華北農作物畝產資料相類。但是,孔祥瑩缺少晚玉米的畝產資料,一般晚玉米的產量略低於玉米,此處晚玉米產量仍採用玉米產量計算。

  市價資料採用廖泰初。一個城郊的村落社群[Z].首都圖書館北京地方文獻,1941,頁64.廖泰初的資料缺少糜子的市場價格,由於高粱和糜子都是旱季作物,筆者在第三、四年的輪種中,均採用高粱的資料。孔祥瑩調查之高粱畝產較1935年楊汝南和陳聚科等人調查的高粱畝產0.69石和0.91石要少。然而,1941年高粱價格畸高,平常年份高粱的價格應當不及玉米和小麥的價格。兩相抵消,高粱每畝所得銀元數當與尋常年份相類。參見楊汝南。北平西郊六十四村社會概況調查[C]//.李文海。《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鄉村經濟卷***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頁289;陳聚科等人。前八家村社會經濟概況調查[J].清華週刊,1935***43.1***,頁45.

  綜上,旱地每畝年收入為35.937元,園地每畝年收入400元左右,秧畦每畝年收入1000元上下。普通旱地與園地、秧畦的收入比例大致為1∶10∶30.園田,特別是秧畦,投入、產出均高於普通旱田。園田專業性強,是高度商品化的農業,具有勞動、資本、技術密集型和規模化的特點。

  2、水田:

        遠近馳名的"京西稻"京郊地區的水田自清代中期開始由官府開發,[14]***P294-301***集中在昆明湖下游,主要種植水稻,西郊的"京西稻"遠近馳名。[15]水田還產慈菇、荸薺、菱角、蓮藕等作物。種稻最著名的是六郎莊,"耕地中大部都是水田,旱地的農作物如玉蜀黍、高粱幾種只是種在土阜矮丘等地方,為玉泉水和洋井水所灌溉不到的".[16]***P15***水田地價由灌溉水道的上下游而定。西郊六郎莊"悉當昆明湖吐口,所謂'上水田'是也。水在湖中蒸晒已久,水性較溫,不惟宜於禾稼,冬令亦不甚凍。下流各地名為'下水田',水性即冷,且時有缺水積水之患".[17]洋井也能灌溉水田,但是當地農民認為"洋井的水較涼,同時水質也不佳。因此不但影響收穫較晚,而且減了莊稼的成色".[16]***P29***1934年調查的昆明湖下游水田價格,每畝上等水田值120-200元不等,平均157元;每畝中等水田值100-160元不等,平均118元;每畝下等水田價格在80-120元之間,平均90元。[17]

  相較於園地和普通旱地,水田的地價為園田的2-3倍,比起普通旱地而言則更是3-6倍有餘。耕種水田還需要大量人工和肥料。平均需肥量旱地與水田之比為1∶3.4,人工費為1∶5.[17]故而,農人稱"水田要肥料,資本大,而且時間花得多".[18]***P19***對人工的大量需求也吸引了外鄉人來此謀生,以山東的較多,時人稱之為"山東客".他們依著津浦鐵路方便的交通,常常是整年都在市郊,春節則回鄉過年。[16]***P72***水田的收穫也更多、更穩定。據1934年所調查之成本佔收穫的百分比,水田為88%,旱田是173%.[17]***P33***很明顯旱地賠累不堪,水田卻仍有收入。該年是郊區水災較重的年份,低窪的旱地出現了多次播種而顆粒無收的局面。該資料"純為計算上的數字,非農民即賠出如許的金錢在成本項內,所需或為自己的肥料,自己的人工,種子則買者尤少;但為計算計,卻不能一一按買價核算".[17]***P31***由於水田水的來源主要靠泉水、河水與洋井水,因此"從未因雨量大小而形成旱澇之災",種水田的農戶並不很關注每年的雨量。[16]***P27***水田的畝產量較旱田高,按上等田的畝產量,玉米多為每畝一石,水稻則近三石。[19]***P282-283***稻米的售價也高於玉米等旱地作物,如1924年、1925年的平均市價,玉米每鬥0.7元,稻米則為1元。[20]

  水稻每畝的進款比老玉米多不止4倍。[21]***P70-71、98、155***綜上,西郊的水田,其發端是為供給城市需求。由於對環境和基礎設施有較高的要求,若要開發新的水田需要較多的人力和財力投入,經營起來也較普通旱田需要更多的勞力和肥料。但是,水田防災抗災能力強,是高投入高回報的農業型別。

  總之,受城區大市場影響,北平郊區形成了種植菜蔬、水稻等商品化較高的農業型別,並非如華北其他農村一般以出售小麥或棉花等作物為主。[19]***P296-305***,[22]***P50-51***這種農業經營模式是一種勞動、資本、技術密集型的集約農業,是農民創收的途徑之一,在人多地少的郊區還能解決人地矛盾。

  二、土地所有情況:以半自耕農為農業發展中堅

  對於農業,土地的數量、肥瘠直接影響到其他生產要素的運用和農產品的種類、數量,因而考察京郊農戶土地所有情況、租佃關係很有必要。所謂自耕農,即農戶耕種自有土地,沒有租佃行為。半自耕農指的是農民除了耕種自有土地外,還租種其他人的土地。就市郊總體而論,自耕農佔了絕對多數。[23]***P26***若按照農村距離城市的遠近不同進行細分,則離城越近半自耕農越多。根據李樹青對距北京城40裡以內的農村所作的調查,"各村農家,以半自耕農為最多,佔46%,為平郊農村特點之一。佃戶次之,30%.自耕農較少,19.6%……地主亦以距北平稍遠的地方為多,如東小口,回龍觀,東北旺,太舟塢及白家疃等村。可見,近郊地主,均居在北平城內也".[17]***P22***"城裡的地主即使賣地,也一總轉移到另外一個城裡的人".[16]***P99***因此,地主離鄉的情況不會因個別家庭的變化而改變。其他調查中的西郊水磨[20]、炸貨屋子[17]***P48***、掛甲屯[24]***第一部P29-30、第二部P104***,[25]***P91***等村也是由於地主的離鄉導致半自耕農、佃農較多,這些村均距離北京城十里左右。這一特殊性的形成與北京的城鄉交流有莫大的關係。費孝通認為:"只有當城鄉金融關係密切的時候才出現不在村地主。"[26]***P28***明清時期江南就已有不在村地主,這是商業化與城市化不斷髮展的表徵。[27]

  在商業化發展相對遲緩的北方,不在村地主尚不多見。這一現象與中國人的土地觀念密切相關。在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村,農人們對農田工作有明顯的喜好,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放棄農耕。[28]***P28-29***但是,商業帶來的都市浮華浸染著郊區農村。土地在郊區農人心中是資產,並非親自耕種不可。"能下地而不下地不但表示有錢,更表示有閒".[16]***P69***有閒之人可以出外謀仕進,謀商業利益。更何況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清朝時京郊就有公田,民國之後很多土地又被軍閥、政客、商人所佔,因此不在村地主更多。

  就小自耕農而言,一方面市郊多實行小家庭制,每戶人口不多,[29]***P479-483***析產分家必然導致土地分割得零碎,專靠自有土地的產出無法維持日用。另一方面,郊區人多地少,地價較高,不易購置地產。郊區的地租也高,民間地租大抵是一季收穫量的一半左右,獲利不易。[30]